策畫語

我們本來就共同生活在這塊土地。「我們」並不指向國族共同體,而是在具體生活裡遭逢的每一個人。直至國家需要其合法性,直至疫情來了,一些群體需要被劃分為「我/我們」與「非我族類」。

第一篇〈流動與劃界:疫情期間的「非公民」的群像速寫〉,希望簡單呈現國家疆界的多義性,往往超出封閉/開放這樣的二元結構,基於國族主義與資本主義的議程,對於不同跨國群體會採取不一樣的待遇。限於我們資料搜集的時間和心力,這個圖表提到的例子大概只是冰山一角。我們初步勾勒了疫情裡全球不同地方的少數族裔、工商交流人員、留學生、親密關係對象、難民遭受的對待與採取的行動。一方面,在這個圖表中可以看到「非公民」被劃成不同的位階,特定商業利益被放在較為優先的位置,種族因素和兩岸政治讓某些群體首先被排除。另一方面,我們期待在台境外生不只在乎自己的權益,也開始關注其他被國族邊界排斥的群體,看見其他非公民的積極行動。

第二篇〈未竟的兩岸三地公民社會:從《我們的青春,在台灣》說起〉以2018年傅榆的紀錄片為引子,反思由吳介民提出的「第三種中國想像」的問題,提出了非公民政治參與所遭逢的困境與可能性。這篇文章提出的幾個問題是:看似創造了兩岸交流條件的境外生的政策,何以造成更大的劃界與敵對?這些疆界從何而來,透過跨地連結可以克服嗎?這篇文章雖然問題化既有兩岸三地公民社會的前設,卻沒有否定跨地連帶的所有可能性,而是希望邀請大家思考,不同社會的行動者去想像或參與別的社會的論述與行動的時候,其中地緣政治、區域歷史、公民/非公民的劃界與制度的複雜性,並超越以一地為中心的連結。當然,或許我們不用太快跳到「地方」之間的單一連結,我們必須檢視微觀的、不同層次的交流互動。最後我們也觸及新近的「台港共同體」,說出當中一些隱憂和可能。

第三部分是境外生權益小組在九月至十月在「不再隱形──境外生的真人圖書館」邀來的幾本真人圖書的故事,設計上以單頁的形式穿插在小誌當中。這既是我們此輯有機的一部分,可以放在「非公民」的框架下理解其經驗,也是他們獨立的生命史,有自己的軌跡與重量。可惜的是,真人圖書館活動裡現場互動的氛圍無從還原,所以我們還是很期待大家可以在將來來到我們的類似活動。

第四部分是境外生感言。一方面,境外生權益小組實在無法代表眾多境外生的心聲,因此我們截取一些境外生給我們的留言,盡量把這本小誌做成境外生們的小誌。另一方面,這些感言補充我們的分析性文章和行動紀錄,可以視為是次疫情中境外生的情感檔案。

「非公民」不是新的身分認同,而是另一種視點,邀請我們看看國族邊界的形構與旁落在國族邊界之外的有血肉的個體。


專輯策畫  阿寶、Christine

本文為境外生權益小組的小誌第二輯「疫情來了!國族分界下的非公民」策畫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