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Amazon。我讀的是Kindle版,所以沒有照片

花了兩個月把Craig Brown的披頭四傳記《One Two Three Four: The Beatles in Time》看完。這本書去年出版時,我剛好讀到一篇作者的訪談,所以對這本書有印象,我不是披頭四的迷——我聽他們的歌,但不是每首歌每張專輯都聽過——也沒想到要讀一整本關於他們的書。今年初忘記什麼原因又回頭找了這本書的資料,發現這本書拿下了去年的Baillie Gifford Prize,那是英國首屈一指的非虛構書寫獎項,差不多就是非虛構文學的布克獎了(獎金也和布克獎一樣多),剛好那時候在重讀尼布爾,尼布爾很嚴肅,覺得可以輕鬆一下,這本書就這樣插隊進來了,因為非常好看又很娛樂就一直讀下去....雖然讀到一半又被別的書插隊,像俄羅斯娃娃,也像一千零一夜的閱讀法,更反映了我此刻的時代...。

回到這本書,如果你和我一樣,不是披頭四歌迷,不用擔心:這是一本不用是Fab Four的粉絲也能享受的傳記,不是鉅細彌遺的百科全書式全都錄,而更像是一片片的歷史剪影。


關於披頭四的一切,披頭四歌迷都已滾瓜爛熟,每一項披頭年代紀大事件,也彷彿充滿許多命中注定性:約翰藍儂和保羅麥卡尼的相遇,披頭四經紀人Brian Epstein第一次Cavern Club看到他們表演,等等等。對於這些已經發生、作為預知歷史的事件,作者Craig Brown的書寫更像反思,像是某種多重結局的科幻小說,同一個歷史窗口,可能導向a, b, c迴然不同的結局:如果Paul的爸爸Jim沒在利物浦在二戰中被轟炸時去妹妹家和Mary聊上一整晚,兩人就不會結婚,生下一個叫Paul的男孩(據Paul說,Let it Be中的Mother Mary ——"When I find myself in times of trouble, Mother Mary comes to me. Speaking words of wisdom: let it be...",並不是聖母瑪利亞,而是在他十來歲時過世的母親。都在十來歲時失去母親,是Paul和Lennon的另一個共通點,Lennon美麗而迷人的母親死於車禍,Lennon過了很久都沒能原諒和他母親一起走到巴士站的好友);如果Paul高中成績再好一點,沒有留級,就不會和低他一年級的George變成朋友....。

披頭四的故事,像神話一樣被講述過無數次,也像神話一樣有各種版本歧異的「真相」,像是披頭四在1960-62年間的鼓手Pete Best怎麼被撤換,換上我們今天熟悉的第四個披頭Ringo;或是1963年,Lennon在Paul 21歲生日上把朋友揍個半死,因為他似乎疑指Lennon在兒子Julian才出生幾個禮拜就和經紀人Brian Epstein去西班牙旅行,中間發生了不可告人之事,至於Brian跟John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更是披頭四\藍儂故事中至今仍撲朔離迷者,Epstein對Lennon有好感似乎是可肯定的,但沒有人可以確定:Lennon讓\沒讓Epstein做了什麼。


這本書也像遊記,每一小節都像是寄自時間中的明信片,作者也真的去旅遊,像去利物浦參觀被英國國家基金會、National Trust收購的Lennon, Paul故居;小野洋子先買下藍儂小時候的家再轉贈給National Trust,因為她不希望藍儂故居成為私人牟利生財工具,她對保護藍儂的音樂、記憶、各種遺產的熱烈眾所皆知,對藍儂故居博物館的擺設也不厭其煩、事必親躬地一一過問,當她知道Lennon臥室的床單是粉紅色時,她要求National Trust撤換:John跟我說過很多他小時候的事,他的床單絕對不是粉紅色,應該是綠色。作者到了現場後,發現藍儂臥室的床單仍然是粉紅色時,忍不住偷笑。

Craig Brown寫他遊歷藍儂跟保羅故居的這幾段,確實也像最好的遊記:幽默、觀察入微,又有反思,National Trust收購故居這件事本來就有爭議性:如果不是因為幾十年前住在那裡面的人,這些房子本身實在沒有任何意義,既無歷史,亦非具有代表性的建築,更無美學上的價值,Paul小時候的家還是公屋,房子數十年來幾經轉手,亦已被改頭換面,National Trust花了很大功夫把房子恢復原狀,每人門票將近台幣一千....。

關於「披頭四故居博物館化」,Craig Brown不無嘲諷地寫:

這個展覽中的最傲人的收藏品當屬〈垃圾桶〉:鐵製,1940-1960年代。簡介:鐵製垃圾桶,獨立垃圾桶蓋,另有備用垃圾桶蓋(存放在煤炭室中)。如果你是一個1940-60年代的老舊垃圾桶,想像你會感到多麼驕傲:變成National Trust名下建築中的重要展覽品,每年被一萬兩千個遊客欣賞,只因為你長得和麥卡尼一家曾經用來丟垃圾的垃圾桶一模一樣!

這本書寫Beatles,也寫一個時代,我讀的傳記很少,但我猜想最好的傳記,大概是這個樣子。他列出Beatles活躍的60年代期間,英文語言裡新增了的單字,便是一種時代的剪影:theme park, mini skirt, disco, chat show, women's liberation, groupie, hype, vibe, ego-trip, jet lag,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missionary position(傳教士體位)...

披頭四影響了一整個時代,有人把工黨首相Harold Wilson在1964年成功贏得選舉歸功於披頭四,他們的星系運行軌道觸及的,是來自各種階層的各種人,在他們1963年的Royal Command Performance中,藍儂這樣介紹他們當晚表演的最後一首歌〈Twist and Shout〉:

For our last number I’d like to ask your help. The people in the cheaper seats clap your hands. And the rest of you, if you’d just rattle your jewellery.

當晚的座上賓包括Queen Mother(伊莉莎白女王的媽媽)、伊莉莎白女王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和Lord Snowdon。

他們的歌甚至影響了當時正在美國坐牢的Charles Manson...,他在獄中第一次聽到Beatles,後來他反覆聽White Album,向他稱為曼森家族的追隨者傳播各種陰謀論:黑人即將暴動,掀起種族戰爭,將有數百萬計的白人死亡...在他的教唆、洗腦下,曼森家族成員潛入了好萊塢一間住宅,刺殺了導演波蘭斯基的妻子Sharon Tate,她當時26歲,懷有八個半月身孕....。那是1969年8月,隔年披頭四正式解散...。



我之前一直以為Beatles的歌都是Lennon和Paul寫的,後來才知道有一些我很喜歡的歌是George寫的,包括〈Something〉,收錄在1969年的《Abbey Road》專輯裡,MV是披頭四和他們當時深愛的女人...和披頭四的一切一樣,這些,也都不可再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