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修哈佛一個Online的課程解讀當代中國, 聽到一期對余華的訪問, 他提到自己的一本書, 覺得很有興趣於是去找了中文版來看 (覺得中文版更能表達他的本意). 以前從未讀過余華的小説, 當然<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是如雷貫耳的, 不過還是對這種帶有個人經歷和思考的現實主義雜文更有興趣. (中文版<十個詞彙裏的中國>在國内似乎已找不到)

寫于2009年, 在這本書裏, 余華用了十個詞作爲每篇文章的標題, 並由此發散開去, 結合自己的經歷, 從不同方向描繪了高速發展下的中國, 更表達了他的反思和擔憂. 這十個詞分別是: 人民, 領袖, 閲讀, 寫作, 魯迅, 革命, 差距, 草根, 山寨, 忽悠. "于是三十多年杂草丛生般涌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被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乐观情绪所掩饰.我此刻的工作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从今天看上去辉煌的结果出发,去寻找那些可能是令人不安的原因." 這句話很好説明了余華寫作這本書的初衷吧.

讀這本書真的能夠感受到文革對余華的深刻影響, 雖然文革閙得最兇時他還只是小學生, 但當時的暴力, 社會對立, 人性醜惡和社會荒誕他似乎都記得無比清晰. 我的父母親與他是一輩人, 不過我小時候聼他們偶爾說起那個時代時更多是用調侃的語氣回顧往事, 至於六四家長更是從未對我提起過 (我第一次知道六四是高中跟一個外教練習口語的時候). 當然後來我常年在海外也了解了很多這方面的東西, 家裏長輩也願意跟我聊了, 說起文革, 大家都認爲中國從上到下其實從未進行過真正反思, 而這些年的經濟高速發展讓很多人覺得舊事不必再提, 只要生活越來越好就行, 其實是很悲哀的.

<十個詞彙裏的中國>其中一篇"差距"讓我好有感觸, 余華在這一篇裏講述了好幾個底層人掙扎生活(甚至無法生存)的真實例子, 與那些光鮮亮麗的富裕人群形成鮮明對照, 不過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講起自己在UBC做演講說起中國的貧困問題然後被中國留學生反駁說"金錢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標準". 余華感到不寒而慄, 於是寫下這一段話:

"這不是一個人的聲音, 而是今日中一國一群人的聲音. 他們沉浸在中國日益繁華的景象裡, 卻不去關心還有超過一億的人生活在難以想像的貧困之中. 我想, 我們真正的悲劇也許就在這裡: 無視貧困飢餓的存在,比貧困飢餓還要可怕."

這兩天跟國内家裏一位長輩聊天, 她屬於絕對的優勢人群, 家裏有幾套房, 有一些存款, 體制内養老, 退休后可以每年出國旅行和參加各種興趣班. 我說根據最近的胡潤財富榜她家庭的情況在中國可以排到前1%, 她表示絕對不可能因爲身邊人大把比她有錢, 說起中國的巨大的貧富差距和底層人生活, 她說反正這些年大家的生活都越來越好了應該感謝政府, 於是也就不好再聊下去. 我想, 這應該很能代表我們常聽到的中國"聲音"吧. 一大群可以發聲的人看看自己和周圍, 都覺得生活實在非常好, 當然他們不會否認底層人生活的困苦, 但那距離他們太遙遠了, 以至於這些可以發聲的人意識不到自己的處境有多麽優越. 至於底層的人到底生活如何, 他們在哪裏, 有多少, 他們的聲音呢, 沒有人聽到, 或者說太容易被忽略了.

引用余華回應那位中國留學生的話"我們討論的不是幸福的標準, 而是一個普遍性的社會問題. 如果你是一個年收入只有八百元人民幣的人, 你說這樣的話會令人尊敬. 可是, 你不是這個人". 這也是我想說的, 儅你處於強勢地位的時候, 對於處於弱勢地位人的處境其實是沒有資格評價的, 因爲你不曾體會過他們的遭遇. 一句輕描淡寫的"這樣的事情到處都有"或是"有些事情是沒有辦法的"在我看來與那句"何不食肉糜"一樣可惡. 要知道, 在一個差距巨大的社會, 你的優越處境, 很多時候只是因爲你的運氣比較好, 而你所享受的一切, 是建立在無數人的掙扎和被壓制的基礎之上的, 你看不到的東西, 是真真切切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