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覺得,自己的人生充滿含混性。例如小時候經常想:我是內向還是外向?(我肯定不是外向,但相比起那些典型內向的人,我又顯得有點分別──有時候我挺喜歡表現自己的,例如進行辯論。)我經常對這種含混性感到煩惱:一方面無法簡單把自己歸類,好似有點奇怪;另一方面是與人溝通時似乎要花很大篇幅去解釋自己的想法。

到了現在,我仍要很費力地解釋我的想法,就像之前在Matters上發的好幾篇文章。不過,我(大概)不再為着無法為自己歸類而煩惱。充滿含混性,也可以解釋為「不夠典型」。可是「不夠典型」其實是人的常態──每個人都有其獨特之處嘛。此外我覺得,有些情況是相對的,可以位於scale/光譜的某一點,而非二分。

而我的疑惑在於,現在有時候,人們把事情分類分得更仔細,嘗試把更多人都容納進去。(就像上述的例子,原來現在有「外向型內向」這種說法。不過不符合我的情況。)可實際上真的有意義嗎?又或者說,真的有需要這樣做嗎?

------

最近看到朋友在帖文中說自己是「半性戀者」。不是第一次聽這種說法,可是仍然覺得很疑惑。

以前講起「性傾向」,一般是指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泛性戀。後來人們說,性傾向還有很多很多種,例如無性戀和半性戀等。以我現時的理解,無性戀和半性戀與「性行為」的關係比較大,例如無性戀者感覺不到性的吸引,又或者會戀愛,但對性行為全無興趣。然後我就疑惑:性行為與「性傾向」有關嗎?

其實這個問題牽涉對「愛情/浪漫關係」的定義。我向來不認為「愛情/浪漫關係」必然牽涉「性行為」,所以我覺得「性傾向」指向的是性別──傾向與什麼性別的人建立「愛情/浪漫關係」,不需要把「性行為」計算在內。因為我覺我,對「性行為」的興趣是另一條scale。例如我是異性戀者,我有可能對性行為非常感興趣,也有可能對性行為完全不感興趣,又或者沒那麼兩極,處於中間水平。這不是平常的事嗎?不是說標示出來不行,我可以說「我對異性感興趣,至於對性行為的興趣,十分最高的話我是六分」,但感覺太複雜了。

不過,我也有能理解「無性戀者」為何會自己標誌為一個群體。如果身處於一個人們經常談論「性行為」的地方,自己卻對「性行為」毫無興趣,可能會被視為異類。所以這類人想聚起來成為一個群體,一方面令群體內的人不再孤獨,另一方面可以向外界講解相關的情況,冀望外界不再以奇異的眼光看待此事。此外,這種情況也會影響找伴侶:雙方的性需要不配合,很容易有衝突。所以事先說清楚也是好事。

我又會想,其實與其把「無性戀」標示出來,會不會有另一個處理方法:只需廣泛地指出有「愛情/浪漫關係」,不一定對「性行為」感興趣。這樣一來,大家聽見有人說對性行為不感興趣,也不會覺得奇怪,不就解決問題了嗎?

------

至於「半性戀」(Demisexuality ),網絡文章這樣介紹:

半性戀是一種性傾向,指一個人只對跟他有情感連結(emotional bond)的人感到性吸引(sexual attraction),大部分的半性戀者跟一般人比起來更少感到性吸引,且有些對性行為幾乎或完全不感興趣。(註一)

如果說「無性戀」有標示出來的需要,「半性戀」就當真令我疑惑,因為我不覺得是特別的情況。網絡文章有嘗試針對這一點作解釋,可是還是沒法說服我:

「只有在漸漸認識某個人後才想要性是不正常的嗎?」
對某個人感到性吸引和等待跟對方有性是不同的,性吸引不是你可以控制的東西──不論你是否對某個人有性的感覺,你無法強迫它發生也無法強迫它消失,在這件事情上你別無選擇;另一方面,性行為是你可以選擇要或不要做的事情。
大部分在光譜上是「非無性戀」端的人,不論是否他們跟某個人有緊密的情感連結,都感受得到性吸引,他們可能在路上對一個有魅力的人、很少講話的同學或同事、或名人,有性的感覺;然而,他們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而對發生關係這件事選擇等待:可能不是可行或適當的、他們想要確認對方是尊重人且親切的、和他們的宗教信仰不合、他們只想在一段浪漫關係中有性等等,不同之處在於,半性戀者完全不是從這種性的感覺開始的。(同註一)

「非無性戀」端的人,真的那麼容易感受得到性吸引嗎?所謂容易與否,不也是相對的嗎?

------

上述的網絡文章解釋了分類的原因:

分類幫助半性戀者建立社群的感覺和更強烈的自我認同,透過這個分類,他們知道在外面有其他人跟他們一樣,且有一個支持他們的社群。在這個社群裡,半性戀者可以跟其他分享相同經驗的人聊天,分享如何在這個充滿性的世界裡打滾的建議,且找到情感的支持。
很多半性戀者在成長的過程中感到跟他們周圍的人不同,大部分的人在青春期以前就有他們第一次感到性吸引的實例,從那時候開始,性成為一個他們好奇且感興趣的主題,而他們終究會期待追求性。對在學校的孩童和青少年而言,很大量地談論性──它是什麼感覺?它將會是什麼感覺?這在大學或成年初期的時候會更普遍。
半性戀者常常對這種對話感到疏離,因為他們對性不感興趣,他們還沒找到在性方面吸引他們的人,或兩者皆是。當對話轉向名人,舉例來說,半性戀者可能會感到困惑,懷疑他們的朋友所看和所感是什麼,他們懷疑是否他們終究也會感受到,且有些人甚至最後會感到絕望,知道有其他人跟他們一樣幫助半性戀者感到較少的孤獨。(同註一)

如果是身邊的人都對性感興趣,只有自己沒興趣,造成社交上的尷尬(但朋友沒有作出歧視或欺凌行為),是否可以調整心態,來面對自己與別人不同的情況?(我知道我這樣說可能欠缺同理心,加上我沒有相關經驗。可能因為我的圈子不喜歡談性。我曾經嘗試跟幾位比較相熟的朋友談性,結果是她們對此事沒什麼興趣。原因可以有很多,但她們不會覺得奇怪,我不會覺得奇怪。)我倒是想起另一個情況:中學時期身邊的朋友都有偶像,惟獨我沒有,我也會覺得尷尬,沒法融入朋友。其實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這類型的情況,有各類型的焦慮,只是課題不同而已。其實不是說「圍爐」找安慰不好,只是個人覺得不能凡事這樣做,最終還是需要建立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

------

建立社群的好處已在上文提出:(1)知道自己並不孤獨;(2)有需要時可以有更大的力量向外界。另外還有(3)討論問題/研究時更方便。但建立社群/分類的壞處在於,無論如何分類,總會有人處於類別以外,難以歸類。即使可以透過改變類別的定義,或增加更多類別來處理。但這樣的話,情況愈來愈複雜,而且某個意義上人與人變得很割裂。另外,我又覺得加入社群某程度限制了自己的可能性。

不用「圍爐」,也能活得自在、自信,是我嚮往的狀況。

註一:https://www.facebook.com/BitheWay.tw/posts/1454709494568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