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对话李录,第十三届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商业论坛
李录同他的老师 Bruce Greenwald 在「13th Annual Columbia China Business Conference」上做了非常精彩的在线对话,再一次谈到了他的投资哲学以及对当前世界的一些看法。如同李录在谈话中所说,the philosophy is relatively simple. The practice is really hard。虽然其中谈到的 investment philosophy 是老生常谈,但每次谈论这些 philosophy 的视角和示例的不同,都能让人对同样的思想有更为深刻与不同的理解。就像「不自欺」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你会慢慢从「态度」中看到需要培养的「技能」,看到「技能」中需要承载的「反思」。
李录在这次对话中有相当多的真知灼见,我仅摘录我最喜欢的一段,来发表一些个人的 comment。
1/ 李录在这里的论述极为务实,他两次提到,在这漫长的、经年累月的研究中,大部分他「想要弄清楚的问题」都没有答案。于是,他只能继续坚持去学习、去寻找,直到找到为之。找不到,就绝不投资。
这像极了有追求的 developer 对技术细节的探究,不断地在网络上找答案,在各种 blog post 和 paper 间穿梭,找寻有用的只言片语。有时候,甚至还不得不把 source code 下载下来研读一番。这样的挖掘,极其耗费时间。
(例如,当你突然发现系统中的某个程序总是间歇性地、莫名其妙地被杀死,又或是 memory 总是莫名其妙的溢出。面对这样一个 open question,你只能根据经验做一个大概的猜测、在 log 里竭力搜寻只言片语的线索,妄图通过一些关键性的信息点找到最后的根本原因。
但有时候,当我们做了十几天的研究和挖掘,却依旧无法给出一个肯定性的回答。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地给出一些临时、可能性的 workaround。
但如果换到「理性投资」上来讲,即便是这些 workaround 都是不可以接受的。只要没有被严格定位到 root cause,就只能将其放入「待研究」的 pile,然后继续学习、继续探索。)
而即便是在确定性极高的 CS 技术领域,往往我们都会长时间得不到答案,更不要说具备更高不确定性的 investment 领域了。
但,理性投资的坚持就在于,不懂就一定不投;恰如有追求的 developer,在没有弄清楚原理之前,绝不轻易下结论、上线不懂的技术。
2/ 「1」的标准已经筛尽了大部分的选项。但是,还不够,还不得不等待合适的价格,等到安全边际足够厚实的时机,于是又进一步地降低了投资标的的可选项。
于是一个自然的结论便是,你的所有时间基本上就耗费在了两块地方:一个是对「核心问题」的挖掘上,另一个是对「合适时机」的等待上。
哪怕是没有实际经历这个过程,仅仅是在脑海中想象一遍这个过程,都能感知到这个研究和等待的过程是多么艰辛和不容易。
3/ 如果真的是严格做到了「1」「2」,那么你一旦「投资」,一定是一个一辈子只会遇到几次的绝佳机会。此时你要做的就是狠狠地抓住,拼尽一切地投入和长久持久。
李录甚至在后文中引入了一个判断你是否做到了「1」「2」的检验标准:当你所持有的股票缩水 50%-60% 后,如果你还有现金,是否会继续加仓购买,而如果你没有现金,是否能够对它 50%-60% 的下跌毫无感知。
而这个检验标准之所以成立的原因,就在于「1」「2」本身筛选的严格性以及逻辑的自洽性。
4/ 而另一个推论便是,如果你等到了经历「1」「2」严酷筛选标准所筛出来的投资标的与时机,又怎么可能轻易地告诉其他人?
很多人喜欢交流「你买了什么」,对于按照「1」「2」标准来执行的严肃理性投资者来讲,这实在是无法理解的。
有些人可能会说,不就是「买了什么」吗,一句话的事情,有钱就不能一起赚吗,至于这么故作神秘、大惊小怪吗?!「你买了什么」,就相当于是问别人「你在密码框里输入了什么」。那你是不是还要说,不就是问你「在键盘上敲了什么」吗,有什么大不了的,至于这么大惊小怪吗?
「买」与「卖」就相当于是密码破译的最后一步「输入」,怎么可能将它分享给他人?99% 的功夫都花费在了「研究」与「等待」上,但你却想在最后的 1% 上坐享其成,实在是非常卑鄙。
(又或者是,你问「投」什么,就相当于是问对方我应该在辽阔的戈壁中,在哪里打井挖石油。)
而为什么大部分人又特别愿意交流自己买了什么呢?因为他们不过是像赌场里的赌徒,交流每一把到底是押大还是押小,基本属于「娱乐」范畴,自然津津乐道。
「是否愿意交流自己的买卖详情」似乎也是一种判别这个人是否是严肃的理性投资者的标准。严肃的投资者,非常愿意分享自己的投资思想、投资方法、看待世界的视角,但极其厌恶他人的不劳而获与坐享其成。因为后者与偷窃 / 抢劫无异。
印象中,对「你买了哪些公司」这个问题做最为旗帜鲜明的拒绝的有两人,一个是段永平,一个是李录。
5/ 如此观之,表面上「是否能够投资成功」是取决于你外部的「投资标的」是否按照你的预期在行动,是否在「不确定性」上发生了重大偏差。
但深层次讲,你完全可以将其归结为是你自己内部,对「知道自己知道」这项技能的掌握程度的度量。因为上述那些可能会发生「不确定性」的意外,都应该被排除在「知道自己知道」的范围之外,从而压根就不会进入这个游戏,又怎么可能会有出现「意外」这一说呢。
如果你对「知道自己知道」这件事情足够擅长,并牢牢坚持「只参与自己有优势的游戏」这条原则,那么你的「投资」就应该注定会成功。套用 Charlie Munger 的话即是:I don’t play in a game where the other people are wise and I’m stupid. I look for a place where I’m wise and they’re stupid. And believe me, it works better.
如此,就可以把一个取决于外部「不确定性」的问题,转换为取决于内部「知道自己知道」的「自我认知判别」的问题。
6/ 也即是,「投资」优于「创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备「可选择性」。「创业」就像是参加高考,你必须将每张试卷上的每道题都答对,才能获得整场考试的满分。而「投资」则是你可以选择这张试卷、下一张试卷、甚至是下一场考试上的任何一道题目,作为你整场考试的最终得分。
于是,问题就变成了,你应该选择试卷上的哪道题作为你的最终得分呢?
一个显然的答案便是,选择你可以答对的那道题(对应到,选择你可以获得收益的地方去投资)。于是,虽然试卷是外部不确定性的,但你却可以通过判断「自己是否懂得这道题」来进行筛选。
如果你发现这张试卷、这场考试,没有你有把握的题目,那么,你可以继续等待。而「创业」是不允许你等待的,当你解决不了燃眉之急,那你就只能 go to the hell。
而很多人,从来不会利用「投资」不同于「创业」的「可选择性」和「可等待性」,匆忙地筛选出一道 “大家认为简单” 的题目,然后开始作答上交,走上成为韭菜的慷慨就义之路。他们往往视「等待」为负担,一定要 fast money,哪怕它等价于 gambling,坚决不要 slow money,哪怕它在逻辑上极端自洽;视「可选择」为累赘,害怕成为 “皇帝新衣” 中的小孩,只要大家说这是「简单」的题目,哪怕自己不懂,也要硬着头皮上,坚决不会放弃「热门的简单」题目,至死不去考虑自己还拥有选择「不答题」的权力。
近期回顾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或分享,请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