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西

從本地文化發展的角度看,今年的「施政報告」有一點頗值得注意﹕自2017年以來被納入《施政報告》的「建設宜居城市」施政範疇,今年終於伸展至港島南區的發展。

正如兩年前我曾經在本欄撰文指出(2019年1月16日),林鄭月娥自2017年出任特首以來,便把建立「宜居城市」納入其《施政報告》施政目標之一。過去散見於《施政報告》中的「經濟」(創意產業)、「環保和保育」(自然保育及歷史建築)、「文康及市政」(文化及體育)等等與文化政策相關的項目,現在都一併撥歸「宜居城市」的施政範疇。

但甚麼是「宜居城市」? 我們知道,隨着全球化的發展,「宜居城市」(Livable Cities)一詞開始於國際間大行其道。正如本欄作者趙雲所指出,「目前最多人引用的宜居城市排名來自《經濟學人》和Monocle。《經濟學人》的讀者群主要是企業的管理層;Monocle則是一本文化消費雜誌。」這些排名主要是給被派往外地工作的僑民(Expatriate)和企管看的,除了醫療、治安、交通、教育等因素,這些被派往外地工作的僑民與企管也關注當地所能提供的文化生活。

港島南要昇呢?

經歷了2019年因反修例運動而引發的社會動盪、2020年的全球疫症大流行,到底如何才能夠把香港打造成一座安全的「宜居城市」,實在令人費煞思量。不過,作為「全球城市」,香港的都市化發展巨輪始終沒有停下來。今年的「施政報告」在「建設宜居城市」的施政範疇下,便正式推出了「躍動港島南」計劃。

其實,特區政府已說了多年要發展港島南區,南區區議會與民間團體也有不少相關的倡議,但過去礙於道路與交通的限制,港島南區的發展一直沒有定案。無疑,隨着港鐵南港島線(東段)於2016年通車,黃竹坑、香港仔以至鴨脷洲等地區的確加強了對外連繫,而特區政府也伺機推出「躍動港島南」計劃。

總體而言,「躍動港島南」計劃希望利用或活化南區一些近水文化的設施與歷史文化景點,例如海洋公園、珍寶海鮮舫、香港仔避風塘和海濱長廊、鴨脷洲大街,讓市民和遊客體驗當地的漁村風貌、歷史文化以及生態旅遊。與此同時,計劃也打算以海洋公園為核心,開拓連接其他地區及島嶼的海上旅遊路線。計劃會研究擴大香港仔避風塘範圍及增加船隻停泊區,並在沿岸提供更多登岸設施等。此外,計劃也會透過政府的活化工廈政策,加快黃竹坑舊式工廈的重建或改裝,為各新興行業及文化藝術提供更多營運空間。

仕紳化下的「宜居港島南」

簡言之,「躍動港島南」就是個「港島南要昇呢」的計劃。我們知道,香港仔本是香港著名的漁業重鎮與工業區,但隨着香港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整體的去工業化,愈來愈多工業撤出香港仔以至香港。近年,透過政府的活化工廈政策,不少位於黃竹坑與田灣舊式工廈也慢慢重建或改裝成商業大樓或酒店。但其實早在政府推出活化工廈政策以前,因為當時(大約在2009 年以後)南區工廈的租金較他區便宜,已吸引了不少畫廊與藝術家進駐該區,慢慢地,新式食肆也開始出現,令該區的文化景觀慢慢改變,變身成為新一代的文化聚落。

換言之,早在港鐵南港島線於2016年通車以前,文化藝術工作者與創意行業早已成為了黃竹坑、田灣等地的仕紳化先頭部隊,為往後「躍動港島南」計劃開路。但不無諷刺的是,隨着港鐵南港島線通車,南區工廈租金飆升,不少文化藝術工作者都被逼搬往同區平積較細的工廈單位,甚至乾脆撤離該區,搬往租金更便宜的地區。

近二十年來,相同的文化仕紳化過程不斷在重演,已漸漸改變了這個城市的文化地景與風貌,令人不禁疑惑﹕這到底是誰的「宜居城市」?

作者為文化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