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關於台灣人使用中國人慣用的華語 (以下簡稱中國用語) 的討論越來越多,例如:Youtuber志祺七七的《左邊鄰居觀察日記:親,這支視頻很有質量很牛逼,立馬來看看吧!》、Medium作者施典志的文章《為什麼不該在台灣用「視頻」一詞?》等。越來越多台灣人發現生活中出現以前不會用的詞彙,國小、國中的老師們也發現開始有學生以中國用語取代台灣用語。

台灣學生聯絡簿
台灣學生聯絡簿

相關爭吵也不少,許多台灣人對於中國用語感到排斥、產生敵意。從研究小組FB粉專上網友們對衛衣的討論也可以發現此現象。

來自研究小組FB粉絲專頁網友留言

有的台灣人發現別人使用中國用語後會批評、糾正對方,要求改回台灣用語,被網友嘲諷為「支語警察」,即使是政治立場相近的人也會產生衝突。

有時因為排斥的情緒比較高,忽略了香港、澳門、馬來西亞等其他華語使用者的感受。

來自研究小組FB粉絲專頁網友留言

研究小組很好奇,台灣人平常會去區分、注意中國用語嗎?會糾正別人的人多嗎?是否政治立場偏向蔡英文的人大多都會去糾正別人,成為網友嘲諷的支語警察?會使用的人是抱持什麼樣的想法?不使用的人又怎麼想?為什麼台灣人這麼擔憂呢?台灣以外的華語使用者又會怎麼看待這件事情?

因此我們在2020年10月在FB及IG上發佈了這份調查:台灣與中國語言辨別能力測驗,調查中我們先讓參與者進行了一個《用語測驗》的考試,看看大家是否會區分用語的差異、來源,接著詢問了參與者的《議題經驗&感受》。

調查方法說明
訪談:
• 邀請17位不同性別、年齡層、政治立場、中國生活經驗的台灣人參與訪談。
• 訪談主題包含議題了解程度、使用中國用語經驗、糾正與被糾正的情境、感受。
問卷:
• 根據訪談發現設計問卷於興趣使然研究小組FB及IG發佈、自然擴散,至今收到8萬多筆數據。
• 小組擷取其中2020年10月8日至10月25日的57,228筆數據分析。
• 問卷主題包含台灣與中國用語辨別測驗、使用中國用語經驗、個人背景資料。
研究侷限
在缺乏經費、人力的情況下,難針對不同特徵的族群抽到足夠樣本量並進行適當加權。然而本次調查樣本總量充足 (一般市場研究中抽樣高於1千數據波動趨於穩定)、未發生明顯大量造假洗數據的狀況,經過不同題目的交叉比對,觀察出此次調查仍有一定參考性。此次調查代表性更偏重在19-40歲支持蔡英文的台灣人族群上。
期待有緣份、對此議題有興趣的讀者進一步進行其他相關研究。

調查參與者樣貌

95%的參與者來自台灣。

11%的台灣參與者有累計居住在中國一個月以上的經驗。

台灣參與者年齡主要分佈在19到40歲之間。

7成的台灣參與者在2020年總統大選的候選人中支持蔡英文、賴清德。支持宋楚瑜及韓國瑜的比例偏低,推測是因爲調查的主題較吸引蔡英文支持者參與。

調查發現

有多少人曾在繁體平台/台灣人的創作中發現中國用語?

86%的參與者曾經在繁體平台或台灣人的創作中發現中國用語。

其中台灣的電視/網路節目 (75%)、繁體字的網站/APP介面 (73%) 與Google的繁體字翻譯結果 (65%) 是較多人發現此現象的地方。

發現繁體字的網站、APP介面有中國用語 (73%)

發現Google的繁體字翻譯結果有中國用語 (65%)

發現繁體字的文章有中國用語 (49%)

發現台灣的歌曲有中國用語 (30%)


以上都是在繁體或台灣人的環境中發現中國用語的案例,那「自己周遭的台灣人」會用中國用語嗎?

95%的台灣參與者遇過周遭的人使用中國用語!

遇到此情境的台灣人有哪些行為?當過用語糾察者的人多嗎?

曾經「要求改過來」的有8%,「表達不喜歡」的也只有11%!即使在網路上可以看到許多紛爭,在生活中加入過中國用語糾察隊的,也就是網友嘲諷的支語警察並不是多數。

根據上圖數據,其實大多數的人在生活中的反應都比較溫和,例如:53%的人遇到之後的反應是「什麼都沒做,繼續對話」或「開玩笑、調侃」。

那麼……蔡英文支持者應該有很高比例是中國用語糾察者吧?

這個猜想也是否定的,將蔡英文支持者的數據拆出來看 (上圖粉色部份),即使蔡英文支持者會有更多人試圖去引導、表達不接受中國用語(比整體多2%到5%),當過糾察者的也只是少數。

來自問卷開放題資料

意識到自己曾使用中國用語的台灣人有多少?

8成左右的台灣人意識到自己曾經在跟人對話時使用中國用語!

出於什麼原因、在什麼情境下用了中國用語?

66%曾經在「想搞笑時」使用,情境較為輕鬆。而認為自己「隨時都用,不會區分使用時機」的將近2成。

那麼這些使用中國用語的台灣人被提醒、糾正過嗎?

只有25%的人被別人提醒、糾正過。(遇到中國用語糾察隊過)

來自問卷開放題資料

他們被提醒用了中國用語,還會用嗎……?

52%的人被糾正之後認為「有需要時才會使用中國用語」。對中國用語並不會非常排斥也不會任意使用。不在意別人的糾正還「會繼續用」的則有14%。

被糾正的人大多數是感覺被冒犯、不高興的嗎?

6成的台灣人被糾正用了中國用語後「沒有什麼感覺」。其他最多的情緒反應是驚訝,驚訝自己「不經意使用了」、「不知道來自中國」。對於被人糾正感到不滿的不到10%。

來自問卷開放題資料

為什麼有的台灣人對於中國用語非常排斥,而又有台灣人覺得大驚小怪呢?

排斥的原因

■ 政治衝突引起擔憂、防禦心

來自問卷開放題資料


■ 中國文化大量輸出的威脅,擔心自己的文化被削弱、被取代

來自問卷開放題資料


覺得大驚小怪、不會特別排斥的原因

■ 使用相同的語言不代表屬於同一個國家、不代表共享同一種意識形態

來自問卷開放題資料


■ 語言混用、新生與淘汰是自然現象,也不只會單方面被中國影響

來自問卷開放題資料


■ 華語之於台灣本身就是外來語,原住民語及其他母語的存亡更危機

來自問卷開放題資料


調查參與者感想文字雲

來自問卷開放題資料 (4千位填答)


關於中國用語融入生活的現象,覺得擔憂的、覺得很正常的,哪種比例比較高?

50%以上的台灣人感受到中國的媒體資訊輸出量很龐大、擔心台灣的小朋友使用中國用語


我們也發現台灣人、香港人及澳門人在擔憂的感受上比例相對較多,而馬來西亞人、新加坡人比較以平常心看待。

■ 近幾年自己的環境語言變化很明顯,跟台灣人一樣擔憂


■ 華語不是非黑即白、非台即中,應互相理解、尊重


關於這個現象,參與者提出了哪些做法來因應?

■ 提升對語言差異的好奇心、使用語言的敏感度


■ 具有影響力的媒體從業者,更嚴謹地使用語言


■ 尊重他人,避免引起沒有助益的衝突


■ 鼓勵、推廣本土語言創作


補充:反過來看,中國人對於中國人使用台灣用語的感受是?

■ 沒有什麼特別的,沒感覺


■ 感到驚訝、會心一笑


■ 覺得親切、可愛


結語

不可避免地,受到地理位置、歷史、科技等影響,語言會不斷地變動、改變傳播的速度與廣度。外來文化的影響、語言之間的交互作用是所有語言必經的過程。近幾年中國的文化、資訊輸出量突如其來地爆發,讓政治上有衝突關係的台灣人的恐懼感加劇。即使多數台灣人遇到使用中國用語情境反應比較輕鬆、詼諧,但他們的擔憂並沒有比較少。

這些恐懼衍伸出敵意,除了台灣人彼此產生衝突,有的台灣人也會對不同的華語使用者產生敵意,例如:嘲笑簡體字、認為別人的華語比較差、非台即中。遇到與自己不一樣的人就建立起防衛機制、保護罩,使得其他如港澳、馬來西亞、新加坡的華語使用者感到被冒犯。

如同調查參與者的建議,或許我們下次遇到使用不同華語的人,可以先等一等,不輕易批評,試圖詢問、了解對方如何認知自己使用的語言,以及探索產生語言差異的原因。對於港澳、馬來西亞、新加坡的華語嘗試去認識文化的差異。

以台灣本土而言,國語 (北京官話)、閩南語、客家話等華語經不同時期的移民帶來台灣後,與日語及歐美等其他語言產生融合衍生出台灣的特色。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原住民南島語那樣更早存在於台灣這片土地上,歷史文化豐富、橫跨更大地理範圍的語言,卻越來越少人了解、使用。語言就像琥珀一樣保存了不同時空背景的故事,這些故事都值得我們去挖掘、理解。

除了理解差異,我們可以採取實際行動來延續自己的語言,例如:透過教育來傳承、欣賞語言中的特色與美、鼓勵更多人使用自己的語言,甚至透過寫文章、寫詩詞、創作歌曲、參與翻譯工作等來創造出更多語言記錄、增加傳播度,讓你所關心的文化資產能被長久保存。

延伸聆聽:台灣母語歌推薦 Recommended Taiwanese Music

參與者回饋

研究小組感到很開心收到了上萬則問卷參與者填寫的開放題回饋,其中有許多寶貴的意見值得我們參考。若你也想看更多參與者對此議題的感受、回饋請前往《台灣與中國語言辨別調查》問卷開放題回饋。連結為Google表單,為避免個人帳號隱私外流,請先登出Google帳號或使用無痕視窗開啟連結。

感謝參與

謝謝參與本次調查及閱讀此篇文章的你,有你的分享,讓我們能以更深入、更寬廣的角度認識不同聲音。關於本調查第一部份《用語測驗》的調查結果請看《台灣與中國語言辨別調查》各國華語使用者考幾分?

如果你認為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拍手或留言讓我們知道,這對我們來說會是莫大的鼓舞,感謝你們 !

文章使用的插圖來自:https://www.openpeeps.com/
聲明
• 未經調查參與者同意,興趣使然研究小組不會將訪談、問卷調查的原始數據提供給第三方。
• 若有任何研究、媒體單位欲引用此文章的內容,請明確標示出處。
關於興趣使然研究小組
我們是一群基於興趣研究有趣議題的台灣人,我們分別從事市場研究、社群營運、介面設計、視覺設計工作,因為對生活中的議題充滿好奇心,希望用業餘時間進行side projects,運用知識技能做研究並將成果分享給大眾。
有任何想要研究、交流的主題歡迎聯絡我們!
researchforfun.tw@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