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曾跟隨Michael Wolf拍攝香港的後巷。

居港德國攝影師Michael Wolf擅於尋覓被人忽略的香港城市現象,拍攝過許多有趣的香港系列作品,包括密集建築《Architecture of Density》、街角樓《Corner House》、土地公《Earth Gods》、石硤尾公屋《100 X 100》等等。

從歐美到亞洲 關注人類生存環境

生於德國慕尼黑,曾在歐洲、美國、加拿大定居,住得最長久的城市反而是香港。Michael Wolf曾入讀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及德國埃森大學,之後在德國《Stern》雜誌擔任攝影記者。1994年,不惑之年的他厭倦歐洲生活,來到香港生活,很快被這個新舊結合、高度密集的城市所吸引而停留,一直居住至今。當時他以香港為基地,每年用數月時間遊歷中國,為《Stern》雜誌拍攝當地的工人生活及歷史文化,更憑藉一系列中國工廠流水式作業的照片贏得2005年世界新聞攝影獎(World Press Photo/Contemporary Issues)一等獎。

2003年,他成為自由攝影師後,他繼續將焦點對準這個亞洲大國,尤其以深圳大芬村複製畫畫師的《Real Fake Art》作品最廣為人知。2010年,憑拍攝東京地鐵的《Tokyo Compression》作品獲得世界新聞攝影獎(Daily Life)一等獎,2011年以拍攝Google街景照片的《A Series of Unfortunate Events》獲得2011年世界新聞攝影獎的榮譽獎。2017年,他在歐洲多個城市舉辦大型回顧展《Life in Cities》,探討人類的生活空間,這也是他一直創作的主題。

《Architecture of Density》系列是Michael最為人熟知的作品,以建築隱喻城市,揭示香港人的住屋問題。
《100×100》系列照片,2006年得知石硤尾公屋即將清拆,他拍攝下一百戶百呎公屋的故事。

大城市的隱喻 對香港充滿愛與恨

在香港生活多年,Michael Wolf既為這裏的文化着迷,也為這裏的現狀擔憂,他對這城充滿愛與恨。創作《Architecture of Density》系列作品時,他故意裁掉天空和水平線,畫面上盡是密密麻麻的房屋,大廈間沒有間隔,呈現出生活空間的壓迫感。他說最諷刺的是,買他作品的人,通常都有幾千呎的大屋,「我拍攝的不只是建築物,也是大城市的隱喻。」2006年,他得悉石硤尾公屋即將拆除重建,用數日時間拍攝一百戶住在百呎空間的住戶《100 X 100》,同樣反映港人狹窄的生存空間。

他說香港總是給他源源不絕的靈感,從建築慢慢觀察到生活細節,尋訪都市的「土地公」,又經常穿梭陰暗潮濕的大廈後巷,拍攝地拖、凳子、膠手套及衣架雜物等,平實物件的錯落有致,也為影像增添幾分藝術和幽默感。生命的最後時光,他幾乎每天在長洲家中拍攝日出,集結成《Cheung Chau Sunrises》一書,風雲變色的日出拼圖,是他留給香港人的最後回憶。

《Informal Solution》(非常道 巷裡巷外)
《Informal Solution》(非常道 巷裡巷外)

狹窄而有生命力的後巷

或許他的《Architecture of Density》密集建築系列最廣為人知,個人最欣賞的卻是《Informal Solution》(非常道 巷裡巷外)。2003年開始,他用十多年時間拍攝香港後巷,常人眼中的骯髒發臭之地,卻是他的樂園,足跡遍及灣仔、銅鑼灣、深水埗及西貢等。他幾乎每天都在後巷拍攝,那些手套、拖把、衣架、彩帶看似雜亂,卻又拼湊出美麗的幾何圖案。「每棟大廈都有後巷,它其實也是香港的寫照,反映着這城的性格,狹窄而有生命力。」他稱這種後巷文化為Vernacular,「它正是關於日常生活的文化。」

2015年,我曾跟隨他前往多條後巷拍攝,期間也感受到他的觀察力、他的好奇心,以及對香港日常生活文化的關注,「香港是個追求物質的城市,政府一味講求發展,代價是某部份的香港正在消失。當事物失去,又開始很懷舊。我拍攝了很多建築物,我希望下一代不要在照片上才能看到石硤尾、深水埗是甚麼模樣。」

https://photomichaelwolf.com/#

·歡迎追蹤及支持顯影: InstagramPay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