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創作過程是不是也是這樣呢?充滿著各種酸甜苦辣的感受,喜悅與痛苦共存。

不論再如何熱愛創作,從發想到創作的過程,都免不了絞盡腦汁苦思的時候,還有更多的是持續不懈的努力。

白天是牙醫師,晚上是藝術家的格蘭特‧史奈德(Grant Snider),從小時候便開始畫圖寫字進行創作,他的作品曾被紐約客雜誌、紐約時報書評、堪薩斯市星報等等各大媒體刊登。

關於創作者都必須經歷的創作過程,他有一套很特別的看法,運用百分比剖析整個創作過程需要的元素。

以下就讓我們來看看史奈德提出的,一個創作者在創作過程所需的各項要素有哪些,還有它們佔有的百分比各自是多少吧。


★  1%的靈感

說到創作,首先大家一定會想到靈感,但是靈感不是說來就來,更不會天天來。

雖然現在有許多人在探討也提出了不少尋找靈感,或是抓住靈感的方法,但我們也不可能只倚仗靈感創作,你可以看到在史奈德的創作元素表當中,靈感所佔的比例很低。

以前我曾經非常仰賴靈感,幾乎都是有了靈感才創作,可是這樣的創作效率真的很低落,也會變成三天捕魚兩天曬網,甚至是好久才創作一次,即便自己經常熱血沸騰的想要創作,真正完成的作品卻很少。

後來我藉由培養每天書寫的習慣,終於成功跳脫靈感的拘束,雖說有靈感的時候,所寫的文章的確比較好,可是現在就算沒有靈感也能持續創作了。


★ 29%的努力

努力在所有要素中佔有的比例是最高的,可想而知它有多麼重要了。

努力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只有透過努力,才能幫助我們越過菜鳥期的青澀,讓我們真正進入創作的領域,帶領我們突破靈感枯竭期,使我們的創作能力不斷獲得精進。除了創作的技巧以外,更能發展出獨一無二的風格,這些都是因為努力才得以達成。

如同上一點提到的,如果沒有努力養成每日書寫的習慣,我現在恐怕無法累積如此多作品,也無法獲得這些認可和支持,更無法結交這麼多創作上的同好,彼此互相鼓勵前攜手前行了。


★ 5%的即興

創作的時候,通常都會在創作以前就想好自己要寫什麼,或是要做什麼。

不過偶爾會有突如其來的想法冒出來,這個時候,跟著想法走反而會讓自己的創作更順利,恍如即興演出那樣,神來一筆,反倒能獲得不錯的效果。

在書寫的時候,我也會遇到這樣的狀況,本來已經有了一個主題,但會在即將開始書寫之際,突然有個想法跳出來。

先把這個新的想法放一邊,先寫事前想好的主題,以及直接跟隨新的想法下去寫,這兩條路我都走過,也發現若是壓抑突然出現的想法,會影響自己的專注度,也會因此在書寫時不斷碰壁。


★ 8%的渴望

每個創作者一定都有自己創作的目的,為了什麼而創作?想要藉著創作傳達什麼?為什麼要創作?創作者肯定都有自己的答案。

不管答案是什麼,有這樣的渴望很重要,彷彿原動力一般,在失去熱忱或遭遇瓶頸之時,渴望就成了最重要的驅動力。

重新想想自己為什麼要創作,反問自己還想不想透過創作抵達憧憬的目的地,就能讓自己在創作路上堅持下去。


★ 7%的構思

在創作以前少不了的就是構思,我想大概很少有創作者,能夠什麼都沒想就立刻開始創作。

構思不僅是幫助自己更順利的創作,亦是在協助我們整理自己的思緒,深化自己的思考,統整接收到的資訊,吸收消化以後再輸出,因此構思對於輸入和輸出都有所助益。

我在每次書寫提筆心手的文章以前,都會先蒐集素材,找好主題,再開始構思整篇文章大致上要寫什麼。我也會先想好開頭前幾句要怎麼寫,以及每一段大概的內容,有什麼個人經驗可以加進來,有了這些構想,在書寫的時候就會很輕鬆。


當然啦,史奈德的創作元素表不是只有這五項元素,後續還有另外五項元素,明天再繼續跟大家分享,那我們就明天見囉!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如果你有任何問題、建議,或者想聽我分享其他的內容,歡迎留言給我!

看完文章,是不是心裡有股蠢蠢欲動想要幫我按讚但找不到按鈕?那就幫我按一下文章下方一個綠色的拍手👏👏符號5 下,謝謝你!你的每一個支持點讚都是我持續創作分享的動力!!


你也可以在這些地方找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