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溝橋事變”打響了全面抗戰的槍聲。各地青年紛紛投筆從戎。我參加滇軍做文書工作。十月,滇軍編為六十軍出師抗日,輾轉入浙江衢州時,南京失陷。調武漢整訓,盧漢軍長選送一批下級官佐考入軍校第十四期一總隊步科,我是其中之一。學校西遷經湘入川,到達銅梁安居鎮,度過了戰時的軍校生活。同學們來自全國各地,還有少數華僑回國,為了抗日走到一起來學軍事,抗禦外侮,結下了深厚的同窗之誼。至今誰也沒有忘記,“親愛精誠”的校訓。

民國廿八年(1939)春,雲南同學分配到第一集團軍第六十軍,我們一部分到一八二師下連任排長。在曲靖練新兵。秋,奉調到江西前線。軍至貴陽,霍亂流行,處理病亡士兵後向湖南前進。途中,調我到師部任參謀。進入江西萍鄉萬載間,昔日戰痕猶存,滿目淒涼,真叫人感慨萬千。是冬,我師接防靖安,高安之線陣地,與日寇隔南遼河對峙將年,歷大小戰鬥數十次。我師堅守陣地,英勇抗擊來犯之敵。其間,經過一場較大的血戰,那是日寇發動大規模的秋季攻勢,以步兵二千餘人,重砲二十餘門,飛機九架;步,砲,空聯合向我一八二師陣地猛烈進攻,重點指向一零七七團陣地。我們的同學夏開森便是在這次戰爭中壯烈犧牲的。下面就概述一下這一段悲傷的往事:

戰鬥前我軍偵知敵軍活動頻繁,不斷派出小部隊偷渡南遼河向我軍陣地擾襲。根據情況判斷,當面之敵蠢蠢欲動,有大舉進犯模樣。師決定令各團加強戒備,堅守陣地,消滅進犯之敵。同時成立臨時前線觀測所,設於制高點盒子嶺上。由副師長李餘生率領參謀,副官數人前往,我參與了這一任務。這裡山險林密,可俯瞰數十里內敵軍動態。戰鬥打響後數日內,不顧疲勞,日夜注視著前方,隨時與師部和第一線連絡,使師適時使用預備隊支援第一線,起到了靈活使用兵力,痛殲當面之敵的作用。激戰三晝夜,敵軍傷亡達二百有餘。第四日晨,敵軍大砲十餘門,向我一零七七團陣地猛烈射擊,掩護鬼子約四百人向虬嶺高處指揮迫擊砲排士兵就砲位,調整方向,距離,集中火力連續發射數十發,只見日軍一個個倒下去。當夏開森同學高聲指揮中,身旁落下數枚敵砲彈,他毫無畏色,繼續指揮著,不幸身中敵砲,血肉橫飛,壯烈殉國。我們戰後得知,僅收其殘骸掩埋於虬嶺之上。同學數人相聚時,痛悼不已。

民國廿九年(1940)秋,日寇南進入侵陷越南,雲南吃緊,六十軍抽調回滇。民國卅年(1941)春到達蒙自一帶,當即部署兵力佔領滇越鐵路以西紅河北岸陣地蒙箇之線。後續增兵我軍兩翼,堅守近五年,敵土橋勇逸軍團終未敢越雷池一步。民國卅四年(1945)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中國,終於取得了最後勝利。十月廿五日,第一方面軍司令官盧漢奉命率部到越南河內“受降”,寫下了歷史上光輝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