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軍團“棗嶧反擊”戰的不發,最終導致了運河線台兒莊方面的守備危機。被派出協助嶧縣反擊的孫連仲第三十一師,出動途中(23日)即與日軍的台兒莊派遣部隊在泥溝附近遭遇,發現日軍有南下台兒莊企圖後,退回台兒莊鞏固陣地堅守,其英勇奮戰,使日軍3月24日,27兩次攻城未果(27日突入城內一角),並出現大量死傷。使瀨谷支隊在此地遇到了3月14日從鄒縣南下作戰以來的第一個強敵。為援助台兒莊方面的苦戰,郭里集附近戰鬥結束後,3月30日,瀨谷支隊全體南下,進入台兒莊正面戰場。使在此地作戰的日軍人數猛增到近萬。中心戰場也從棗莊被移動到台兒莊。

於此同時,第五戰區方面為支援在台兒莊抵抗中的第二集團軍,也命令退卻到棗莊東方山地一帶的湯軍團南下。3月30日以後,其主力一部(關麟征軍)跟隨日軍瀨谷支隊進出到台兒莊北方約10餘公里的泥溝,郝莊一線,準備從北方攻擊瀨谷支隊後背,策援台兒莊正面戰場的戰鬥。

此部署可謂是一個必要,正確的選擇。既然作戰對手瀨谷支隊全體赴援台兒莊,中國軍主力的湯軍團當然也有必要來到此地,解救本來就防禦吃緊的孫連仲部的危機。但此時局勢又發生了一個新變化,即日軍臨沂方面的坂本支隊,也奉命來援台兒莊(4月1日到達蘭陵鎮),使台兒莊的守備受到敵東,西兩面夾擊的威脅。接此情報後,湯恩伯決定先用主力打擊,截擊坂本支隊,於是命全軍團(此時為兩軍,四個師)向台兒莊東方蘭陵,洪山,向城一帶轉進。此時,把已進入台兒莊北方,準備攻擊中的關麟征等部(52A)也一起撤出台児莊地區。湯軍團全部轉進後,台兒莊北方(敵後方)出現空白,使瀨谷支隊可以將主力安心地用於台兒莊正面作戰,增大了孫連仲第二集團軍的防守壓力。孫連仲部2-4個師(逐漸增加)本來對抗日軍1500(23-4日),或5000(28日),30日後卻要對付近萬,結果使台兒莊正面戰場出現了防禦危機。

昔日台児莊寨墻,僅高1.8米,卡帕攝影
今日被中共棗莊市委捏造出的所謂“台兒莊古城”

台兒莊僅僅是一個運河沿岸的商業市鎮。並不像現在棗莊市政府捏造出的“台兒莊古城”(城內已變為無人居住的觀光樂園)那樣雄偉壯觀。沒有城墻,寨墻為磚製,僅1.8米高(加夯土地基約3米),城內也容納不下多少軍隊作戰。日軍用於攻城的兵力始終未超過1500名,而國軍方面城內第一線部隊,大約也在2500名前後。主要戰鬥的一部分,一直在城外進行。

孫連仲在部署中,將第31師(池峰城)配置於台兒莊城內,城西,北站等地,獨44旅,第30師(30日後到)部署在西方運河線(范口,頓莊閘,萬里閘),將第27師部署在城外東北各地(濕地以西沿水流向北延伸)。企圖一面加強城內防守,一面從城外兩側背牽制日軍的攻城。城西方第31師半部(約一旅)的牽制作戰,並不太成功。不僅自己損失較大,始終未能越過鐵路東,進出到台兒莊北方(劉家湖一帶)。而東方,東北方的第27師(黃樵鬆)部隊的作戰,卻取得了相當大的牽制效果。尤其是對日軍的後方基地,和炮兵陣地(大多設在在台兒莊外東北角附近,攻擊東北門),起到極大威脅。3月29日,設在城東北裴莊的日軍的主力重火炮,最先進的96式15釐米榴彈砲兩門陣地附近,汽油車中彈起火,各種車輛,彈藥,物資燒毀甚多(火炮未損失)。

3月30日前,由於日軍人數少,大多數被用於攻城作戰。在城北能運動作戰驅敵,掩護各炮兵陣地,後勤的步兵,僅約一個中隊(百餘名)。這也是城外東北部第27師作戰能起到有效牽制效果的理由。為此,日軍也把城外東北部側背的第27師,看做眼中釘。瀬谷支隊長帶隊于3月30日到達後,第一個作戰部署,即是使用新到台兒莊的三個步兵大隊(瀨谷支隊主力共五大隊步兵,約兩個用於攻城)都用於城外掃蕩。從30日開始,由西方向北,向東逐次推進。3月30日先擊敗,驅除了西方之敵(30D,獨44旅一部),前進到達運河線,控制了頓莊閘(台兒莊西8公里)。之後迂迴向北,於此時到達的湯軍團關麟征部(52A一部)在郝莊,泥溝,蘭城店一帶對峙,準備發起攻擊。

31日,由於關麟征部不戰撤退(轉進蘭陵),台兒莊日軍的後背(北方)威脅消失。使瀨谷支隊的城外掃蕩部隊(步10兩大隊,步63一大隊)可無妨礙地南下,集中兵力打擊台兒莊東側之敵(第27師)。如此,4月1日-3日,三大隊日軍從南北兩方,對台兒莊東北方,東方的國軍第27師的各抵抗據點,實行了徹底掃蕩。結果將第27師的低石橋,彭村,邊莊等所有據點攻破,繼之又將城外東側,與台兒莊東寨墻連接,形成抵抗屏障的城東各村落(葉莊等)守軍也驅除,一舉南進佔領了運河線黃林荘。使台兒莊東側的所有中國軍防禦據點,屏障被清掃一空。

此掃蕩戰中,第27師孤立無援(本期待湯軍團在北方攻擊的牽制)遭到慘重損失,殘部撤退到古梁王城一帶運河線以附近(本部退到右岸板板埠,此處運河呈南北走向),進入運河線防守。直至4月4日夜,步兵第十聯隊留下第一中隊守備黃林荘,主力撤出台兒莊東部(返回南洛)之後[1]

以上瀨谷支隊以主力進行城外圍掃蕩結果,日軍基本控制佔領了台兒莊西側部分,北側,東側全部的外圍戰場(僅西方第30師等運河守備部隊在萬里閘,頓莊閘附近的渡河游擊活動尚部分存在)。解除了中國軍對對台兒莊攻略作戰部隊的側後威脅。在此狀況下,瀬谷支隊長親自部署,指揮了4月4日的最後一次對莊內的總攻。使用的作戰部隊,仍是原先擔任攻城的步63第二(城內東),第三(城外西)兩大隊。但此日的攻擊並未能取得任何進展,攻城企圖失敗。理由是擔任攻城作戰的兩大隊步兵,在近兩周持續不斷的短兵相接中損失嚴重,疲憊不堪,早已失去往日的攻擊銳氣[2]。相反,不斷更換前線部隊,並適應了巷戰的國軍部隊,卻掌握了抵抗的有效方法,越戰越強。

雖眼下城外周圍戰局形勢對瀨谷支隊有利,考慮到國軍正在繼續集結兵力企圖形成大包圍,和攻城主力部隊已不堪再戰等要素,4日戰鬥之後,瀬谷支隊長開始暗地裡部署撤退。4日夜將城外的掃蕩部隊(步10兩大隊,步63兩中隊)從城東向城西(南洛)運動之舉,考慮既是後退部署的第一步。即以步兵第十聯隊主力確保通往泥溝,嶧縣的後路(公路),警戒從西方向泥溝附近山地接近,企圖切斷日軍後路之敵(張軫第110師此時正向泥溝西山地運動中)。

可以說,4月4日的攻城戰失利後,瀬谷支隊長已完全喪失了戰意。開始考慮如何能安全實施,又不受上級責備的撤退部署。城內的戰鬥雖還在進行,僅為城內兩軍的近接對峙,日方並沒有實質的攻擊行動。尤其是4月5日午後,接到坂本支隊長奉命轉進沂州的通知後,瀨谷啟更無心再戰,連夜綿密地部署了整個支隊的隱秘脫出計劃。6日1530,下達撤退命令,各部於日暮後準備,20時前後脫離戰場,實施了夜間隱秘轉移。

以上為台兒莊正面戰場,瀨谷支隊主力到達後(3.30-4.6)的作戰概況。在此,必須掌握的一個要點是,在台兒莊正面戰場,瀨谷支隊從始至終(至撤退前一刻)一時佔領主動地位,是攻擊部隊。對比下孫連仲第二集團軍開戰以來至日軍撤退前,一直處於守勢,專心防守,保衛台兒莊,並不具有任何戰略面“反擊”作戰的實力,也沒有過反擊作戰的事實。有的僅僅是第二十七師等城外部隊戰術面的牽制性騷擾,局部性攻擊。且日軍自主撤退前,因為瀨谷支隊主力的城外掃蕩成功(3.30-4.3),孫連仲部實際上處於一種防禦的危機狀態。形成此危機的理由,很大程度可認為是湯軍團的過失。即3月31日,湯恩伯釜底抽薪(從台兒莊北方撤出),造成正面戰場孫連仲城外部隊(27D)的慘敗,之後由於作戰不利,一直不能支援台兒莊正面戰場防禦的緣故。

4.台兒莊東部戰場的形成和湯軍團戰鬥概要

再看一下台兒莊東部戰場坂本支隊與湯恩伯軍團的戰鬥。

臨沂方面的第五師團坂本支隊,是南部山東剿滅作戰中,從膠濟線濰縣南下,企圖攻克臨沂後與瀨谷支隊夾擊嶧縣,並匯合的部隊。此部從2月中旬進入戰鬥後在莒縣,湯頭一帶遭到第三軍團龐炳勛部的頑強抵抗,遲遲不能前進。戰鬥中的死傷損失面也遠超出瀨谷支隊津浦線方面戰場。坂本支隊在臨沂城東方渡河作戰受挫後,3月27日迂迴到城北方(義堂集)逼近臨沂城下,做好攻擊準備。不料攻城開始前3月29日正午,接到上級第五師團「支隊主力將向向城方向轉進,出擊在台兒莊附近與我瀬谷支隊正面交戰中之敵後背」的轉進命令[3],遂放棄攻城作戰,29日夜出發,經向城向蘭陵方向前進。此時,集中優勢兵力先迅速解決台兒莊方面戰鬥,是第二軍指導部的作戰的意圖。由於屬於臨時援助出擊,臨沂攻城任務並未完成,所以出擊當時,軍上層已有事後迅速使坂本支隊反轉沂州的計劃,企圖。

坂本支隊為援助瀨谷支隊,向台兒莊方面派出了五大隊步兵,在途中向城(台兒莊東北40公里)為確保後方運輸補給線,留下一大隊守備,實際進入台兒莊東部戰場的兵力為四大隊步兵(步11,步21各兩大隊),近兩大隊炮兵,總數約6000餘人。對比下3月31日後,進入此地以圖阻止其支援台兒莊的湯軍團(本部四戶鎮),4月2日又新增加了第75軍(周礨)等部後,擁有“步兵七個師,一個旅,騎兵一個師,騎炮兵個一團,共計七二,二七八人”[4]。約為坂本支隊人數的11倍。

坂本支隊4月1日,前進到達蘭陵鎮(台兒莊東北約25公里)附近時,與前來堵截的湯軍團部隊遭遇,進入戰鬥,從此開闢了蘭陵鎮南方的,台兒莊戰役東部戰場。作戰範圍以台兒莊東部濕地為西界,東至西迦河。南至運河北的禹王山,黃石山一帶。

東部戰場地名參考


坂本支隊的作戰目的,並不是直接援助瀨谷支隊攻打台兒莊,而是向台兒莊東南方的黃石山,禹王山,古梁王城一帶攻擊,企圖擊破此一帶之敵守軍後,進入運河南,迂迴打擊台兒莊守軍側背。與台在兒莊正面作戰的瀨谷支隊南北呼應。

但此企圖,被不論從人數或武器面來說,都處於絕對優勢地位的湯軍團7萬大軍阻止。結果進入台兒莊東部戰場的坂本支隊,並未能向南方的禹王山,古梁王城方向前進一步,被完全阻擋在台兒莊濕地以東戰場,最南線在火石埠(台兒莊東偏南約8公里)。並在東戰場被湯軍團各部分斷為南北兩部(北部步21,南部步11)包圍,不得動身,處於守勢狀態。

一面,由於坂本支隊的頑強抵抗,作戰,使湯軍團方面也遲遲不能取得殲敵戰果。坂本支隊方面的損失,相對來說也並不太大。結果兩軍在此地進入相互攻守,對峙的混戰狀態。向南方禹王山方面不能按計劃推進的坂本支隊,後來為了擺脫三面被圍的危機,開始向西方台兒莊接近,企圖與較為安泰的瀨谷支隊取得聯繫,協同作戰擺脫此危機。台兒莊東部戰場的僵局,一直持續到台児莊正面戰場“反攻大捷”後的4月7日夜。

東部戰場的特征,是人數,武器都處於優勢的湯軍團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基本處於攻擊狀態。比較之下,坂本支隊方面則苦於防守和自身保全。完全沒有能達到支援瀨谷支隊作戰的派遣目的。

問題在湯軍團雖佔絕對優勢,但卻未能像向開闢此戰場時的判斷那樣出其不意,迅速解決戰鬥。反而被坂本支隊的6000人緊緊拖住,7萬餘大軍在台兒莊東戰場陷入不可自拔的泥潭。戰區主力部隊遲遲不能西進台兒莊正面的結果,造成了台兒莊正面戰場的防禦危機。

此時,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為了討好蔣中正,在用兵部署面也偏袒蔣之嫡系的湯軍團。4月2日,把新從漢口調來到戰場的第75軍(周礨,兩個師)等三個師,不用在兵力薄弱的正面戰場,反而交給湯恩伯指揮[5]。使東部戰場的國軍兵力,達整個台兒莊附近兵力總數的2/3,卻又不能發揮任何實戰效果。


[1] 第27師戰鬥詳報稱,黃旅於4月5日再次“反攻”,“僅傷亡兵士十餘名”,將黃林荘及“孟莊,裴莊,邵莊,前後彭村,毛梁,滄浪廟”收復。此記錄不僅與日軍的戰鬥過程記錄不符 ,和自己記錄的6日夜派兩連反攻的內容(後出)也互相矛盾。所以判定內容不實 (27戰詳,74頁)。5日後許有部分恢復,真正的收復,是在6日夜日軍全部撤退之後。

[2] 日軍在台兒莊作戰中從未像國軍那樣進行部隊換防,調整,一直使用同一部隊,在同一位置攻擊。考慮原因一是沒有可換兵力,而是怕損壞作戰部隊的自尊心。

[3] 「歩兵第二十一聯隊戦闘詳報」JACAR:Ref.C11111185900/328,329頁。

[4] 前出《抗日戰史/徐州會戰3》146頁。

[5] “奉司令長官李02.11參電開:據已到碾莊之周軍長礨,岔河鎮之一三九黃師長,第六師張師長,並於八義集探交十三師吳師長,邳縣探送炮四團孔團長各就現地開赴岔河鎮歸入湯軍團長恩伯之指揮” 《第二十軍團魯南會戰戰役戰鬥詳報》《台兒莊戰役資料選編》同編輯組及二檔史料編輯部合編,中華書局,1989年, 10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