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關緊要的:

先吐槽一點與電影無關的內容,不想看請拉到“正文”部分。

4月24日晚上,感謝《當男人戀愛時》吸引了大部分台灣人的注意力,我們可以輕鬆地在這部《猶大與黑色彌賽亞》找到好位置。

當我在看這部電影的過程中,腦海裡持續地縈繞著這麼一個想法:今天的華人共和黨支持者、今天嘲笑美國政治正確風潮的年輕人,今天認為“歧視”也是一種自由的人,看過這段歷史嗎?了解這段歷史嗎?

《猶大與黑色彌賽亞》

請容許我再感慨兩句:

在我看完這部電影時,我在自己內地的時政交流群組分享了自己的感受。群組裡面多是反CCP的朋友,但他們的立場也大多是偏自由派——說實在的,中國反CCP的人裡鮮少有社會主義者。我在群組裡說:看完《猶大和黑色彌賽亞》,完全能理解非洲裔的憤怒了,也理解BLM的必須性,我完全讚成。

自然也獲得了中國籍共和黨人的嘲諷:

看一部電影就改變自己的想法,支持一個社會運動,那麼戈培爾得笑死。

我也進行了回應,而且我覺得我的回應很不錯:

我一點都不覺得看一部電影就轉換自己的想法有什麼問題。我恰恰認為這就是“藝術”的重要性之一,即:在文字、音樂、繪畫、電影 之間,傳遞想法,讓別人了解一些自己未曾注意到的世界。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不是恆定的,是動態的,就是依照著我所觀察的世界和這些藝術作品無時無刻地進行微調,我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好笑。戈培爾的錯並不在於讓人看propaganda,戈培爾的錯在 “只讓人看propaganda”。



正文:

1.猶大

電影非常誠實地講述了一個“革命故事”。

對我來說,電影的重點不在於“革命故事”,而在於“誠實”這件事。這部電影讓我想到了台灣的《我們的青春 在台灣》。民主實踐的過程並不是光鮮亮麗一帆風順,不會像是桃太郎那樣集齊了忠誠的夥伴就一路打怪成功的故事。很多時候,或者說幾乎所有的革命故事裡,都會有意志不堅定的夥伴,有“猶大”角色的出現。

而“猶大”的存在,當然也會催生“彌賽亞”的存在。這個時候我倒是想大膽地發問:如果沒有猶大,彌賽亞不死去,彌賽亞會成為新的惡龍嗎?彌賽亞會有像如今被世人傳唱的故事嗎?我很懷疑是的,所以電影的名字裡“猶大”在“彌賽亞”之前,因為沒有猶大,彌賽亞就是一般的拉比,沒什麼新鮮的。

這個配圖很適合

只有彌賽亞死了,才能成為影響後世的芥菜子。

革命不是光鮮亮麗的,在上個世紀60-70 年代的美國,因為種族問題嚴重,非裔人民討生活不容易,在溫飽都成問題的那個時代背景下。警察找到一個非裔小偷,問他“馬丁路德金恩過世的時候,你難過嗎?”

他說 他不在乎。於是這個人就成了日後的猶大。

單單說這一幕,你的感覺如何呢?我們是否應該嘲笑這位非裔小偷?嘲笑他竟然滿不在乎對自己族裔爭取利益的領導人物?我們是否要嘲笑他輕易地就同意與警方合作打探非裔人權團體?

我們沒資格嘲笑。因為我們沒經歷過那樣的時代,沒經歷過自己怎麼努力都因為自己的膚色而缺少機會。用盡力氣都沒辦法求生的日子已然自顧不暇,怎麼可能還奢求他們關心“政治”——就算是關乎自己生活的政治?

因為本來金恩博士就是為的普通的非裔都能過上不需要做這個抉擇的日子。

值得一提的是,在電影末尾,當“猶大拿到三十銀幣”的環節時:“猶大”顫抖地從信封裡拿出“彌賽亞”性命所價值的100美金以及一串鑰匙。 白人警官解釋道,那副鑰匙是一個加油站的鑰匙。白人警官為他爭取到一家加油站的經營權,他之後可以“永續地賺錢了”,可以離開這裡自由的生活了。

其實這一幕非常諷刺,讓人自由的方式,是用另一串鑰匙來束縛住他。有那麼一剎那,當他抖落出信封內鑰匙的時候,我以為這是解開猶大手銬的鑰匙,或是有這個寓意在?雖然後來知道劇情不是這個意思。但我仍然不免懷疑,導演這樣的安排是否也有這個寓意?這位猶大也只是在受生活的逼迫下做了自己掙扎的選擇, 他終於可以解開“手銬”了?也許不是,也許只是另一種生活接管他的手銬罷了。



2.彌賽亞

聖經裡的彌賽亞是耶穌,電影裡的彌賽亞是 Fred Hampton

光是看這部的預告片,就可以發現電影中埋的小彩蛋(也可能是我多心了):

《猶大與黑色彌賽亞》預告片
列寧 十月革命

我在看到這幕的時候,腦海里直接就浮現出這個畫面了。 哈哈,不知道是不是電影裡有之的。

其實我知道,如果把這部電影,甚至只是把前面的預告片片段拿給新聞傳播學、人文學科的大一同學看,都會覺得很反感。因為主演煽動人群的方式非常粗暴而且顯得民粹。當我在電影院看到這部分的時候,我的確下意識地皺眉:“嗯?不對吧?這是暴動吧?這是情緒、是煽動吧。”

不對,這不是暴動,這不是“烏合之眾”。

因為,歷史不能被斷章取義——就像這部電影需要前後上下全文120分鐘的演繹,我們才能清楚這些情緒、非洲裔族群的憤怒來自哪裡,而不是僅僅聚焦於這短短的幾秒鐘煽動的演講片段。

另外,Hampton的演講不僅打動了他的受眾,也讓我開始審視自己的思考:為什麼我會覺得他們的訴求誇張?為什麼我會覺得他們民粹?我的思想是不是已經被“規訓”了。

就像在中國大陸,有很多人嘲笑所謂的“田園女權”,甚至捏造出“性別對立”這樣的詞彙。但其實,女權之所以在新媒體平台上變得如此強勢,正是因為之前的不平等和壓迫,導致女性無路可走,逼迫她們“必須”走上這條道路,才能被大家看到。

所以當我們看到那些看似“荒誕”,或者被主流意見認為是“不合理”的訴求之前,我們應該先了解事件的全貌,了解那些訴求背後的人們被壓抑了多久。我們應該開始質疑自己的思考模式,是否已經是受資本主義“質式化”的影響。只是看到暴力,只是看到砸車,只是看到煽動的字眼就匆匆地下了結論:哦!他們頭疼腦熱!他們被革命沖昏了頭腦!他們什麼都不明白!

沒錯,每次革命都會有很多那樣的人,發動革命者也知道,所以他們也許就要承擔被頭疼腦熱的凡人出賣的風險,因為那些人只是腦熱——雖然他們容易被發動,也極易於被現實影響,發現自己的危險,眼饞現實的利益。

任何一個社會的執政者都希望穩定,自然就會規訓社會“安分”,在一定的框架下,涵化人民:這樣的衝突不值得,這樣的衝突改變不了事實。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像電影裡的白人警官一樣:他真的以為自己的做法真的是在幫助非裔群眾。因為私下里,他是少數沒有“真的”(不是說系統,是說初心)不種族歧視的人。但是你去看他對“猶大”說的話就知道,他深深地被資本主義洗腦——或者說,他只能這麼去相信,因為沒有任何機會讓他能知道“革命必須是這樣,不是委曲求全的”。

漸進式的革命,只是委曲求全,看起來是有改變,其實是“聽話”。



最後

電影中,出現了許多社會主義的語言和意識形態,甚至有“毛語錄”。要知道,那時候革命成功的社會主義英雄還真的不多,年輕的毛澤東是非常熱血且具有行動力的人,自然就在全球的社會主義陣營有著別樣的吸引力。

所以我不時就會好奇,電影院裡其他台灣觀眾會不會覺得反感或好笑?

但其實Hampton最值得稱道,或者說對於國家來說他之所以這麼危險的原因是:他發現了種族之間的矛盾不過是個幌子,是明面上的東西。真正的問題在於資本主義,在於階級對立。所以他聯合了其他族裔的幫派——甚至聯合了南方底層白人。

沒錯,我在這部電影常常想到,不知道那時候的底層白人會怎麼想?川粉會怎麼想?然後電影就演出來了:南方 白人也被Hampton所吸引,並且站到了一起。

Hampton是危險的,不是因為他是黑人,是因為他是一名社會主義者。這件事對於當時的美國來說可比黑人可怕多了。當所有無產者不分膚色的聯合起來的時候,那既得利益者自然會感到害怕。因為階級對立以及資源分配的不均才是這一切問題發生的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