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港外國攝影師之十】拍攝城市招牌文字 憑字寄意表心思
Romain Jacquet-Lagrèze原是平面設計師,2011年來港定居後,被密集摩天大廈所吸引,以影像來表達對這座石屎森林的震撼,創作過《Vertical Horizon》及《The Blue Moment》等關於香港城市建築的攝影集。隨着居住時間越久,他也從宏觀視野慢慢深入至本土文化,最新作品《City Poetry》(城市詩意)拍攝大廈及店舖招牌的文字,再以文字的影像作為素材,重新組合出新的字句及成語。2019年示威運動期間,他先後在社交網絡發佈「不平則鳴」、「愛家」這兩幅作品,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數年前拍攝《Wild Concrete》系列時,他已被牆上文字的美感吸引。近年眼見許多霓虹燈消失,不斷令他想起那張文字的照片,於是開始創作《City Poetry》系列,在深水埗及旺角等舊區拍攝舊商店、大廈或霓虹燈招牌的文字,同時從太太口中了解每個文字背後的意思,開始學習繁體中文。「有時候需要拆開文字的結構來了解,然後創造一個故事來記得這個文字,藉此也令我更了解香港文化,發現許多新的事物。」香港的招牌文字有不同的寫法及創作手法,有書法、雕刻、⼿⼯吹製的霓虹燈管,甚至用紙⽪石拼貼的文字,「這些都是非常精湛的技巧,看起來也充滿視覺詩意。」
Romain至今已拍攝下逾千張這樣的照片,由於很多都是大廈及店舖名稱,所以有很多重複的字,如「龍」、「有限公司」等。拍攝約五百個不同文字,他已能認得逾半,也逐漸懂得解讀街頭的文字密碼,對中國書法著迷的他,以並排文字的創作手法,拼湊在不同地⽅拍攝的字體,創作成句子或成語,呈現出新的藝術感。
他覺得「龍」字很漂亮, 於是利用九個不同顏色的「龍」字,拼貼出九龍的意思。他也懂得拼湊「香港文化」等簡單的作品,至於「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祝壽用語,則是在太太幫忙之下完成。有時也因缺失某些文字,要以其他相同意思的文字來取代,我們常說「百煉成材」,因為Romain無法找到「苦」,後來創作了「百苦成材」,起碼一般人都能明白字面的意思。
他認為這些街頭文字是時間、文字書法與攝影的結合,時間令腐蝕的文字有質感,例如生鏽的金屬字及破碎的霓虹燈等,同時也記錄城市的歷史及時間,令其顯得獨一無二。近年社會四處重建,也令這些文字消失,「當舊店被取代,這些充滿書法美感的文字也會慢慢消失,逐漸被數碼印刷及LED光管文字取代。」另一種意義是,近年傳統繁體文字也受到蠶食,香港作為繁體字的堡壘,他覺得更要保育及記錄這些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