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谁都会讲,鸡娃是大环境所逼,逃不掉的。”

在一篇批评“鸡娃”的文章下面,有一条这样的高赞留言。


自去年出圈,“鸡娃”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在公共舆论中已经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各地持续出台政策为“鸡娃”降温;媒体卧底“鸡娃”群,评论多为不解和戏谑;海淀“鸡娃”公众号矩阵被扒,“鸡娃”成为了贩卖焦虑和收割流量的代名词……

但现实的“教育内卷”似乎没有发生太多变化。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中,宋佳和佟大为饰演的爸妈原本奉行快乐教育,但女儿欢欢成绩下滑,没能保住班干部的职务,被同学嘲笑,自己也很不开心,爸爸夏君山立刻就急了;妈妈南俪本来还稳得住,无奈继母的女儿田雨岚有个和欢欢一样大的学霸儿子颜子悠,田雨岚总是炫耀儿子,贬低欢欢,这刺激着本就忌恨小三上位的继母的南俪。这对“佛系”爸妈也开始给孩子报奥数竞赛班。很多家长都在相关微博下评论:“太真实了”。

/ 电视剧《小舍得》中南俪与田雨岚截然相反的教育理念 /


一边是“鸡娃有问题”的“道理都懂”,另一边是“现实所迫”的“没有选择”。夹杂其中的家长们,该怎么办?

其实这个看似没有选择的育儿过程里,家长们有很多错误的思维方式,认清了这些,或许能帮你理性育儿,认识到出路起码比原来想的更多。


01 盲从大众


“大家都在做的,总是有道理的。”《小舍得》里鸡娃的田雨岚这样告诉南俪。

因为大多数人这样做,所以我也该这样做,这就是盲从大众的思维谬误。

人天然具有从众的倾向,认为大众的选择会更加明智,或者担心与众人不一致就要承受异样的目光,或者在和别人一致的圈层里感受到共鸣和归属感。很多心理学实验都证明了这一心理特征的存在。当田雨岚和鸡娃圈的妈妈们分享信息的时候,那种骄傲更是写在脸上。

很多人会觉得,大众只是自己考虑的其中一个因素而已,就像夏君山更多的是考虑到女儿的快乐。

但是,在很多时候,别人的选择对我们自己的影响太大了,它会让人自乱阵脚不再审慎和深入地研究问题的本质不再关注每个孩子个体的差异


大众的做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就像在短期内,上奥数班对考试成绩确实很可能有帮助。但应不应该让孩子上奥数班?不应该只考虑这一点好处,而应该综合考虑利弊、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以及其他可行的做法

比如奥数班很多题目是超纲的,并不适合每个孩子,给孩子增加的压力和刷题等做法更可能让孩子失去自信,厌恶数学。很多孩子被过早消耗,成绩越来越差,家长却还以为“上了奥数班成绩还这么差,不上奥数班岂不是更差!”在奥数班这样的体系里,孩子们不断在被比较,在彼此竞争,常常是没有尽头的

/ NYT /


如果仔细分析,其实欢欢的学习习惯有问题,对数学的兴趣不足,又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家长本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去想办法:和孩子在游戏中学数学,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引发孩子的兴趣;帮孩子改善学习习惯,做学习型家长以身作则;和孩子讨论哪些评价是不用在意的,如何回应别人的嘲讽。像欢欢这样的孩子,擅长唱歌和主持,走文艺生路线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向。

还有一个方式,是帮孩子寻找共学的同伴。《教养的迷思》这本书提出,同伴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就像《小舍得》中的流动儿童米桃是个天才学霸,学习习惯也很好,有一段时间她每天和欢欢一起做作业,欢欢的学习效率就提高了很多。在电视剧里,米桃因为对自己家的经济条件感到自卑,不愿再去欢欢家做作业,但帮孩子找学习习惯好的同学一起学习,或许是比上奥数班更合适的选择。

The Nurture Assumption : Why Children Turn Out the Way They Do Author : Judith Rich Harris ISBN : 0-684-84409-5


这些做法,都比简单地跟随大众,帮孩子报个奥数班更加复杂,但往往也更加有效,更符合教育的规律,更可能从根本上,从长期中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依然可以以别人为参照系,参考别人的意见,但这时候别人的意见就成为了信息的一部分,而不是最主要的考虑因素。当我们能在了解他人做法的基础上,根据孩子的情况全面分析,就更有可能选择适合孩子的道路。


02 因果谬误


为什么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不专注?为什么孩子学习自主性低?为什么学习成绩不理想?为什么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争执不断?……弄清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但因果关系可不是那么容易弄清的,家长们经常会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轻率的判定,陷入因果谬误

有这样最常见的两类


1、错误归因


很多家长会跟着班里的“学霸”报补习班,背后的逻辑是:因为上了某个补习班,所以“学霸”的成绩这么好

这个论证有没有道理呢?我们需要分析:

有充分的证据说明:“学霸”是因为报班,所以成绩名列前茅吗?两件事先后或同时发生,并不说明这两件事情之间有因果关系可能这两件事有共同的起因——报班和成绩好都是因为孩子勤奋,或者因为孩子学习自主性强,方法也得当,即使不报班,学习成绩也会很好

退一步说,即使这个孩子真的是因为报班才成绩好的,可以推出报班就适合所有的孩子吗?这时候容易犯的错误是以偏概全,即用孤立的例子取代严谨的论证。比如这个孩子可能对这个学科兴趣强,需要有挑战的学习内容,但你的孩子可能需要先提高兴趣,打好基础。

/ NPR /

在分析因果关系时,一个经常同时产生的认知偏差是:确认偏误。即在大量的数据/证据中挑选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而忽略对自己不利的。也就是说,只看见自己想看的

比如,当你有了先入为主的必须鸡娃的想法后,对不鸡娃的家长的选择更可能视而不见,看到了也会找各种理由来证明他们家和自己家情况不一样,比如“他家不鸡娃是因为他家更有钱”,但那个家庭选择不鸡娃,很可能因为那是他们的教育理念,和他们的经济水平并没有关系。带着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当看到一些比自己经济条件更差的家庭也选择了不“鸡娃”,你可能又会找出别的借口,比如,他们不鸡娃是因为他家孩子有天赋。

这个过程中,鸡娃的家长们并没有真正去了解那些做出不同选择的家长行为背后的原因。 


2、忽略因果关系


“鸡娃”带来的好处可能是立竿见影的,多做几套题,孩子下一次测验的成绩可能就上去了;但“鸡娃”的弊端却不会立刻显现,很多时候可能要到高中甚至长大之后才能看得出来,但这些弊端可能非常严重

在故事FM对一名海淀重点中学的高二老师的采访中,该老师就谈到:“感觉整个年级的孩子,都处于一种很紧张很焦虑的状态。”有的孩子是从小听话乖巧,但到初高中就叛逆、学习动力不足;有的孩子是虽然有学习积极性,但焦虑过度——有的需要用药;脱发变得非常普遍,“随便一摸头,一把头发就下来”。

紧张、焦虑、抑郁、学习动力不足,这些都是“鸡娃”很可能带来的风险,很多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但当问题显现,家长却不能或不愿将这些问题与当初“鸡娃”的选择联系起来


/ 电视剧《小舍得》中欢欢因为学习压力大哭 /

在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是容易的事,这需要做统计归纳,科学抽样,设计研究方法,选择对照组做比较,审慎得出结论,对结论做出合理解释,还要能回应反驳意见。

很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实也并不那么直接。《小舍得》中,爸爸夏君山辅导女儿欢欢做作业,欢欢十分磨蹭,一会儿扣橡皮,一会儿发呆,把夏君山气得不行。“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困扰。为什么孩子专注力差?其实研究发现了很多会破坏专注力的原因,例如:


(1)过早和过多接触电子产品

基于大量相关研究,美国儿科协会认为两岁以下的孩子不应该接触任何电子产品(包括电视、电脑、平板或手机等),两岁以上每天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应不超过2小时

2006年研究人员研究了近3000个7岁的孩子,发现那些在一岁或三岁时看电视更多的孩子,在7岁时专注力更差(注1)。另有研究发现,童年时看电视时间也和青少年时期的注意力问题有关,而且这种影响可能是持久的(注2)。

很多家长给孩子玩平板,打发孩子看动画片,落得自己清闲,却并不清楚这些行为的后果。


/ NPR /


(2)学习内容过难、过简单或很无聊

让孩子超前学习,是现在的整体趋势。但研究发现,当学习难度和孩子的基础相匹配,又有适当的挑战性时,孩子的学习自主性是更强的,会更加专注。面对太难的内容,孩子会感到挫败,丧失信心,进而失去学习兴趣。面对太简单或枯燥的内容,孩子也更可能感到厌倦。这些都会让孩子在学习时不够专注。


(3)同时面临太多选择

太多选择也容易让人分心。例如研究发现,婴幼儿时期,有更多玩具的孩子专注力会更差。2018年,美国托雷多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36名18个月到30个月的婴幼儿,让他们分别单独在有4个玩具(4个种类,每种1个)和16个玩具(4个种类,每种4个)的环境中玩。他们发现,孩子玩4个玩具时更专注,玩同一个玩具的平均时间是在16个玩具环境中的两倍,玩的花样也更多。这是因为玩具太多,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


(4)孩子在专注探索时,被家长干预或阻止

孩子从婴儿时期就开始不断在探索,例如用嘴咬玩具,玩沙子,但很多家长会干预或阻挠,觉得用嘴咬不干净,玩沙子把衣服都弄脏了。孩子长大了有感兴趣的事,可能是看漫画、踢足球,但很多家长觉得浪费时间,觉得和考试成绩无关,所以并不支持。所以很多孩子从未感受过全身心投入时那种“心流”状态。


(5)多动症和读写困难症等因素

多动症和读写困难症都会让孩子难以集中注意力,而有研究发现两者的比例可能占所有孩子的10-15%,但很多家长完全不了解这两类情况,就没能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帮助,反而用指责甚至打骂的方式,让孩子面临更多的困难。


/ APM /

如果了解了这些因果关系,家长可能会限制孩子看电子产品的时间,会了解孩子的学习基础,帮助孩子寻找难度合适的学习资源,鼓励孩子探索,减少阻止和干预,了解孩子是否有特殊需要,给予充分的支持。

要了解这些因果关系,需要家长做学习型家长,有很好的信息素养和思维能力,能主动阅读一些专业书籍和文章,甚至检索相关的论文。这其实给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不盲目从众,不鸡娃,却也不是完全不管,毕竟在这两者之间,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正是应了那句:鸡娃不如鸡自己


03 错误类比


世上总有大众眼中的“牛娃”:每次考试稳定在班级前三或者奥数拿一等奖的学霸;跟外国人无障碍交流和对话的五年级小学生,已经考过剑桥英语第三级FCE;不到3岁的孩子能背诵几十首古诗;5岁的孩子能熟练演奏《高山流水》……

很多孩子都会有“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数学比A差,英语比B差,演讲不如C,真是差劲极了”。做了家长后,很多人却又走入童年的循环,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有意无意地说,“你看人家某某孩子又如何如何”。



因为别人家的孩子获得了某些成就,我的孩子也应该获得类似的成就,这种想法有问题吗?

这其实是一种类比论证,而判断类比论证有效与否很关键的因素是:两个比较的对象相似性是否足够多?差异性是否足够少?


相似性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两个孩子可能年龄相仿,在同一个班上学,学习同样的内容。但差异性可能更多,也更关键。差异可能体现在方方面面:遗传(智商、气质等)、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和过往经历等。

因为差异太多,由别人家的孩子的情况,推断出自己的孩子也应该如此,这是错误类比,本就属于一种逻辑谬误

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的另一个问题是,它体现的是单一的价值观。家长看到别人的孩子成绩比自己的孩子好,但却看不到自己的孩子可能人缘好,很善良。人本就是复杂的,是在不断变化中的,用一个时点的单一维度去评价人,其实否定了孩子作为整体的独特价值



更何况,当你看到“牛娃”的一个方面时,可能忽略了ta为了获得这个方面而作出的其他牺牲,因为那些牺牲是更隐性的,有的要在中长期才会显现出来。但基于教育的规律和人的特点,那些负面的方面大概率是多多少少会出现的。

例如三岁前是孩子通过自己探索,建立自我认知和自主性的关键阶段。能背诵几首古诗,对长期发展的价值并不大,但为了让孩子背诵古诗,对孩子自主性和兴趣的伤害,却是不易察觉的,危害可就很大了。


/ NPR /


错误类比最直接的伤害就是对孩子自信心的摧毁,孩子很容易产生“我哪哪都比不上别人”的自卑感,当这种自卑感持续,很容易发展成为对自己的完全否定,失去完成任务、接受挑战的信心。

错误类比还会破坏孩子珍贵的同伴关系,让孩子误以为人生是零和游戏,以为一定要通过打败别人来证明自己。《小舍得》中,欢欢和米桃本来是好朋友,但老师和妈妈总夸奖米桃,贬低欢欢,欢欢就很恨米桃,在学校欺负她,被老师和家长批评后又觉得自己很委屈。


/《小舍得》中米桃被欺负后也很委屈 /


有的家长会说,“我只是随口表扬一下别人家的孩子,并没有太当回事,也没有预期自己的孩子也能如此。”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从父母的言谈语气中,很多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对自己的否定,会怀疑父母是否还爱自己。更何况,如果作为家长,我们内心中看重的是孩子健康、快乐、全面发展、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平常在言谈中可能更关注自己的孩子每天经历了什么事,有什么想法和感受,而不是别人家的孩子考取了什么成绩。所以说者是否真的无心?家长的言谈举止体现着内心怎样的价值观念?作为家长,能否做到知行合一?这都是家长时刻需要自问的。

也有的家长本意是希望让孩子以“牛娃”为榜样,却用错了方法,这两者有几个主要区别。第一榜样是孩子自愿认可的,“牛娃”是父母强加给孩子的第二榜样会激励孩子,让孩子看到希望,和“牛娃”的对比则常让孩子感到自己被贬低,家长想通过贬低孩子来起到激励孩子的目的,经常会适得其反,导致孩子不自信;第三孩子从榜样身上常常学到的是品质或能力,不需要通过赶超榜样来证明自己,但拿“牛娃”和自己孩子对比的家长经常更在乎的是结果孩子和“牛娃”之间常会形成竞争

还有的家长的逻辑是:就算家长不拿孩子和别人比,社会也充满了残酷的比较,考试的本质就是排名和筛选。现实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过就算家长的目标是让孩子在考试中排名更靠前,那“把孩子和别人比较”是不是能实现这个目标的有效的和必要的手段?


/《小舍得》/


不把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家长应该怎么做呢?关键是用心观察,耐心倾听,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特的个体,肯定孩子努力的过程和每一个小的进步,不过分在意结果,给孩子充分的支持。还有很重要的是,家长需要反思主流的单一的价值观,构建起自己更多元的价值观。


04 虚假两难与完美主义谬误


“孩子学习这么差,就是因为家长太佛系了,不鸡不行啊!”

这种观点有问题吗?

要么“佛系”,要么鸡娃,这已经陷入了虚假两难的思维谬误。事实上,在两个极端选择之外,还有大量被忽略的中间地带。


很多家长理解的佛系,是完全放任不管,对孩子不提出任何要求或期待,孩子想干嘛就干嘛。

极端的选择是最容易做的,要找到更合适的中间路径却难得多。《正面管教》作为家庭教育的宝典,反对的极端选择是严厉(过度控制)和娇纵(没有限制),这也是常见的虚假两难选择。正面管教倡导的第三条路,是有规矩也有自由,给孩子提供有限制的选择,并让孩子自主解决自己带来的问题,而家长则始终要通过温和而坚定地沟通,来实现前面的目标。


这要求家长能够分辨什么规矩是必要的,什么自由是孩子有权利得到的,如何给予孩子必要的支持,如何通过非暴力沟通促使孩子自主解决问题。

我心中在放任不管和鸡娃之外的第三条路,也是类似的:重视孩子的感受,不拿孩子和其他人比较,注重“全人教育”,尽可能减少包办代替,通过改变家庭教育的环境和提供支持孩子的资源,来激发孩子的学习自主性

这当然比鸡娃和放任不管都难得多。人并不是天生就会做父母,这是要学的。


然而,当我们提到其它选择时,有的家长会跳出来说这不可行,因为它也有问题。

仅仅因为不能达到完美,就完全否定。这就犯了另外一个思维谬误:完美主义谬误。

例如觉得素质教育难以被衡量和评价,就否定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但考试那样定量的、确定性的评价,并不是最好的,更不是唯一的评价方式。定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也有重要的价值,例如有的老师会了解孩子每一天的情况,给学生建立详细档案,从多个维度记录学生的表现和进步,看到更丰富立体的人。



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的评价方式,它是不完美的,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国内外的很多地方,这都是重要的评价方式,它对孩子的价值是巨大的。

我们可以一起去完善那些永远不可能完美,但却是最不坏的政策。例如新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把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作为高考录取的标准之一。这在短期内确实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2019年底,有家长就在粉丝不多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吐槽了自己填写深圳综合评价的过程。文章发布后,深圳市教育局暂停填写综评,开座谈会,公布新方案。虽然最后的新综评仍有争议,但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所有人共同的努力,是有价值的,政府能接纳公众的意见,也是很值得肯定的。

而每个家长起码可以先做到的是,如果不了解,就用开放的心态,多询问,多思考,不轻易否定


现在教育改革的风向是为“内卷”降温,比如北京整治学科类线下班,上海中考改革综合评价录取。是选择固执己见,“一卷到底”;还是放下偏见,在闷头“鸡娃”时,也抬头看看,有没有其它道路。这是我们每个人终将面临的选择。


/ 某“卧底鸡娃群”的报道中,在传出北京要取消线下班后,家长商量要包车去天津上课外班 @每日人物 /


做学习型家长,做理性的决策,更重要的是,努力去理解生命,理解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


在我心中,人是目的,而不该是手段:孩子不该是家长获得自身安全感或他人认可的手段,不该是有权力的人用来巩固权力的手段,不该是教师获得金钱或地位的手段……

每个生命,都如此独特。


# On Children · Kahlil Gibran #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纪伯伦《论孩子》


注1:D. A. Christakis et al, 2004, Early Television Exposure and Subsequent Attentional Problems in Children, Pediatrics, 113: 708-713

注2:C.E. Landhuis et al, 2007, Does Childhood Television Viewing Lead to Attention Problems in Adolescence? Results From a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y, Pediatrics, 120: 532-537



推荐阅读

▷ 张进X蓝方:“内卷”卷出抑郁?我们该如何看待心理障碍低龄化|C计划播客

▷ 让孩子获得幸福的化学元素,怎样能让大脑多分泌?

▷ 重压之下,轻舟方过万重山|2020年度教育热题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