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樓潮
這幾個月,明顯多了很多樓宇買賣的交易,而不少賣方均表示,會在出售樓宇後移民;英國是一個熱門的移民地點。當然,有賣方就必定有買方,即是說,與此同時亦有不少人認為,現在是入市良機。
在賣家方面,一些只是小康之家,出售物業的樓價,大概是港幣600萬至700萬元;經濟較充裕的,可出售的物業超過一個,物業的價值也超過1000萬元。
以移民英國為例,在倫敦市區,約60萬鎊就可置業;在倫敦以外,約30萬鎊左右;如果往北部搜尋,樓價更平宜一點。如賣家在2000年初購入物業的話,物業價格升值接近三至四倍,售樓後就可到英國置業安居。因此,可以售樓,成為移民的重要推力,大量賣方認為樓價「合理」,願意成交,不再待價而沽,守候「新高」的樓價。
另外,一些政治人物近期也售樓套現。他們可能未必短期內移民,可是物業始終是不動產,如果遇上新的政治情況,令這些政治人物必須離港,不動產始終難以在短期調動,所以先售樓把資產轉為現金,增加彈性,是合理安排。
另一邊廂,不少買家基於種種原因,認為自己短期內不會離開香港,或者他們其實一直經營的,是與中國有關的業務,並認為香港的經濟不會變得太差,因此在目前的低息環境下,持有物業似乎仍是最佳投資。
我屬於贊成賣樓一族,並認為低息環境已持續超過十年,不可能永續。就算看見樓價在今年初又再上升,也不覺得售樓是錯誤的決定。買賣對決,且看最終誰的眼光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