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在關注 NFT 的熱潮。一個人人可下載的 JPEG 檔案竟能賣得近 7 千萬美元,歌手陳奐仁一首單曲賣得 10 萬港幣,獨立攝影師蕭雲所拍的新聞照片 NFT 《我們的獅子山》為香港籌得 2.8 萬善款。創作者參與 NFT 市場的動機不難懂,但令人最好奇的是:為什麼會有人肯為能免費獲得的一張圖檔高價買單?

我也有份出價競投《我們的獅子山》,最高曾出價 0.64 ETH (約港幣 1.9萬),最終未能投得。朋友們都知我生活一向檢樸,很少花大錢,因此或會對我竟願意花接近 2 萬元競投這數位相片 NFT 的動機感到好奇。

以最簡單的一句描述我的動機: You are what you buy. 我的消費行為定義了我是什麼人。

遠不只是一張照片

《我們的獅子山》是一張新聞照片,但卻遠超越一張 JPEG 所定義的物理功能,因為它背後連結著獨特的故事

我出價競投的原因有三:

  • 我想捐款支持香港人,購買這 NFT 是一個我樂意使用的方式。
  • 我想鼓勵作者。我遇到困難時,曾受過他的幫助。
  • 那晚中秋,我也在獅子山下。那晚的經歷於我有特別意義。

若我能獲得這枚 NFT,它將永存在我的電子錢包中,全世界只此一枚。我擁有它,將表現出我自己獨特的故事。當然,這張照片也拍得很好,但令我願意花錢購買的原因顯然不只是這照片的「物理功能」,而是它帶給我的其他意義。

若想達到以上的目的,為何不直接捐款或贊助作者?這是很有趣的問題。我想,很多時人也要藉著外顯的一些事、物、行為,幫助自己掌握抽象的意義,及提供動力去付出甚至犧牲。具體例子如:為什麼慈善捐款的紀念品會成為捐款者的誘因呢?為何我們會珍惜代表一段重要關係的信物呢?其實紀念品和信物是用來具體化一些抽象的意義。《我們的獅子山》只是某種意義的載體而已。

《我們的獅子山》 – 作者:蕭雲(朝雲),攝於 2019 年 9 月 14 日凌晨 4 時獅子山頂。

意義的載體

那份意義可以是一段與重要的人的關係、一片重要的記憶、一種身份的表現或一份信念的堅持,雖然道理上是不能用錢買得到的,卻能透過具像化令人彷彿更能掌握那無形的東西。

奢侈品的消費市場是日常生活中有趣的例子。人們動輒以過萬元買一個名牌手袋,不是因為衡量過它的卓越功能和質量實在值得那價錢。事實上能達到相同功能的產品市場上多的是,淘寶架上的冒牌貨幾可亂真,就算質量有所不見值得如此巨大的價格差距。人們買的是品牌所代表的品味、象徵的身份、把自己關聯到品牌的形象和故事。名牌手袋是以上意義是物理載體,擁有的人會希望在別人面前展示,也讓自己戴上時感覺優越。

只要有人想要的東西,便有價值並可以定價,問題只是市場是否能有效率地促成交易而已。再舉一例:我跟太太廿年前拍過一張「卡片相」,以物理功能來說便只是一張一文不值的退色紙片而已,想要的也可能只有我們夫婦倆;但若有天我遺失了這照片,又有人拾到了再向我兜售,我便可能會出高價買下。婚禮中跟伴侶交換的戒指、親人的遺物、旅行的信物等的價值,道理也相若。

就算一張只對兩個人有意義的照片也能定出價格,何況《我們的獅子山》?

20 年前我跟太太拍的「卡片相」,因為那個歷史時刻對我的意義,我絕對肯用高價買下原版。

支持創作道理同樣

把作品變成 NFT 版本,是不能令本來無意花錢買作品的人突然願意買單的,會上網下載免費 mp3 檔來聽的人很難期望他們花很多錢買歌,會下載免費電子書的人也應該很少會到 Amazon 買書,除非這些人在免費渠道無法獲得想要的內容,才會願意付費。Patreon 或一般的鎖文平台的商業模式便是要藉著限制使用權,為這類讀者提供買單的誘因。可以說這類讀者消費,是為了內容本身的「功能性」,而不是為了支持創作。

但若有人真的只是為了支持創作而買單,內容是否能夠免費獲得便不再是重點,因為支持作者才是目的。然而「支持創作」的意義需要一個能讓消費者自己和別人能具體看到的載體。於是作者要把作品印成書、部份親筆簽名、製紀念品印海報、辦簽書會和演唱會、發行 CD 等,讓支持者能有具體的方式表達支持並為作品買單。有句有趣的說話:「創作者什麼也可以賣,除了作品本身。」因為未經商品化的純粹作品本身,很難賣出;但 NFT 卻提供了一種新的支持渠道,讓支持者能購買獨一無二的數位產品。

稀缺性帶來上升價格

有價值的東西未必能賣得好價錢,就如沒人會花錢買維持生命所必需的空氣,但在空氣污染嚴重的中國,乾淨的空氣卻曾經成為商品。當一種有人需要事物變得稀缺,價錢便會因此上升。

NFT 為數位作品附加稀缺性。以《我們的獅子山》NFT 為例,縱使任何人都可下載到那張照片,能擁有此圖的 NFT 版本的人卻只有一位。若有多於一人想參與,便可能出現競價過程。

當然,這世界存在高尚的人,只以實現自我、做應做的事為目的而行動。例如想支持創作便直接秘密捐款,不需具像化任何意義。這種人雖可敬,卻絕不會是普羅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