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𝙼𝚊𝚗’𝚜 𝚂𝚎𝚊𝚛𝚌𝚑 𝚏𝚘𝚛 𝙼𝚎𝚊𝚗𝚒𝚗𝚐: 𝙰𝚗 𝙸𝚗𝚝𝚛𝚘𝚍𝚞𝚌𝚝𝚒𝚘𝚗...
Year two 時選修的 Quest for life: Dialogue among religion, ethics and psychology 對我影響莫大。我還記得final paper我以疾病對自己生命的意義為題,第一次以文字方式披露給並不親密的人知道,從記憶中追源索本疏理瑣碎片段,寫成後感到意義非凡,確信自己存在的價值不容旁人置啄。(可惜好像已經遺失了原文)我想,這也是後來大徹大悟的與自己過去大和解所種下的善緣。
上課時professor提到Viktor Frankl這本書。很記得當時提到書中探討有關人的自由:
"Everything can be taken away from a man but one thing: the last of the human freedom -- to choose one's attitude in any given set of circumstances, to choose one's own way.
無論人處於怎樣的劣勢或困境也始終自由,因為他仍有選擇,擁有決定用甚麼態度去面對的自由。這句話震憾到當時的我,自此放在心上,也一直堅信著。開始經營matter之後我就提起心閱讀此書,因為我幾乎肯定的說這是最影響我的十本書之一,則使未曾真正閱讀全書。(笑)
作者Viktor Frankl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因念掛雙親,決定放棄美國visa而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渡過了三個年頭。此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以作者自身在集中營的觀察發現人在集中營的三個階段,第二部分則是 Viktor對意義療法(logotherapy) 的闡述。
首先是前往集中營時,人們會抱持最終能逢凶化吉,厄運不會降臨自己身上的想法。心理學上稱這種狀態為緩刑錯覺(delusion of reprieve)。接著到達集中營,被剃掉全身毛髮,全身赤裸,沒收掉所有貴重物件。男女分排,獄長對每個通過的人向左或向右的揮手,囚犯很快便知道那是代表著他們仍能以體力勞動換取生存下去的機會,或是直接被送到偽裝成淋浴間的毒氣室處置掉的訊號。獲得生存機會的囚犯很快就會對環境產生好奇心,讓他們客觀的審時度勢,判斷目前處境,也逼切的想知道能否親證大屠殺終結的一日,因而有了生存的動機。由此生存的慾望會大於一切,適應環境的能力也超乎人們的想像。
第二階段是在集中營期間,囚犯會變得冷漠、絕望、自我放棄,抑或有少數能堅持下去。一組號碼刺在身上代替名字,被去人化的對待,目睹各種各樣的殘酷懲罰與亂棍毆打,深知公義絕對無法在此地得以彰顯。人們會漸漸變得麻目, Viktor 也不例外,病人在他面前死去,被當死物頭朝下的搬走時,他關注的只有是他手中溫暖的稀湯。當讀者或許在指責這種冷漠時,作者提出這是人對於無能為力改變現狀的心理自衛,以此保護自己不致崩潰。 借古鑒今,今日行動發聲的程度多寡,都充斥著諸多責備,欠缺人與人之間的同情與理解。當清醒的人很勇敢但痛苦,做沉睡的港豬其實也不必然可恥。
獄中有很多人會放棄,而能堅持下去的則有強烈的信念支撐著他們活下去。 Viktor指出去愛以及被愛都是救贖。捱下去,因為有一個想念的人以及與愛人相見的昐望。惟愛不破,還有惟笑不破。幽默在苦難當前也顯得額外重要。幽自己一默,化痛苦為笑料,If life is a joke, laugh and enjoy it.
第三階段是被釋放以後,那並不是一切痛苦的終結,因為心靈創傷已造成。人們面對著不同程度的精神問題,或暴飲暴食,或成為暴力的擁躉,由被壓迫者成為壓迫他人的人。這個過程心理學上稱之為去人格化(depersonalization) 。離開集中營的Viktor,發現除了一胞妹,父母、妻子、所有親屬都在納粹集中營中死去。"We had literally lost the ability to feel pleased and had to relearn it slowly."寥寥數語,足證這場人道災難對人造成的毀滅性傷害之深遠。而但Viktor仍懷抱希望,相信意義療法可以療癒這些過去受傷的靈魂,生前到世界各地演講推廣。
對於人類,走過集中營的Viktor如是說:
“After all, man is that being who invented the gas chambers of Auschwitz; however, he is also that being who entered those gas chambers upright, with the Lord’s Prayer or the Shema Yisrael on his lips."
簡單來說,意義療法就是要幫助人找到他們所受苦難的意義。 分享一個 Viktor 與病患的故事。辦公室來了位有嚴重抑鬱的老翁,他無法走出愛妻兩年前死去的事實。
Viktor問他:「如果兩年前死去的是他,今日承受這一切的是他太太會如何?」
老翁說:「這對她來說一定很可怕,她一定無法面對。」
Viktor:「你看,是你讓她不用承受這種折磨。而作為代價,你要代替她好好的活著並懷念她。」
老翁聽後不發一語,只緊緊的捂住 Viktor的手,繼而平靜的離開。
“In some way, suffering ceases to be suffering at the moment it finds a meaning, such as the meaning of a sacrifice.”
當然, Viktor多次強調意義並不是非得從痛苦中尋,而是由於痛苦之無可避免,對痛苦的再詮釋有助我們生命的成長。
“Sometimes man may be required simply to accept fate, to bear his cross. ”
因災難而生,多好的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