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按:上周,从微博账号 @四十九中林同学妈妈 在微博因儿子离奇坠楼、得不到合理回应而呼吁大家关注该事起,“成都49”事件便在各方舆论场上火烧多日,其间疑点重重,包括但不限于林母在微博上陈述之“唯独缺失跳楼时的监控”、未及时通知家长、孩子直接被送去殡仪馆等;5月11日凌晨3点54分,成都成华教育发布联合调查组公告,表示“学生坠亡属个人行为”。母亲于当日早上8点28分透过 表示不认同调查结果。晚间19点43分@平安成华 发布警方通报,称学生之高坠死亡“排除刑事案件”,“家属对调查结果无异议”。当晚有部分民众前往成都四十九中校门口献花并要求“真相”、观察情况,之后则开始出现“颜革(颜色革命)”的讨论,在部分网络平台上这群前往学校的民众被视为“乱港分子”,甚至四川网警等官方微博账号亦有相关定调的倾向。即便至今监控公布、事件仿佛已告一段落,但舆论发酵期间所出现的公众监督权之受损、校方发现有学生出事后应依循之规范流程制度的缺乏、公权力对真相态度同舆情挂钩等问题,从未、也并未解决。
此文为热心读者E先生5月12日凌晨所撰,文中时间指涉将以当日为准。

正值风头火势,我想“不要乱发瘪言”这句四川话又开始传遍街头巷尾。尤其昨日(5月11日)那场大龙凤令有些人又在微博上激扬文采,不知今日(5月12日)此事风评会不堪入目成什么样子。既然此事发生在某所中学,那我就先介绍下何为“不要乱发瘪言”。

目前生活在通用四川话地区的学生一旦公然表达自己对某一时事的看法,尤其与规定姿势有偏差的话,往往会以“不要乱发瘪言”的训斥封嘴。此话常在家长和老师口中出现,它的魔力在于可以压制、消灭绝大多数话从口出、文从手写的冲动,就像被踩瘪的罐头。这句话常常来得莫名其妙,任何不合意的言语都可用这句话打发。校园里“不要乱发瘪言”往往还有不要发布对校方不利的言论、不要评价学校正发生的事件、不要质疑学校和主管部门对事件的定义等附加含义。

一句话能行之有效,须以校方的对策及家长的默许作支撑。假如某所中学有学生跳楼,针对学生,校方往往通过老师向学生告诫,对外透露任何消息会有处分、开除、无法参加高考等严厉处罚,最后肯定会温馨告知“不要乱发瘪言”。以前途作要挟,家长不愿让孩子经历风险,便会“自觉地”不断提醒“不要乱发瘪言”。相互作用下,直到风头过去,跳楼者像没存在过为止。所以,这句话的重要性在于快速噤声、杜绝一切讨论,舆论关注降温、警报解除;而曾经的“不要乱发瘪言”又开始等待下一个事件。

当中,学校设定给学生的期望便是保持沉默,把正发生的事当作不存在。老师为了工作、家长为了学籍,在班级、家中、私人通讯里不断用那句话回应学生。站在学校与家长的角度,学生们未成熟,需要服从、听指挥,一直“静下心”来读“圣贤书”的才是“乖”学生。

学校和家长将学生们自己看的、听的、想的贴上“瘪言”标签,目的和好处都显而易见:阻止讨论、维护权威。由上治下的社会背景下投上所好是被受欢迎和被鼓励的。学校希望让学生认识到,招收你们就可帮助你们度过高考,那么你们学生就必须“自觉”对学校有恩,所以就应“主动维护学校形象”,不要再触及令学校难堪的事;家长希望让孩子认识到,既然养育了你就应尊重我的权威,不要去管那些影响前途的事。学生们对时事、校务的看法,统统都可归为“瘪言”,他们的想法从未重要过学校和家长的考虑。

因此,“不要乱发瘪言”的代价是,有些事情因缺乏渠道诉说会一直难以忘怀。表达自己看见的现场、听见的消息、想到的见解本是正常不过,但打上“瘪言”标签后真实想法被污名化,发表自我看法的权利被实质剥夺,坚持自我想法会被视为羞耻。在各方压力下会逼迫你去认可:说出校方不乐见的真实想法是“不对的”,不按被要求的规定姿势表达是“不妥当的”,我们不需要一直回想那些事,我们需要回避触及令学校难堪的事。这很容易进一步演化成负罪感:我这样做不对,我应该心怀感激学校对我的栽培。这样下来除了没有说出的愧疚,让自己受折磨、让学校得逞、让家长放心,难道真的有解决到问题?身边的同学跳楼、性侵、霸凌,事情已经发生了,强迫自己视而不见,它们就真的会都不见吗?

不得不承认,在空间越来越窄的现实下,不考虑校方家长的感受、不按照规定姿势表达自我想法越来越难做到,稍有不慎便会群起怀疑你的动机是否不纯,从而为自证陷入无限循环,进一步增加表达自我想法的难度,以至于被迫因恐惧选择沉默。但有一件事实我们可以不违心的承认,学校与家长的神话性,会在消灭“瘪言”的过程中破灭。至少我们不用再承认学校和家长是神圣的,因为它们在摧毁我们的真实认知,我们可以比它们更高尚,因为我们还能察觉到源于初心的真切率性。

所以我的建议是:不必放弃表达,即使空间已窄,也要留住自己的想法,不能现在表达也没关系,咱们得捍卫记忆。指令性沉默和规范式表态下无法自我决定的羞辱、压力与创伤只有自己才知道。只有顺利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才能有机会缓解痛苦,摆脱精神枷锁,这会对自己有好处。表达真实想法像遇见喜欢的人或情投意合的朋友,是自己可以控制不必违心的,或许表达前需进一步推敲结构和细节,但你会开始有机会相信自己正成为一个在独立思考的人,而不再是学校和家长的附属品,从此它们会更难控制我们的精神世界。无论学校如何恐吓、家长如何阻止,我们都可组成一套软性抗衡的模式,校内外同龄人之间的相互支撑此时相当重要。总之,不要主动放弃表达的权利,不必强迫自己忘记内心的愤怒,那些不是“瘪言”。

图源豆瓣水印,“于是花也有了罪”。

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不是罪。

That is not a sin.


(如欲转载请联络 it.ngocn@gmail.com,谢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