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因爲第一次發文時不懂得加入圖片,修訂一下再發,不好意思。

曾經有不少來香港的朋友讓我介紹香港好去處,他們問的大多不是吃喝玩樂的場所,而是有故事的地方,我常和他們分享香港不同地方的故事,但少有用文字寫下。最近多了朋友請我多分享一些香港的故事,有喜歡香港因爲疫情而沒法來港的朋友,也有即將出走但不捨的朋友,但沒想到昨天問我的竟然是我家四歲的孩子。

孩子突然問我,爸爸,爲什麽九龍叫九龍?是不是有九條龍啊?我突然被問起,呆了兩秒:應該是的。那究竟是哪幾條龍?我再次呆住....香港每個地方的名字都有其特別的意義,我想起這應該和香港的群山地脈有關。然後當然馬上是上網問大神,發現維基百科載:相傳九龍地名由來最常見的解釋是九龍北部的八條山脈亦即為龍脈(鴉巢山、筆架山、獅子山、雞胸山、慈雲山、大老山、東山、飛鵝山),加上皇帝自己,便是九條龍脈;另一說法是九隻是代表多的意思。

這個説法不知有沒有根據,但不能否認的是南宋小皇帝曾在香港停留過一段時間,香港至今仍有著許多宋室痕跡,只是已經逐漸被遺忘。不過從上面這個説法,我們可以遙想當年,小皇帝逃難到香港歇息幾天以後終於可以停下來欣賞一下香港,他大概在今天的九龍城的位置,北望中原,看到群山起伏,雲霧繚繞,雲中的山脊就好像一條條龍在天上。小皇帝數來數去有八條龍,口中念著八龍八龍,然後隨從說皇上您也是龍啊。小皇帝笑了,啊,九乃陽數之極,九龍好啊。隨從也附和道:那我們就叫這裏九龍吧。(參考地圖,可以懷想小皇帝在九龍城建築物位置北望九龍群山)然而沒過多久,小皇帝又要繼續逃命去了...

九龍城現今仍有許多帶著宋朝痕跡的古跡,北部則是九龍群山。圖片來源:google map

小皇帝在香港逗留的時間雖然短,但卻留下不少痕跡,包括當年他待過的行宮所在地,曾經的聖山,現在只留下宋皇台。九龍城上帝古廟,據説前身是小皇帝的宮殿以及遇難後當地人祭拜的場所。九龍城侯王廟拜祭的楊侯楊亮節則是宋端宗趙昰之舅,曾一路保護小皇帝南下。港人愛戴的車公,也是小皇帝的隨行將軍。屯門皇帝巖據説也曾是小皇帝藏身之所,旁邊的龍鼓灘據説則是文天祥詩中的惶恐灘,灘外則是珠江出口伶仃洋。前幾年地鐵沙中綫挖掘到的大規模宋代遺址,很有可能就是當年小皇帝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可惜歷史遺跡不比經濟發展重要...當然在小皇帝南下前,香港也早有宋室印記,今天的觀塘,老一輩叫做官塘,因爲再舊一點的名字叫做官富場,是北宋就開始設置的鹽場。如果不是早有經濟活動,小皇帝未必也會來這個帝國邊陲避難。

九龍城宋王臺石碑。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時代巨浪正在快速地掩埋歷史痕跡,這些痕跡仍留到今天是因爲前人對宋室苦難經歷的愛護,然而它們可以保存多久?歷史就在我們手中。只要你曾經在香港走過,香港都會留在你的心中,你也會留在我們的心中。

PS:九龍城是香港美食集中地,其中以泰式菜爲著,當地也是香港的泰國人社區,潑水節時特別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