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今天陳時中的防疫記者會,有幾個重點心得。

第一是在現在社區有可能到處都是病毒的情況下,其實主管機關應該明確列出哪些地方是高風險區,如醫院和快篩站的採檢區之類,然後要控制人流和規定要進入必須要穿PPE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包括N95口罩。如陳時中所提,很多記者跑去採訪都只是穿個一般口罩,就在醫院和快篩站跑來跑去,採訪高風險族群。理論上,如果有接觸確診者,然後沒有穿PPE,必須要隔離十四天才安全,否則分分鐘你去採訪結果你自己被感染然後傳給別人。不確定台灣有沒有嚴格執行,可以想像這對勞動力會是很大的衝擊,因為一個確診就可以導致二三十個人被匡列隔離不能上班,(不只記者,其他工作人員也都是要注意)。

(像馬來西亞這樣到處都是確診者的就很難了,接觸就要隔離十四天不大可行。)

第二是明顯篩檢量能不足是現在最大的問題,我覺得防疫中心對快篩的說法有點過度保守,要擔心“偽陽”也很奇怪。快篩試劑都是sensitivity低specificity高,所以偽陰多偽陽極少,而且偽陽在現實裡不容易判斷,因為如果快篩陽性PCR陰性,(現實裡這種情況不常見),你也無法判斷是不是真的偽陽,PCR的sensitivity也不是百分之百,可能過兩天PCR就陽性,所以也還是要隔離比較安全。

現在台灣的情況應該要盡量多篩,篩越多越安全,那如果可以給公眾有輕症在家自我隔離的心理準備,都沒有怕篩出來太多沒地方放的問題。

而且要考慮到接下來的佈局,現在台灣已經不可能回到之前那種看P League看演唱會可以每個人進去排排坐的局面,但人們的生活還是要過,要求大家留在家不可能超過兩三個星期,過後很多人的生計就會有問題,那到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打疫苗達成群體免疫之前,會有一個很長的過渡期。所以像西方國家或是新加坡,就是讓公眾在參加活動之前快篩,(比如畢業典禮,看球賽),這樣很多產業就能繼續維持運營。

所以對快篩和PCR檢測的需要會一直不斷上升,只有高檢驗量能,才能維持一般的生活模式。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英殖民國家,有大量的家醫診所,所以快篩和PCR直接都是診所就可以做。台灣是美國制,家醫診所沒有那麼多,以後日常生活中的快篩要哪裡做,是一個要及早規劃全面安排的事情。

(台灣媒體和網民也應該要釐清“快篩”和“普篩”的不同,“快篩”是測“抗原”,是看“現在”有沒有感染,國民黨之前要的“普篩”是測“抗體”,是看“過去”有沒有感染,不同的概念。)

另外記者會有問到東洋製藥去年年底要買三千萬劑BNT-Pfizer疫苗,被指揮中心拒絕。去年防疫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拒絕是因為廠商無法提供必要文件如授權書,今天陳時中卻說拒絕是因為台灣沒有打三千萬劑冷藏疫苗的執行能力,陳時中今天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一定會被攻擊對取得和接種疫苗過度消極導致防疫破口,無法取得Pfizer疫苗到底是廠商的問題還是指揮中心不要,這是有政治責任的,應該要釐清。

另外看了一下柯文哲的防疫記者會,柯文哲說美國昨天有八萬七千人確診,可見打了疫苗只要解封還是會疫情爆發,這明顯不是事實,昨天美國只有兩萬八千確診而已,疫情持續好轉和下降,柯文哲不知道是看哪個中國網站的資料,副市長和幕僚也沒有第一時間糾正他,可見其團隊對國際事務也不大關心,貴為台北市長在記者會發布別的國家(而且還是美帝)疫情的假新聞,這不大好。

柯文哲一直那邊用快篩率判斷疫情走向,我對他的說法有點保留,要這樣判斷的前提是,篩檢量能要足,篩檢對象的條件要固定,台灣還沒有到達這樣的條件,如果快篩量能增加,快篩對象擴大,陽性率就會下降,但不代表疫情就已經被控制住,這個結論有點過早過度武斷,現在應該先確保該被篩的都有被篩到,而且病毒有潛伏期,有些人可能也會需要重複篩。

我覺得柯文哲蠻自豪於他醫生的身份,但他離開醫界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他之前也是做加護病房而不是傳染病或公衛或家醫專業,我覺得這些相關還是找專業的醫療團隊來研擬政策和回答比較好,公眾也不必覺得因為他是醫生就覺得他講的就一定對。

圖片來源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519026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