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情筆記 20210524 台灣金門,不同島就不同命?
台灣的疫情持續不樂觀。今日校正回歸前的確診數字是三百多例,然後這是快篩的能量在只有三千多例得到的數字,快篩集中在雙北和台中,三千多例中篩得一百例,比例其實不低。而台中一直有確診個案出現,看樣子疫情已經燒到中部。
柯文哲和侯友誼說五月二十八日前無法降級,需要延長,這個說法我覺得太客氣了,如果維持現在的佛系防疫模式,到六月底都解決不了問題。
指揮中心拿台大公衛所的那張“發病趨勢”來解釋是tricky的,發病趨勢是很好的參考資料沒錯,但是因為它依賴疫調,所以受到人為的影響比較大,(如何問問題,和患者如何回答有沒有誠實回答等),而且校正回歸的延遲效應更久,台大公衛所自己都說近一個星期的數字會被嚴重低估,所以那張圖表應該只可以畫到16日,不然不知情或沒受過專業訓練的群眾會誤以為疫情已經好轉。
台灣的醫療量能已經開始吃緊,很多防疫專責病房還沒有完工,最快也要這個星期底,雙北的輕症應該也越來越多需要送台中。柯文哲提出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建議放棄一人一室原則,因為都確診,不會交叉感染。但這就和他之前建議用快篩當確診工具矛盾,因為如果沒有PCR確診,在有偽陽的可能情況下,有誰會願意和整間的確診患者躺一起。
台灣的快篩試劑的偽陽的機率也太高了,如果是國產產商的技術問題,那應該要盡快解決,不然建議先和外國進口一大批快篩試劑,給國內產商技術調整的時間。
台灣的防疫不力也已經被國際媒體注意到了,這次危機突顯台灣實際的防疫能力和之前展現的形象有很大的落差。我覺得不要覺得這些都是在唱衰台灣,因為事實就是如此,應該專注在解決問題。
台灣現在這種自律性的留在家其實效果非常有限,因為自律的光譜是很廣的,有些人真的是全天在家足不出戶,有些人還是被逼要出門上班,有些人還是會去採買,有些人還是會去陽明山。都已經有人在呼籲不要霸凌出門的人,因為每個人有不同的苦衷。這是民主社會的常態,但是對防疫毫無幫助。防疫就是需要所有人都在家不動,如果還是有很多人自由移動,那些把自己關在家的人的effort就浪費了。
非常時期,政府要負起防疫和不移動的責任,不是放任群眾自生自滅,(如果我前文所述,中下階層不移動的本錢較低)。
最後談一下金門的機場快篩問題。其實就和台灣之前太平時期的情況一樣,防疫最重要的是邊境控制,快篩是次要。所以金門若有疑慮,可以先規定所有台灣到金門者居家隔離十四天。
如果真要抗原快篩,那要考慮金門的PCR量能,(我想應該也非常有限)。如果每天旅客很少,PCR量能夠,那要每個旅客抗原快篩加PCR也不是不可。但如果沒有PCR,只是抗原快篩,那其實意義不大。因為可能是偽陽更可能是偽陰,其實還是無法確保安全。
我理解有政策程序和權責問題,但台灣中央處理金門地方事務還是小心,要address地方的concern。畢竟這牽涉認同問題,那離島的人長期對台灣本島本位主義本來就很不滿了,(像“同島一命”這種標語這時就很沒幫助,那台灣金門不同島就不同命)。
總而言之,又過了一天。台灣政府要思考,你每天有那幾百人新確診,意思就是過去一個星期裡,這幾百人都在社區裡自由活動,人與人的接觸,實際感染人數更不至於此,這樣傳來傳去只能走向群體自然免疫的道路。前衛生署長涂醒哲還說在本月底國內單日本土確診個案數有望降至個位數,這絕對是太樂觀。
現在台灣的輿論和公共討論已經充斥亂象,非常政治立場本位,一方就把疫情說得太樂觀很僥倖台灣棒棒沒問題,一方就把疫情說得太末日各種抹黑攻擊造謠,現在真的需要社會放下政治,回歸醫療專業,務實面對問題。
今日台灣再增六例死亡,重症三百多例,重症率高達百分之十,六十歲以上重症率更是接近百分之二十。
建議台灣政府包括蔡英文總統務實面對問題,不能再這樣佛系抗疫下去,不然很多人的父母和長輩會被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