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死亡诗社》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一轮教育改革正在进行,教育的本质与意义也引发着人们的思考。学校、家庭、社会,它们分别在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面对学校与家庭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病,我们又该如何作为?

曾佳,四川省人,1996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研究生,2005年获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MBA学位,在天津开发区从事教育管理多年

曾佳

L=罗江宜

Z=曾佳

L | 为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正在开展。中高考的形式和小学、初高中和大学的教育模式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您怎么看?

Z |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较大规模的教育教育改革分别是2002、2011和现在正在进行中的以核心素养为主题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国前两轮的改革,国家层面做了充分的论证和顶层设计,充分地吸收和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其中包含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但在教育现实中,教育的“传统”和“惯习”以及教育内部机制的不配套、不协调,导致课程设计与实施存在较大的落差,先进的理念和体系并没有落地。其中对基础教育带来致命影响的就是中高考制度和体制。只有把高考的选拔和甄别功能与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发展功能区分开来、把升学与基础教育质量评估剥离开来、把“办教育”和“评教育”分离开来,基础教育的改革才有可能落地。

近十年来,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确出现了一些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的教育改革案例和典型,可凤毛麟角。而我们看到的众多教育改革,还没有真正触动“人”,还是把人作为手段而没有作为目的,过多的还只是形式。另一方面,教育改革落地的前提条件是学校基层的校长和教师,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视野能不能支撑着教育改革,在我国教育现实中也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或者说不可回避的问题。教育改革自下而上、学校是教育改革的主体、广大教师要真正参与改革,以上经验对教育改革的政策研制是很重要的。

教育改革漫画
L | 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也体现着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您认为教育对个人和国家有着怎样的意义?

Z | 教育对个人的意义大致可以表述为: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是不能离开教育的。没有教育,人是很难得以充分的、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尤其是学校教育,可以使人(学生)高效的系统地学习各种知识、有针对性地训练人的多种技能、有目的地开发人的潜能和智慧,当然也包括使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丰富的情感和优秀的人格品质。教育史上曾有人提出过“学校消亡论”,现在也有人认为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可以取代教师?教师被取消,学校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事实上,教师永久不能被其他的“东西”所取代,学校的价值也是其他的任何机构所无法替代的。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的终身教育理念,更进一步强调了教育对的人的作用。教育对人的终极价值在于使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提升人的生活能力和幸福能力,进而提高人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至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不管你承不承认,它都客观的存在着,无时无刻不都在对人施加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作用,当然既包括积极的、正面的,也包含有消极的、反面的。

教育对国家的意义表现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对人力资源和各级各类人才的依赖和依靠。在一定意义上,国家繁荣富强的程度与国家的人力资源和人才呈现正相关。社会财富靠人创造、社会制度由人来创制、社会运营靠人来支撑。所以人力资源越丰富、各级各类人才尤其是拔尖人才越多,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无论是国防、还是科技,就会越现代、越先进。中外、古今的历史,无不表明,哪个国家重视教育、哪个朝代重视教育,就会繁荣。日本战后的发展和强大,一致认为是因为国家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当然,国家作为一个政体概念,有其局限性。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要有国际视野、全球眼光,要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和人的发展规律,而不能受制于国家政体的制约和限制。

L | 您之前提到了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这三种主要的教育形式。您怎样看这三者的关系?

Z |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家庭与社会三种教育形式缺一不可,他们分别承担着各自不同的职责、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他们相互补充、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学校教育虽然只是一个阶段,但他所起的作用、它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高效性、针对性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取代的,而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基本是伴随着人的一生。父母可能先行老去,但家庭教育作为一种影响会依然存在。生活即教育,父母就自然成了第一任教师,尤其是父母的言行的示范和榜样作用最为直接、也最为有效。再者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就是家风。家庭对人的生活习惯、生存能力、为人处世、沟通合作交流、人生观、价值观、情感的教育具有独特的意义。

非常遗憾的是,现实中这三者非但没有一致,而且相互干扰、相互抵消,正如人们常说的“5+2=0”。学生在学校里接受5天的良好的教育,可周末回到家里和社会上,教育效果完全被抵消。家庭中的溺爱、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对孩子的负面影响的作用力,远远大于学校的正面教育力。另一方面,家长认为孩子上学了,就把孩子的教育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孩子如果出现了问题,家长就指责学校。反过来,学校也经常把孩子的问题转嫁给家长,于是乎家校教育的矛盾也就形成。相对而言,家庭教育的薄弱甚至存在大量问题,也是很现实的,所以有人呼吁把家庭教育纳入整个教育体系,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甚至有人主张家庭教育要立法,部分的省份开始在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如江苏省)。

L | 如您所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强调。许多父母也逐渐意识到自身行为和亲子互动对于孩子未来成长发展的关键作用,许多父母培训机构、课程应运而生。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Z | “存在就是合理”,揭示了现象背后有其原因。从一定意义上,家长参与培训和课程学习,可以看做是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一种形式或者一个方面,这对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一定会起到推动的作用。有人说“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关键看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这句话不无道理。近几年在社会上流传的一个观点就是“家庭教育要从家长教育开始”,也有其合理性和现实性。过去对家长的教育,基本是依托学校,比如有些学校的“家长学校”,可实际上这种教育作用是微弱的甚至是没有多大效果的。当然对于这些培训机构和课程的管理,可能又带来新的社会问题。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构建学习型社会、打造学习型社区、建立成人开放学校是政府未来需要积极努力的工作。家长的教育问题,纳入社区事业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和发展方向。

电影《步履不停》
L | 伯伦的《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作为关于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的名篇,其中说道:“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你的孩子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您怎样理解这句话?

Z | 这句话里传递了一个重要的家庭教育理念,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他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他要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龙应台在《目送》中也有类似的语言: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而现实中,我们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甚者,期盼自己的子女去圆自己的未能实现的梦,把子女作为了工具,甚至把子女作为了自己的私有物。家长和家庭,对子女的成长而言,更多的是为孩子成长提供物质保障,是良好家庭环境的营造,是孩子遇到困难时的指导,是孩子遭到挫折时的鼓励,是孩子思想出现问题时的正确引导。孩子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和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生活样式、未来有自己的活法,家长所做的就是陪伴孩子,共同生活、共同成长。

L | 您强调了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独立自主性。那么您认为理想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模式是怎样的呢?

Z | 亲子关系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人际关系,现实中比较复杂,它与很多因素相关,尤其是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关,放养型、管制型、权威型和民主型的不同教养方式会形成不同的亲子关系。比较理想的亲子关系当然是和谐的亲子关系,其中孕育着尊重、平等、自由等人的本质属性,意味着家长把孩子视为生命的个体,把孩子“当做人”看。

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简单地说就是要遵循家庭教育的逻辑:让孩子在“看—做—听”中接受教育。“看”,就是让孩子看父母的行为表现。父母讲文明话,孩子就能学会文明用语;父母爱读书,孩子就容易养成读书习惯;父母孝敬老人,孩子就能学会尊敬和关心长辈;父母相敬如宾,孩子就能学会和同学友好相处;父母有爱心,孩子就可能有爱心;父母豁达,孩子就可能大气;父母待人宽容,孩子就可能情商较高。“做”,就是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做事情。做家务、做游戏,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尤其是一起做家务,最有利于建立家庭亲情,最有利于让孩子获得生活体验和生活能力。最后才是“说”。和孩子讲道理是必要的,但不是要摆在首位的。如果家长“看”和“做”做得不好,却整天给孩子讲这道理那道理,那么孩子不仅不容易接受,还会更加反感。家长做好榜样,道理不言自明;家长没做好榜样,道理讲再多也没用。如果家长榜样作用不好,沟通方式不好,却整日碎嘴唠叨,和孩子讲道理,那么很容易过早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且这里的“说”,是平等的沟通与对话,是心灵的交流、亲情的呵护;而不是指责、训斥,更不是谩骂。

L | 您认为社会教育在个人的成长发展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Z | 对每个人而言,社会教育除了通过社会教育机构(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外,主要是通过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实现,体现在与成人、与同伴、与亲朋好友的交往中,在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在游览山川、参观工厂车间、社区劳动和服务以及履行社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社会教育能够让人更好的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进而适应社会、增加社会责任感。社会教育在个人的社会化进程中不可或缺。

L | 那么为推动社会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行之有效的举措呢?

Z | 首先从小就要灌输“人是社会的人”的理念,让孩子学习和实践如何“与社会相处”;强化“社区”概念,让社区成为人的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部分和渠道,也通过社区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的统一起来;同时要大力发展社会文化场馆和读书场所,开展全民阅读和高雅的文化活动,让闲暇教育成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也要弘扬尊重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和主流价值;再有就是积极推进社会民主政治,让人们在参与政治生活中切身体验社会责任和主人翁意识。

 L |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您怎样看待这句话?您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Z | 这是雅斯贝尔斯用艺术的手法表达了他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和追求。雅斯贝尔斯是生存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他把教育与人的“生存”“自由”“超越”等人的本质联系在一起,所以抨击教育中的许多形式化、功利化、僵硬化的手段和方法, 并指出这样的教育必然导致了人的精神家园的丧失。所以他主张教育应该着重于人的灵魂教育、信仰教育,不容忍在教育中使用任何一种形式的非人性化手段。

我基本认同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本质观,这里首先强调了人的本质、人的主体性,在人的成长和发展中,人自身必然是内因,一切外因都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同时也没有忽视外因,“摇动”“推动”“唤醒”表明了教师和教育环境对人自身活动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尤其是“唤醒”这个词,很有意蕴,它与我国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启发”很是相近,教育一定不能是灌输、告诉、说教,而是唤醒学生作为人的主体性、积极性、乃至创造性,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活动的主体。其次他强调灵魂精神层面的教育也是充分值得称赞的,其实这与我国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是一致,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人的素质的提升和优化;第三,这一表述中还折射出了教育中的学生与教师人格的平等,用心与心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来实现文化的传递。教育就是使教育对象即学生成为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成为成长的主人,通过自我教育实现自我的成长,成为最好的自己。

电影《死亡诗社》

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模式下,曾佳都强调受教育者本身的独立性与创造性。正如哈钦斯所言,“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教育绝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是情绪的传递、情感的交流、精神的传承、灵魂的塑造,是人格与人格之间平等的对话。在教育与受教育的互动过程中,我们认识世界,也找到自我。

文 | 罗江宜

图 | 源自网络

微信编辑 | 张一楠

Matters编辑 | Marks

围炉 (ID:weilu_flame)

文中图片未经同意,请勿用作其他用途

欢迎您在文章下方评论,与围炉团队和其他读者交流讨论

欲了解围炉、阅读更多文章,请关注本公众号并在公众号页面点击相应菜单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