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CIH 2012華山展區,以啤酒箱搭建展場空間,呼應鐵道軸線產業發展歷程與華山酒廠的前世今生。

「 國際工業遺產保存委員會(TICCIH CONGRESS)」每三年舉行一次,中原大學爭取到2012年第15屆的年會主辦權,這是TICCIH自舉辦以來,首度移師亞洲辦理。

臺灣不是聯合國會員國,文化資產沒有爭取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資格,但不代表台灣沒有兼具普世價值與珍稀性的世界級文化遺產。由於臺灣社會瀰漫對「臺灣之光」的自卑與迷思,許多事物往往要先在國際上取得認可,才能回過頭來在臺灣社會受到重視,文化資產就是其中之一。

社會慣性使然,這是無能改變的現實。有志者只能努力透過其他可能的管道取得國際認證,才能回過頭來爭取社會關注,無論是公部門的補助或計劃案,或是民間的保存運動,漂亮的國際履歷一向是台灣人不得不費力摘取的徽章。

本屆年會邀集了來自26國的文資保存專家學者,除了在研討會中進行學術交流,也安排了全台文資保存點(尤其是世界文化遺產潛力點)的參訪、國際工作坊、教案徵選與成果展,並於華山1914文創園區舉辦產業文化資產特展,以期將產業文化資產保存的概念向社會大眾推廣。

筆者在年會期間參與了在淡江中學舉行的國際研討會、華山的特展,並於年會後參與並執行水金九的活化保存計畫,以下為華山特展展區的參觀筆記。

【參觀筆記】TICCIH產業文化資產特展

展場分成兩層樓,一樓地面層分為臺北市鐵道沿線與都市再生空間縱覽、策展宣言、西村幸夫教授紀錄影片(解說都市保存與文化遺產的關係)、都市更新處與URS介紹與願景等區域。二樓用臺灣工廠常見的塑膠收納箱堆成立面,所有牆面與立面均為TICCIH的介紹,以及這次今年TICCIH在台灣舉辦的各項內容,中間點綴台北市鐵道生產線以外的其他工業遺產模型與有關文物、播放台灣各地工業遺產的保存紀錄片。

臺灣的文化保存與民衆參與-25年的陪伴與觀察

動線的起點以台北市鐵道沿線的工業遺產作為直線走道的主題,用鐵路發展的概念切入,成功、有效地為參展者建構起台北都市發展的歷史面貌,這是個很棒的設計。尤其委託給各建築師事務所製作的精緻模型,為此區的一大亮點,也是整個展覽最精采的地方。參觀者圍著模型努力回想:「這麼漂亮的房子我怎麼沒有注意過?啊!好像就是在哪裡的那一棟呀!」那些被高樓廣廈淹沒的歷史記憶,也隨著這個追溯的歷程,一一從參觀者的生命經驗中重新被發掘,這是這次展覽中很棒的設計。

日治時期臺北城的產業軸線沿著鐵道發展,鐵道部為鐵道發展的心臟。

接下來就是西村幸夫教授的紀錄片,畫面就是老師上課講解PPT的樣子。雖然西村幸夫教授講述的廣島經驗很棒,但我在那裡待了一個多小時,除了我,沒有人在螢幕前停下來看。不確定是坐椅還是裝飾品的短柱狀發光體在螢幕前圍成了具有隔離性的空間,不明所以的傘狀物撐在這個空間上方,讓螢幕前的空間顯得幽暗而危險。我試著坐在那些短柱型的發光體上,詭異的不穩定性更讓我懷疑這個玩意兒不是給人坐的,站起來的時候還差點被傘架和電纜絆倒。這個充滿危險感的區域只想讓人趕快離去,我想這也是沒人願意在那邊把影片看完的原因。

在西村教授紀錄片的展區之後,是台北市都市更新處與URS的詳細介紹,密密麻麻的文字寫滿了兩面牆。走到這裡大致可以明白,這次展覽的呈現方式會以大量的文字為主,從一開始的鐵道沿線相關遺產介紹,到URS各個基地的介紹,除了前面提到的模型,絕大部份都是文字搭配少量照片。

展場充斥大量的展板說明,近乎純平面的展覽型態,是否真的需要「展覽」?

上了二樓,原本期待會看到許多臺灣工業遺產的相關文物,但我失望了。滿滿的文字之海鋪天蓋地而來,介紹TICCIH、介紹學者、介紹議程,臺灣工業遺產的文物、模型都只是點綴而已。四台的液晶螢幕播放著台北以外其他地區的保存紀錄片,液晶螢幕前放著塑膠籃堆成的「椅子」,上鋪麻布,一樣的問題,看起來很危險,無論高度和穩定性,看起來都是不太能坐人的樣子。

我開始有點疑惑,如果展覽的主體是文字、照片和影片,那麼,還需要一個實體展場讓人用肉身體驗空間嗎?直接架一個網站不就好了嗎?相關資料放在網站上還可以供世界各地的人連結參考。

讓我最不安的是這個展題所呈現的心態:「臺灣最接近世界遺產的一年」。彷彿「世界遺產」是個高遠、摸不著、搆不到的聖殿,臺灣卑微地爬行著,試圖摸到它、擠進去,就會得到救贖。我認同展覽中意圖表現的「臺灣經營工業遺產十年有成」,短短十年間能將發掘、保留、再利用等工作做到現在的成果,實是不易,也確實值得引以為傲。但面對國際的自卑感卻令人不解。同行的朋友雖然是個與文化資產領域沾不上邊的資訊工程師,他也有此同感:「文化遺產的保存不是我們自己應該做好的的事嗎?為什麼要這麼卑躬屈膝的追求國外認同?」

相關議程的報名機制也透露出主辦單位的態度,種種關卡與設限,甚至無中文介面,使整個報名方式錯綜複雜,我開了好幾個頁面視窗顛來倒去看了五六遍,才搞清楚整個報名流程是怎麼回事。我不明白這種流程設計是為了篩選什麼,但如果一個活動的目的是「引起社會大眾關注、成為普遍性的議題」,就不該玩這種小圈子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