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若是一輛火車頭,那使它繼續運作的動力,便是燃料,可以是煤炭或是柴油,無論如何,它必須攝取或是燃燒這些東西,才能繼續前進,否則動彈不得,或是只能依靠對它而言非常微弱的人力,推拖著笨重的機體緩慢推動前進,所以幾乎任何事情都必需要有動力,才能願意做下去,而以文字創作者,或是寫手、作家們(這些稱呼都可以),最怕就是遇到進退不得的瓶頸期,曾經上手的,對於書寫的喜愛,突然間覺得難以拿起筆,打開編輯軟體,去做那實際上不難的書寫動作,也許有人會覺得這狀態他是毫無頭緒的,就是發生了,就是沒動力、沒心情了。但是我個人認為,其實這行為什的原因其實很簡單,不妨問問,那麼之間的熱情來自哪裡呢?


  一件開始熱烈追求的事,大部分都是在有外人的情況下,也就是有能夠參考的回饋,不管是實際上看對父母的態度,看到別人對自己行為的反應,或者是你發現某些才藝、技能、行為或特質等等,別人對那又是什麼樣的態度,你認為正面亦或負面;然後還有實際上的數據,我們藉由現在發達的網際網路去發表自己想要呈現的東西,不管是什麼,是圖文作品,是日常紀錄,是旅遊景點,任何你會希望別人回饋喜愛的東西,我們自己回去觀察那些反應,(看得到的話)有多少人看過我的產物,有多少人喜歡,有沒有很多人留意,有沒有很多人留言,有沒有比以前更多,諸如此類的,這些「掌聲」是我們創作書寫的動力。


  所以以這樣來推測,答案是很明顯的,第一,因為我們的作品,或者說業績,並沒有達到自己所期望的,也許自己想像的是能夠像別人一樣,好像規模也差不多,譬如同樣在二次創作裡面悠游,或是同樣是在做說書類型的視頻頻道,但別人的訂閱人數/關注數總是比自己多,所以我們會因為這種比較而難過,因為這似乎代表自己沒有『那麼多』人喜歡,不是沒有,但就是太少。第二,的確累積了一些熱度跟人氣,在某種範圍內,但為了維持它的活躍程度,或是別人關注的意願。我們必須貢獻點什麼,譬如一直浸泡在心理學的討論、學習與思考中,或者是在自己的商業上小有成就,但都還是會覺得,我乏了,我膩了,又或是我累了,疲於維持,所以累了,這時候就會想要換個口味,做些別的事情,讓自己放鬆。


  (當然也包含想不出來,不過這應該是因為有某個標準而為不能達到而沮喪,所以算是第二者)


  以上這兩種是我們為什麼可以從喜歡到缺乏熱情的原因,沒有理想的回饋跟過於疲勞,而這兩者互為因果,如果自己認為付出的努力並呈現,但沒有成果,當然心累連帶身體疲勞,身心匱乏,也會影響自己創作的意願。而這問題算是所有人的問題,我們還沒出社會,在小範圍的自我展現時期,就會有這種經驗了,很多人會去教導心態該如何調適,讓自己回歸動力軌道上,像是不能將目標設的過於龐大,直接要跟耕云很久的作家比,結果除了失望還有自貶吃到飽,所以要短期目標,或者是適合自己能力所及的,然後要去期待能夠達成近身目標的自己;然後甚至要去習慣這種低潮的時期,相信它自然會過去,就空等這噬骨的難受過去,但這些有些空泛,因為比起選擇有熱情的是什麼,還不如去知道,到底熱情是怎麼產生的。


  書寫有許多功能,除了對外展現,也有對內審查,不用把文章寫的多好,不如就利用簡單紙筆手機電腦,去寫,對自己來講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動力,自己一直以來都是為了什麼而活,又畏懼什麼而躲,什麼是自己介意的關係。問自己熱情於什麼事物,是人際的成果,技能的精熟,事業的達標?


  其實也許大家會覺得,今天要回答自己到底喜愛什麼不是難事,有人就是能夠直接選擇他現在想要的,這樣好像就會找到自己要做的事


  那又為什麼會累呢?又為什麼看到自己曾經的作品會感到厭惡呢?為什麼會沒心情呢?


  如果真的喜歡的話


  所以我們自以為的熱情,不一定是能夠持續燃燒的生命之火,而可能是沒有他人給予的柴油,就熄滅的世俗之火。


  這其實是一個難以理解的思考方向,因為我們不會想到,自己堅持的東西,根本來講不能滋潤自己,反之我們為它效果不章而心灰意冷,所以基於前面提到創作或行動的動力,大部分都是因為別人,沒有別人的欣賞,沒有等待自己作品的人,沒有人在乎你到底做了甚麼,那要做什麼?首先我們其實真的要去承認,的確有些事,或幾乎所有事,都是為了別人,就學時期的成績或才藝為了父母的稱讚,人際間的交流依靠共同語言,就業時期為了在職場上拼上去,去精熟本職學能,興趣也是因為有人可能會喜歡才追的,而有些感覺好像沒有人期待,只是自己嚮往的夢想,是一時消遣的好奇,是自己沒發現的討好?


  我們把熱情分為兩種,好去判斷,什麼才是正真正熱情,什麼是假熱情。


  為什麼需要知道真假呢?因為縱使世界不可能沒有人類,我們不可能完全碰不到人,自己也不會讓自己這樣,我們還是會面臨因為他人態度而產生的失望,所以才要去想如何找到一個不是因為別人而做,因為別人而活的理由。


  區分真假相信各位讀者有發現了,假熱情是一種錯覺,或是一種受到影響後到結果,我們需要別人的回饋,才會繼續做,一直有,就一直做,反之迎來灰暗期,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得到同等回饋(同等與否其實很模糊,但我們先不講),因此覺得疲勞,這樣會累,會因為別人而沒信心的就是噓假的熱情,反之,若是只剩下自己一個人,沒有人期待,或者自己能夠不在乎別人眼光,還會繼續做的,才是真正的熱情。不過這並沒有那麼容易知道,因為難以想像怎麼不靠別人而有信心,我們不都是這樣活著的嗎?


  所以哪天又有期待,又有力氣了,再去取悅別人吧。都是這樣活著,那究竟什麼是真實的熱情。


  答案並不難。


  不在乎別人回饋,會繼續做的,不會疲勞,不會沒信心。


  若是專注在生命的思考與改變,也包含做認為正確,有益於別人的事,這就是可以不靠別人做,不靠別人理的事情。也就是自己心有所依,依信念,依別人奪不走的決心,就必須在自己身上擁有永久燃燒的熱情,這是追求中等改變的人(詳見『隨著時間前進,無法讓它帶走曾經』),追求根本改變的人的心。而要能夠釐清自己的生命熱情,是需要別人幫忙的,幫忙引導自己去想,對自己的而言,什麼事情是沒有別人在,沒有人給予稱讚,也會繼續努力的做,所以可以說真的熱情也包含要有一個依循其教導,可以教自己的老師。因為仔細想想,這世界上,誰能夠告訴你,你要怎麼學會看待自己,大部分也是教你繼續為了別人而活,只是或許活的亮眼些,學校會畢業,職場會退休,人生會結束,要是沒有自己的動力,沒有學會,那麼最後又覺得虛度了吧?能夠教育自己的人。是要能夠長期的。


  所以這是尋找老師的目的,去學習,好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真正想要走的。


  而當然以這樣的條件,似乎有些作為也是帶著這理想與信念去做的,論貢獻與付出,似乎擁有冠冕堂皇理由的,我們為了自身價值跟生存而學的東西,都稱的上貢獻,就看如何詮釋。


  像是西方主義,從以前他們主張自己的民主制度幾乎是唯一正確正義的制國主義,因此他們會殖民其他國家,其他領土;而在我們的古代,群雄林立,若不是要戰爭,也是會互相拉台,交多些朋友,就會得到他們的幫助,這些行為也可以說是貢獻,但是為了生存下去的付出及諂媚,不論是盡可能擺平一切的大國,或者是空范想像獨立的小國,這些雖然看似不可能排除,但如果不考慮繼續能見度高的存在下去,不考慮為了取悅別人,不為任何外在條件而做,這些『使命』,也不是真正的熱情,只是某些能忙的事。


  然後我們的傳統信仰中的道教(注意是道教不是道家喔!二者著重點不同),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跟崇拜自然律人皆不可抗的道家不同,道教本身也是由個人如同創業般的,由張道陵創立的一個信仰,但無論如何,祭天告地的目的是希望過上更好的生活,因為那樣的時代背景,貴族永遠是最吃香的種族,而追求永生與神通力變成百姓可以奪回掌控感的美好,平衡動亂帶來的疲勞,因此入世的儒與追求能力提升的道,變為漢人一直以來最喜愛的價值觀,不過似乎這樣的修煉,也只能是為了個人在現有的基礎上更加享受,也並沒有拋棄停留在世界的意願。這是熱情嗎?生存是本能,好像是熱情,但要活下去的條件其實也能是日食一米一麥而活,不也是活著嗎?那時候的人還是因為嫉妒羨慕貴族,所以才激發了這個渴望的啊。


  這的確是人類的具體的展現,因為我們連怎麼做根本、大幅度的改變都不知道,那怎麼會想到關於熱情真實與否的問題呢?


  並且以書寫來說,最後要出名同時活下去,就必須學習如何捨棄個人原始風格,去產出別人願意付錢的題材或是文風,變成一個糊口的工具,也莫怪是其中一個沒有動力的理由,已經沒有真實感了啊。我們是在生存,廣義上的,並不是貢獻,不是為世界留下東西,為世界贈送珍禮,也不是讓自己充滿活力,只是一直為了別人而活著。


  是的,能想到的贈送,並不是禮物,恐怕只是增強這種疲勞現象的助力。因為我們看見了更多,我們會輸的東西。我們也無意在鼓勵別人為證明自我而競爭,為偏質而挑剔,增加更多比較參考值,更多謀略與盤算。


  


  當初佛法的向南、北傳播,是在印度的孔雀王朝-阿育王時代,那時候佛法已經經過了三次結集,分別是經歷了根本分裂,還有純化佛法的經律論,不要讓進來的外道影響。那時候阿育王希望派弘法團去各個鄰國弘揚佛法,分別去了印度南方及中國新疆地區,南傳如今像是緬甸、西雙版納、越南南部等等地區都有上座部佛教的存在,而北傳則是傳往新疆,沿絲之路到達長安,而這樣的傳播重要的其實不是方向,而是其在地屬性,因為當初佛法的傳播雖然算是僧團決定的,但也可能是因為阿育王將其當作國際交誼的工具,所以才會將佛法介紹出去,但儘管如此,純粹的上座部佛教並沒有繼續保留在印度,在佛滅1100-1600之間,印度開始出現了具備密教色彩,也就是重視念咒語、火供的大乘密教,而漢地接受的就是重視菩薩道,強調圓融、慈悲、方便的大乘佛教,不管是藏傳或是漢傳,其實都已經與原本上座部佛教很不同了,後來隨著時代前進,南傳佛法已經漸漸不明顯,不斷從正法時代(依照佛陀教導)>像法時代(相似佛法的信仰)>末法時代(佛法不明顯)。


  那以清澈程度來說,上游河流是上座部佛法,中游是大乘佛教(漢傳/北傳),下游是藏傳佛教。


  後來佛法並沒有成功留在印度,但其實這或是本就不是傳法時會擔心的,或者其實僧團更重視的是,將這些解決問題的方法,去發送給身在他方,但可能也需要的人,就像這些保有上座部佛法的國家,以及對解脫嚮往的人們。


  而在漢地的我們接觸到的,不是原本的味道,而是因地而改的漢傳佛法,我們藉由這樣擁有更多合我們屬性的憧憬產生,那就是如同長生不死的目標,或者是像過去,期待聖者拯救的成就者必成菩薩渡人,而這樣相對起來,我們初嘗原本的佛法會感到不適應,因為這樣對於世間的觀破及厭離,並不再儒道濟世成仙的觀念裡面,但這同時也是佛法在做及我要詮釋的:


  佛法在傳播的心情,是在救人,因此並不會特別去如同侵略一樣,讓佛法明確的留下,也不是為了增加更多人,為了保留原味,嚴格是必須的,也不會硬要更多人願意學,而是求盡可能教導眾生意識到自己的處境,不要做會害自己墮惡道的事,也當然希望引發眾生厭離這玩不完的世間,因此對於每個人或是每種問題,佛法都能解決的,從根源下手,而非眼前線性的方法。


  而在教導人解脫的阿羅漢或是出家人們,也的確不會心理疲勞,因為不在乎有多少人願意接受這樣的完整觀念與教育,只管留言東西給某個需要的人,所以這樣種下樹供後人乘涼的心情,是真正的熱情,雖然我們可能很少有這種感覺,只管留下,也不管別人的態度,但的確,如果知道自己的價值就是貢獻重要的事物,讓更多人知道,這就是能夠推動自己沒有掌聲也能前進的永動能源,所以即使生命凋零,也無所謂的,自己依靠的不是身外之物。


  那這作家又何關呢?因為就像我說的,畢竟我們一直都在等待啊。一直在考慮怎麼做才能有人喜歡,又或是如何能夠活的體面,但過程中必須承認,我們那些產物,會是為了幫助別人嗎?會是能夠讓人成長嗎?


  不是滿足需求就意味幫助。


  我們只是想要讓金主讀者開心,但我們多少也知道,實際上自己本沒有想要寫出這樣的東西,但也很難,因為這樣沒有熱度。


  但不妨就為自己爭取一次,自己當初走入書寫的初心是什麼呢?如果是為了提醒某些別人忽略的,那再將他寫出來吧。


  而佛法的書寫就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