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外話:當時在課上接觸「歸因理論」,是與教育有關。論文還有後半部分,就是若把成功歸因於穩定因素,如個人能力,人可能較樂觀。反之亦然。學生為自己的成功或失敗歸因時,教師可嘗試引導他們得出一個最樂觀的結論,幫助日後成功。這種做法有商榷之處。此處暫且不談。)


回顧:才德至上論的核心精神是人不應該基於自身以外的因素而得到獎賞或阻礙,凡事視乎個人的能力(才能)和努力(德性)。作者在前一章指出才德思想與宗教的關係。

【閱讀筆記】《成功的反思》#2 人是如何獲得救贖的?

在第三章〈向上流動說〉,作者講解才德思想如何在過去的四十年蔓延。下文將整理第三章的內容。

圖片出處:Canva

一、市場化如何令才德思想蔓延

作者桑德爾是哈佛大學教授,他從學生的態度發現才德思想日漸蔓延:學生愈來愈相信成功是自己努力所得的,又相信有錢人配得財富。若稍為暗示成功是因為努力以外的因素,會引來學生不滿。不過作者表示理解:學生生於超級競爭的市場化社會,自小參與許多競爭,最後終於進入名校,也難怪有這樣的想法。

為何市場化促使才德思想蔓延?作者從市場化的好處談起:

原因1:創造誘因提升生產力(by效益主義者)
原因2:人們可自由決定貨品價格(by自由主義者)
原因3:當市場在機會平等的制度下運作,人人有公平競爭的機會->市場會依據才能犒賞每個人

原因3在1980年代才出現,背後的理想是人民憑能力和努力,可獲得公正的獎賞中間偏左人士將之發揚光大,並致力消除歧視令市場在公平條件下運作,不論種族、階級、性別等。這種取態導致往後的社會:

才德思想與應得(deservingness)在公共論述中成為關鍵詞:
1. 非常強調個人責任,削減福利國家政策
2. 提倡「向上流動說」:努力奮鬥,靠着才能和夢想便可向上流動

二、強調個人責任

個人責任是福利國家政策的討論焦點,不過其討論內容在1980s之後發生變化:

1980s之前:人們主要討論「共同體和我們每個人身為公民有賴於對方什麼」
1980s-1990s:人們轉為討論弱勢者應為自己的處境付上多少責任->隱含才德思想

作者舉出許多名人例子,比如雷根總統和柴契爾首相都曾批評福利國家政策,主張人要為自己的幸福負責,社會只有義務幫助那些並非因為自身過錯而受苦的人。根據這些主張,人應該努力工作,擺脫社會給予的福利。


三、提倡「向上流動說」

在美國社會,「唯有才能與努力決定你爬多高」已經成為陳腔濫調。例如在奧巴馬執政時期,這是奧巴馬的論述主軸,所以他視大專教育為向上流動的主要渠道。然而作者指出,這種想法其實近40年才流行,沒想像中那麼悠久。

1960s-1970s:英美主流哲學家一般反對才德至上
原因:人在市場賺取多少,取決於外在因素,並非人可以掌握,例如才能的高低和稀罕程度

1980s-1990s:許多重量級哲學家支持才德至上
原因:可能受「個人責任觀」影響,認為需要區分哪些人應為自己的困境付責任

自此,生活中經常充斥着「你值得......」的話語,例如企業家因努力而成功,值得擁有豐厚的報酬;工人辛苦工作,值得擁有更高薪金。一切都與才德至上思想有關。

思考:

文中提及一個很關鍵的分水嶺:1980年代。不過作者未有深入解釋為何1980年代後有這樣的轉變,也許我需要了解多點當時的歷史背景。

支持市場化的人認為當市場有真正的機會平等,人們可憑能力和努力獲得公正的報酬,結果令才德思想蔓延。這個推論我讀得懂。可是,市場化為何導致人們強調個人責任?因為在以前的社會,人們沒有機會進行公平競爭,能否上流受許多外在因素影響,例如個人出身,所以政府會介入提供較多福利?至於現在,政客認為人們完全可以靠自己向上流動,意味着未能向上流動是個人不夠努力,所以主張不應該幫助這些人?

愈來愈多人強調個人責任,主張削減社會福利,除了受才德思想影響,背後還應該有好多原因吧?例如大家對政府角色的看法改變了?想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所以讀到這裏的時候,我感到疑惑:如果政府真的只幫助「並非因為自身過錯而受苦的人」,這樣子有問題嗎?(因為作者只複述了政客這些主張,沒有作出反駁,但隱隱覺得作者想跳出來說「這些主張其實沒有合理的理論」。)


四、為何才德思想導致近年民粹反撲?

作者指,近年菁英不斷宣稱,只要努力便能成功。與此同時,基層人士努力工作卻沒有成果,因而覺得「向上流動說」是一種侮辱。不過作者認為,基層人士不一定反對才德思想。他們其實相信才德思想,並認為政府要破除更多障礙來令「向上流動說」實現,例如政府幫助少數族裔,會否變成了偏袒少數族裔。(而這本書的出發點 ,是要人們徹底反才德思想,而非單單破除障礙以達至機會平等。)在此,作者總結了第一至三章的內容:

才德思想從良方變成毒藥的原因
1. 人們相信失敗是輸家自身的責任->休戚與共感減弱
2. 高舉大學學位->文憑主義->低學歷者被歧視
3. 相信高學歷者才能治國->低學歷的民眾未能參與->政客自大+民眾產生無力感+有損民主機制

作者補充,歐洲社會比美國社會更流動、更平等,但歐洲人對向上流動持悲觀態度,美國人則過分樂觀

百分之七十三的美國人認為「努力」是成功的首要條件
百分之五十七的美國人不同意「人生成就多半取決於我們無法掌控的因素」(數字不算特別高,但遠高於其他國家)
感想:

原來美國人高估自己向上流動的可能性,這是我從未想過的。不過我又想:保持樂觀心態其實也不太壞吧?起碼帶着期盼生活。除了在希望幻滅時,失望可能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