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斯·贝尼斯/文

王立秋/译




“双方都需要努力让冲突降级。”


“这对谁都没有好处。”


只要巴以发生暴力,你就会从评论员、民选官员、政府发言人和主流媒体那里听到这样的话。


最近几天,以色列的战机、武装无人机和坦克火炮已经在被包围和封锁的加沙地带杀死了119名巴勒斯坦人,其中包括31名儿童。加沙发射的火箭弹则杀死了包括1名儿童在内的8名以色列人。



说对谁都没有好处很容易。可事实并非如此。


这次袭击让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赚翻了——不说其他,起码他不用进监狱了。更广泛而言,以色列的军事战略策划家也一直在等待另一次对加沙的袭击。对以色列的武器制造商来说,袭击加沙就是一棵“摇钱树”,就像以色列主流日报《国土报》说的那样。


一系列的挑衅


理解使以色列对加沙的可怕空袭进一步升级的具体因素很重要。


5月10日,哈马斯开始发射火箭弹,但这不是没来由的。它是在回应以色列警方和定居者在耶路撒冷(事实上,也在西岸大部分地区)对巴勒斯坦人的袭击。


这些袭击包括武力驱逐巴勒斯坦人,和持续威胁东耶路撒冷被以色列占领的谢赫贾拉街区的家庭要把他们驱逐出去。以色列警方还禁止巴勒斯坦人前往旧城的大马士革门台阶,传统上巴勒斯坦人在斋月集会开斋的地点。


以色列警方还通过突袭伊斯兰的第三圣地阿克萨清真寺,蓄意挑衅巴勒斯坦人和全世界的穆斯林。他们在晨礼时对在清真寺里和清真寺周围礼拜的人使用震撼手榴弹、催泪瓦斯和橡胶子弹。


同时,考虑到加沙两百万人民(他们中有一半是儿童,并且有四分之三左右是难民,在十四年里,他们一直在以色列切分的封锁区里生活,这些片区挤满了人,条件极为艰苦)的体验,这样的挑衅行动会引发哈马斯的军事回应并不奇怪。


但这些行动没法解释以色列的选择:以色列当然是主动选择让它的军事袭击立刻升级为全面战争的。那么,怎么解释这个选择呢?


内塔尼亚胡的麻烦


首先,是政治。


内塔尼亚胡总理正在受审并因为多项腐败指控而面临牢狱之灾。只要他还是总理,他就不可能入狱——可要是他失去了他的统治联盟的支持(在这次危机之前,他差一点就要这样了),他就完了。


所以对内塔尼亚胡来说,维持公众对他的支持,不只是一个政治目标,也是他个人的迫切需要。动员部队、让世人看到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能为他赢回他长期维持的,抵御“敌人”,“保护”以色列的终极保护者形象——无论眼下选择谁做敌人。


可以选伊朗(和以色列不一样,伊朗没有核武也没有核武计划)。可以选非暴力的BDS(抵制、撤资&良心制裁)运动,在主要的以色列领导人看来,这场运动和伊朗一样危及他们的生存。也可以选加沙,就像在2008-2009年、2012年、2014年时做的那样(特别是2014年那次,当时以色列连续轰炸了加沙50天,导致包括526名儿童在内的2202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内塔尼亚胡的政治资本,也和他的这个主张绑定在一起。他声称,他是唯一一个能够在关键层面上保证以色列不受制裁,维持美国对以色列的不加批评的经济与政治支持的领导人。当然,在川普当政的那几年,华盛顿方面对内塔尼亚胡的右翼政府无比温和,并采取了有史以来最极端的亲以色列政策。但迄今为止,看起来相信要恢复伊朗核协议就意味着必须对以色列施压的拜登总统只是调整了修辞而已。


华盛顿方面依然给予以色列实际上的支持,包括每年38亿美元的军事支持,和采用一边倒的,称“以色列有权自卫”,同时拒绝承认巴勒斯坦人享有同等权利的修辞。而历史也告诉我们,只要以色列军队进攻,美国就会表示支持(给予额外的现金和武器支持,并在言论上予以袒护)。


“修草坪”


对以色列来说,对加沙开战,除了有政治上的好处,还有战略上的好处。虽然2005年,以色列的定居者和部队撤出了加沙地带的核心区域,但从2007年至今,加沙依然处在以色列强加的封锁和围困之下。按国际法来说,以色列依然占据着加沙。


而多年来,以色列对加沙和在那里生活的巴勒斯坦人采取的策略,一直是绝对控制。以色列控制着谁能进出加沙,这就意味着左右着人们的生死。过去,以色列还精确控制着加沙人每天应该摄入多少卡路里的能量。用2006年以色列军官的话来说,控制着“一顿饭给他们吃多少”。



如此,这些年来,巴勒斯坦人对以色列在加沙的围困和占领的抵抗有时也包括军事上的抵抗也就不奇怪了。


在2014年战争期间,影响力巨大的贝京-萨达特战略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个报告,报告对当时已成为标准的,以色列对加沙采取的措施,即所谓的“在加沙修草坪”表示支持。报告描述了“配合‘修草坪’战略的”致命的军事袭击”:“在一段时间的军事抵抗后,以色列开始严厉惩罚哈马斯的进攻行为,削弱其军事能力——以求片刻的安宁。”


报告无视了这个事实,即,以色列是占领国,加沙人民是(理应)受到保护的平民,而集体惩罚、破坏平民的基础设施和使用极不对等的暴力这些行径统统违反了国际人权法、日内瓦公约和更多的法律和协议。报告的作者还明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很可能注定要和哈马斯打消耗战,为了不让敌人抬头,我们需要频繁地袭击加沙。”


从那时起,以色列的做法就一直是一阵又一阵地密集地对加沙使用暴力,甚至在巴勒斯坦人民以非暴力的方式抵抗(比如说2018年的回归大游行)的时候也如此。


以色列的军工业


最后,频繁地袭击加沙,也为以色列的武器制造商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试验场。后者的出口生意(2019年价值高达72亿美元)是以色列GDP的一大来源。


在2014年打得最厉害的时候,《国土报》报道,公司的工厂“在军方对真实的敌人试验他们最新的系统的同时,二十四小时不停歇地生产弹药。如今,可预期的是,经过实战检验的产品,将为他们迎来新的客户。”


芭芭拉·奥珀尔-罗姆说,以色列防务新闻总编辑告诉《国土报》,“在国际市场上,实战就是最高的认可。在实战中得到证明的产品更好卖。在行动后,甚至在行动期间,各国代表团就纷纷跑了过来,他们称赞以色列的技术实力,并表示对试验新产品感兴趣。”。


《以色列国防军》的编辑总结说,“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对国防工业来说,军事行动是大好事。”


七年过去了,以色列对加沙的空袭还在继续。地面部队还在加沙外集结,坦克运载的火炮还在瞄准那被塞进那片世界上最拥挤的土地的两百万人。在我写这篇文章的半个小时前,加沙又有一家六口人,在家里被坦克和飞机的炮火打死了。



除“自卫”的托词外,以色列还有其他袭击加沙的理由吗?看看谁得了好处,答案也不是那么复杂。


本文译自Phyllis Bennis, “Qui Bono? Understanding Israel’s Latest Assault on Gaza”, CounterPunch, https://www.counterpunch.org/2021/05/20/qui-bono-understanding-israels-latest-assault-on-gaza/。译文仅供学习交流,转载需标明相关信息和出处,请勿作商业用途。原发布于“海螺社区”: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EyNDQ4OQ==&mid=2657451668&idx=1&sn=3cd0aac0ca89576b232aa010a51f59ba&chksm=bd1d59328a6ad024ce92c1283910f862ca1dc0d19696eaf96abf82bb28b1f3d660c89e7babc4&scene=0&xtrack=1#rd

作者/译者简介

菲利斯·贝尼斯(Phyllis Bennis),美国作家、活动家、政治评论家,政策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Policy)研究员,新国际主义研究项目主任,阿姆斯特丹跨国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立秋,哈尔滨工程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