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本論中多次指出的湯恩伯軍團(第二十軍團)在1938年3-4月魯南之役(通稱台兒莊戰役)期間的種種過失,實際上幷不是筆者的獨家見解。若上溯戰史記錄,可發現會戰期間或會戰之後,其過失已受到過軍內種種人士的批判,譴責。由于台兒莊戰役以國軍方面的勝利告終,對此勝利,媒體,軍方又進行過大量美化、宣傳,所以對湯恩伯指揮失誤的種種指責,也被舉國上下的抗戰英雄,大捷演出者之一的贊美聲所淹沒。之後的戰史記錄,大多數也繼承的是這種湯恩伯將軍的正面形象,以致其過失的一面至今很少有人提起。

一面,由于湯軍團留下了比較詳細、完整的戰鬥詳報。若能細讀這些歷史檔案文件,再對比日軍方面的台兒莊作戰檔案,不難發現其作戰指揮中存在的問題。簡而言之,一是戰略指揮,判斷的錯誤。作戰謹慎過度,畏縮不前,雖手握精兵,一直在外周迂迴,自始至終未能在台兒莊正面戰場出現。二是為了避開譴責,虛報戰果(多爲部下所舉),和下意識地對指揮失誤的掩飾。

湯軍團的內部戰史《中國陸軍第三方面軍抗戰紀實》[1]中,有不少對魯南之役的戰果誇張(棗嶧反擊,蘭陵,洪山鎮附近戰鬥),和對湯恩伯的指揮决斷(退避棗嶧山地,釜底抽薪)進行贊美的描寫部分,其渲染之色彩超越自然。爲何有必要這樣做,是否是對某種輿論譴責的辯解?此爲筆者考證戰史當初所持有的疑問。

最近,在進行對台兒莊之役的檔案史料考證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台兒莊大捷後不久,1938年4月25日,國民黨軍委軍令部第一廳第四處羅澤闓處長編寫的對魯南之役的內部戰鬥總結報告,執筆者多為軍令部第一廳(相當於日本陸軍的參謀本部)的高參。其中多處出現對湯軍團的戰略指揮過失的指責,批判。證明了對湯軍團的批判,當時在軍內部已經存在。

以下,介紹一下此文件的批判內容,幷結合本研究中的日中戰史檔案的對比考證結果,出示筆者的綜合分析意見。

資料文獻名《抗戰參考書/台兒莊殲滅戰》[2],屬於軍內的“極機密”文件。對湯恩伯作戰指揮的內部評價,主要出現在文件《會戰教訓》一節中。批判主旨集中在一,對湯軍團棗嶧反擊(3.24-3.28)戰略地位的評價;二,對湯恩伯將軍團主力轉進蘭陵決斷(即本論所稱“釜底抽薪”之件)的評價兩點。以下按順序出示羅澤闓(第四處),馮衍(第一處),蔡文治(第二處)三人的見解。

一,《會戰教訓》

1.羅澤闓(33歲)《台兒莊戰鬥之教訓與感想》

  一,對湯軍團棗嶧反擊戰(3.24-28)的見解

湯軍團進出于棗嶧東方,距台莊卅餘公里,雖曾對棗嶧攻擊,而敵仍集中兵力,向台莊猛攻。湯軍團在最初十日內,未能投合戰機,致孫集團軍損害甚大,而戰局未能迅速解决…97頁。

此處批評了湯軍團嶧縣失守(3月21日)後,退避于棗嶧東北山地,未南下台兒莊的指揮失誤。幷指出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部署的,以湯軍團主力爲中心的“棗嶧反擊”,幷未能起到擊破,或牽制敵主力(瀨谷支隊)的效用。日軍瀨谷支隊按計劃南下,結果致使運河線守軍孫連仲部(第二集團軍)在台兒莊孤軍奮戰,損失重大。

  二,對湯軍團轉進蘭陵鎮(即釜底抽薪之舉),迎擊坂本支隊部署(3.31)的批評

(敵,指坂本支隊)以外線反包圍之態勢,對付我之包圍,不失為無辦法中之辦法, 雖因我軍機動迅速,應付適宜,致敵之反包圍,並未奏功,但台兒莊之戰鬥,則因此一再延長一星期之久。…94頁。

此處幷未正面否定湯恩伯的蘭陵調兵之舉,也不了解實際戰鬥實態,稱之爲是對付敵之“反包圍”的行動,幷起到一定效果(挫敗了敵反包圍企圖)。但由于分兵過多,結果拖延了台兒莊勝利的時間。從文章含義看,意在指責此舉為大材小用,分散了台兒莊正面的攻擊兵力。

三,對孫連仲部反擊(台兒莊大捷)的見解

我孫集團軍以(已)兵力疲憊,亦陷於停頓狀態,後為呼應湯軍團之作戰,組派多數小縱隊,由敵所據各村莊之間隙突入,至奏奇功!98頁。

此處也可看到,所謂台兒莊大捷的反擊,軍內也承認幷不是湯軍團所爲。而是早已“兵力疲憊,亦陷於停頓狀態”的孫連仲部主動出擊的“奇功”。此奇功之所以成就的理由,實際是日軍的自主撤退。文章還指責“由于我追擊行動之遲緩”,“敵由台莊退却,僅到嶧縣爲止,而能站住脚步”95頁。暗示了各隊追擊作戰的消極姿態,結果幷未能給與退却之敵以致命打擊。此部分觸及到軍上層內對所謂“反擊大捷”的另一種認識——無主力(湯部)參加,亦無追擊作戰——。和汗牛充棟的的大捷反擊宣傳,報導相比,可見曲調截然。

2.馮衍 30歲(第一處處長?)《對臨棗台支綫戰役經過所見》

對湯軍團棗嶧反擊和轉進蘭陵的戰略全體批判

湯軍團之使用,其初乘孫集團誘敵深入之際,側擊敵人,然湯軍團所指攻擊目標,為嶧棗以北地區,與孫集團距離既遠,未能直接發生影響,遂使遂使台兒莊孫部有獨立支撑之苦,後湯軍團變更部署,…攻擊敵側後,直接協力孫集團之作戰,嗣因臨沂之敵,一部竄至向城,乃中途變更决心,抽南主力內兩師,加入北面作戰,雖在洪山鎮獲得勝利,然權衡輕重,自應先求主决戰方面勝利爲主眼,…亦殊無變更决心之必要,徒以精銳之兵力,疲憊于道路之中,使敵坐獲餘裕時間,不克早日擊破,誠屬失策。
 追擊發動過遲,…第六師方面,五日晚已發現敵有退却症候,惜未敢作肯定之判斷…各部隊均過于重視敵後衛陣地,爲少數頑抗之敵所誘惑,未作放膽之追擊,直至八日始開始追擊,致逸失時機。108頁

 此意見可是看作是對湯軍團作戰部署,行動的全盤否定。一,棗嶧反擊戰,遠離台兒莊,未能緩解敵對台兒莊方面之壓力,遂發生台兒莊孫部“獨立支撑之苦”。二,轉進蘭陵鎮之舉,雖奏小功,但從戰局全體權衡,屬大材小用,浪費時間兵力,貽誤戰機, “誠屬失策”。三,畏敵過度,逸失了追擊戰時機。

3.蔡文治 第二處處長?27歲 《台兒莊附近會戰所得之教訓》

對湯軍團的戰略大包圍戰略(外圍戰)的見解

此次湯軍團向嶧縣棗莊之攻擊,即對敵情未能判明所致,如該軍團不能適時向南夾擊台兒莊之敵,而仍向嶧縣棗莊攻擊,則其後果…(則更為嚴重)。117頁
此次湯軍團向嶧縣作戰行戰略上之大迂迴,包圍範圍過大,目標過遠,因敵在戰鬥上較我爲優,其據守一點,即難將其求心方向壓迫,以達成分進合擊,收求心作戰之效。…反將兵力分散,授敵以各個擊破之隙。119頁

即批判湯軍團的棗嶧反擊,和轉進蘭陵的外圍作戰全體(戰略包圍),都是分散兵力之舉,不如集中兵力,進行小規模戰術包圍,達到與孫連仲部協力的求心作戰,實現合擊殲敵的目的。

 從全體評價來看,對湯軍團的部署、行動(棗嶧反擊,和轉進蘭陵),否定多于肯定。否定意見的中心,即對湯軍團雖掌握絕大數兵力,却一直遠在外圍運動,分散兵力,貽誤戰機的指責。稱此舉結果未能及時援助台兒莊正面戰場孫連仲部作戰,達到集中優勢兵力一舉殲敵目的。    

可以認爲,此種批判見解,台兒莊戰役之後在軍上層內部是一個主流意見。也是湯軍團之後在戰史記錄中反復對此進行辯解的理由。但此軍內的批判,被視爲機密,幷未對外擴散。以致後來被歷史所淹沒。

二,筆者的綜合分析

以上是軍令部內少壯派高參之輩的批判,評價。由於此派人物遠離戰場,僅依靠下級的戰報內容進行紙上談兵,且上報時戰報中已有過不少掩蓋,所以可見評價者在很多處對實際戰况都不甚瞭解。比如稱關麟征軍(52A)3月30-31日在台兒莊北部對日軍主力進行包圍戰的成功,或4月1日,在蘭陵鎮北對坂本支隊截擊作戰的成功的認識等,實際上都不屬事實,是聽信湯軍團戰果上報的結果。

以下,是筆者將湯軍團戰鬥詳報記錄與日軍戰鬥記錄對比,核實後所進行的再評價。特徵是判斷基點,避開幷糾正了湯軍團戰報中的虛偽部分(戰果報告),使對湯軍團行動軌跡的還原更接近戰鬥實態。

1.對棗嶧反擊戰的評價

筆者基本同意前資料中,三者對湯軍團外圍作戰戰略的否定意見。但指出棗嶧反擊,牽制敵主力南下台兒莊的戰略部署,幷不都是錯誤。在事實面,郭里集附近戰鬥中3月24-28日間,湯軍團的確將瀬谷支隊主力約半部以上,牽制在棗嶧一帶。若能順利實施棗嶧反擊計劃,在此地擊破日軍主力,無疑台兒莊方面的形勢會迅速好轉,不會出現防禦面危機。

問題出在1.上司李宗仁的棗嶧反擊部署胃口過大。3月14日瀨谷支隊從鄒縣南下後,湯軍團(85A)在滕縣,臨城,韓莊,嶧縣各戰中,一直處於節節敗退狀態,未能獲一小勝。此時,唐突推出全面反擊棗嶧,將瀨谷支隊主力殲滅于微山湖東岸的計劃,可謂如做兒戲一般,無任何取勝保證,連蔣中正看了計劃后都搖頭不止,稱“湯軍團攻擊令既下,姑試行之。不效則令撤至嶧縣東北山地待機”[3]。結果也是如此,初戰(郭里集)即潰,僅一天即使整個棗嶧反擊的戰略計劃破産。由于部署中進行了大規模調兵(將軍團主力(52A)全部北調,另命孫連仲台兒莊守軍第三十一師(池峰城)也抽兵一部北上嶧縣參加牽制作戰),結果削弱了台兒莊方面的防衛能力,加重了孫連仲部的防守困難。

問題2,棗嶧反擊初戰失敗後,湯軍團主力也不是反轉南下,積極救援台兒莊,而是向棗嶧北方,東方山地退避。並稱此逃避行爲是“旋復屢進屢退,飄忽不定,使敵如墮入五里霧中,始終不明我企圖所在…”[4]。南下台兒莊的時間亦不是《台兒莊殲滅戰》記錄(湯軍團報告)的27日晚或28日(15頁),事實軍團主力一直退避于向城北方青山,付山口,石城崗一帶山地,遠離台兒莊約35公里。最終到達台兒莊北方戰場外圍的時間是3月30日午後,遲于日軍主力的南下行動[5]。此日午前,台兒莊西部戰場的運河綫一帶,先行到達的瀨谷支隊主力(步10,及炮兵隊)已開始掃蕩,翌日凌晨占領了運河線渡口頓莊閘(閆家口,頓莊閘附近戰鬥)。可見湯軍團行動遲緩,貽誤戰機,加劇了孫連仲部的防守困難。

問題3,虛報戰績。所謂“棗嶧反擊”之後變爲 “郭里集附近戰鬥”的背景,是作戰的全面失利。但戰鬥詳報記錄,和對上級報告中却對失利的事實遮遮掩掩,或稱25日“當晚可解決”,或隱晦之後戰鬥內容。尤其是王仲廉第八十五軍第四師對棗莊(中興公司礦區)的攻擊。作戰對手日軍僅爲約一個中隊(煤礦守備隊)加一隊炮兵,人數僅約二百名前後(戰死2名)。戰鬥結果不僅己方損失慘重(包括齊村戰鬥,85軍陣亡247名,負傷510名[6]),三個碉樓(礦井圍壁)一個也未能攻下,半天後放棄攻擊撤出。可見實際作戰內容十分之糟糕,但湯軍團的戰報中卻極力掩蓋此點。稱三座碉樓都被攻下,殘餘日軍已被壓迫到學校中,即日可解决戰鬥,云云。關麟征部(52A)在郭里集附近紀官莊的戰鬥中確實有過一小勝(殲滅日軍一小隊),共擊斃日軍60餘名(25D陣亡271名,負傷219名),但結果也一直未能攻陷郭里集,更未能進軍嶧縣。整個反擊計劃也在此地初戰即遭到挫折。

問題4,郭里集附近戰鬥失利後,湯軍團向東方山地退避,遲遲不肯南下台兒莊救援。30日午後關軍到達台兒莊北方外圍一線後,也未主動發起攻擊。一面卻虛報 “關軍昨(30日)晚開始攻擊,連克馬莊大莊小集蘭城店三佛樓獐山等處,斃敵千餘”[7]。若核對日軍記錄,可知關軍到後兩日(30-31日)僅與敵接近對峙,並未攻擊。很快又撤出此地(湯恩伯釜底抽薪)。所謂“連克村寨十餘處”,指的都是無日軍進駐的村落,“斃敵千餘”也完全是一個謊報[8]

2. 對湯恩伯釜底抽薪,轉進蘭陵的見解

筆者認為,湯恩伯調兵阻擊坂本支隊南下台兒莊之舉,幷不是一個錯誤,但沒有必要釜底抽薪,將主力部隊全部調出。且決斷時湯恩伯所掌握的南下敵軍情報僅為3000餘(實際約6000名)。釜底抽薪,以四萬擊三千的判斷,不免有大材小用之貶。若與日軍的戰鬥記錄核對,可發現此部署有如下幾個問題。

1. 將進入戰鬥準備的關麟征軍兩個師全部抽出,無疑可稱是釜底抽薪的背信行爲。致使日軍能以主力掃蕩台兒莊外圍東半部,使在此地堅守,威脅敵側背,支援莊內戰鬥的孫連仲部第27師(黃樵鬆)遭到重大損失,兩日內失去全部陣地。

2. 關麟征軍被抽調到達蘭陵之後,幷無用武之地(主要在愛曲,秋湖阻擊作戰的是85A4D和89D一部)。四天之間,僅經歷了一個小型的金莊戰鬥。對象是坂本支隊的一個騎兵隊,和來自向城的救援隊,合計不過五百人。

3.湯恩伯釜底抽薪蘭陵的目的,是企圖以優勢兵力一舉殲滅此敵後返回台兒莊。可實際上截擊戰(4月1日)也同樣,初戰即失利,坂本支隊主力突破阻擊南下。問題還在此後,湯軍團不但緊跟追擊,反稱“肅清殘敵”,將兩個軍在蘭陵鎮附近又停留一日(4月2日),貽誤了南方前綫(運河線)戰機。

4.坂本支隊主力南下後,扼守蘭陵鎮,洪山鎮一帶,除破壞阻擋敵運輸綫外,已無重大戰略意義。可是湯恩伯仍將關麟征軍兩個師置于此地達4日之久,期間內幾乎無所事事。後在蔣中正怒斥下,才於5日向台兒莊東北開始移動。

3. 對兵員調配的見解

至今鮮有人指出李宗仁配兵的偏重問題。前述軍令部第一廳第四處的羅澤闓也稱“我軍重點,在包圍兵團之湯軍團方面。此後陸續到達之新兵力,如6D,139D,21D,93D等,均使用于湯軍團方面,…亦爲此致勝之由[9]。”

對此筆者認爲:

1.擁有73000員的湯軍團,若能充分活用此兵力速戰速决,擊破坂本支隊後不失時機赴援台兒莊正面,此重點配兵之舉還有情可原,可實際正相反。湯軍團4月1日得到補充之後(4月2日補充完畢),不僅未有過一次速戰速決的勝利,反而舉動消極(4月3日才開始攻擊),亦遲遲不能解决戰鬥,脫出臺兒莊東部戰場(與坂本支隊作戰戰場)。此無能之態甚至引發了蔣公動怒。結果也未見成效。之後直到戰役結束(4月8日),該部不僅未能直接援助孫連仲部作戰(反擊),也未能充當反擊主力。連所謂台兒莊大捷的反攻(實際是日軍自主撤退)都是已殘破不堪的孫連仲部之獨舉。

2. 湯軍團作戰對手的日軍坂本支隊,總數僅約6000名,湯軍團所持兵力是其十倍以上,人浮於事。從軍團戰報記錄的參戰部隊名分析,其部下很多如2D,13D,333B等,均未被派上用場。4D也僅經歷了一天戰鬥(4月1日)即被轉為預備。主要承擔作戰任務的部隊是6D,139D,89D三個師,和最後一日(4月7日)參入的關麟征第25D。對比下孫連仲部台兒莊正面戰場,敵方有武器精良(炮兵實力超出坂本支隊一倍)的瀨谷支隊逾萬名。而孫連仲部約4萬人馬損失慘重,早已無兵可調。對比下可看到對湯軍團方面的重點配兵之策顯然是一個錯誤决定。 

總之,從台兒莊戰役的戰略全域看,掌握第五戰區大多數兵力的湯軍團,幷未能像期待那樣起到積極作用。不論從哪個角度看,充當的都是一個牽製作戰的配角。其錯誤判斷,和消極的運兵,作戰行動,貽誤戰機,給台兒莊正面戰場的防守帶來許多不應該有的困難。澄清此歷史真相,應是今後台兒莊戰鬥研究的一個大課題。


[1] 中國現代史料叢書. 第二輯, 對日抗戰 ; 3. 臺北 :芶吉堂 1962年。

[2] 《台兒莊殲滅戰》《抗戰參考書/第三種》《抗戰參考叢書合訂本》(自第一種至第十六種). 上冊 / 軍事委員會軍令部第一廳第四處編。北京 :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014。

[3] 國史館 數位典藏號:002-060100-00126-024

[4] 《台兒莊殲滅戰》(前出)前言,3頁。

[5] 湯軍團戰鬥詳報101-102頁。

[6] 國史館 數位典藏號 002-090200-00047-289

[7] 《台兒莊殲滅戰》(前出)前言,30頁。

[8] 當面之敵爲瀨谷支隊步兵第十聯隊,3月30-31日,該部隊戰鬥詳報中並未有和關軍接觸的作戰的記錄,也沒有出現戰死者。但有午前在運河線附近與孫連仲部作戰中死亡的3名記錄。

[9] 《第二十軍團魯南會戰戰役戰鬥詳報》《台兒莊戰役資料選編》中華書局,1989年,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