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的「另類」國際化(上)
作者:房間裏的人(社科研究者)
如果我問你澳門是國際城市嗎,你會怎樣回答?
如果回答「否」的話,在經驗上就不合理。先不說澳門自1553年開埠後,就嵌入在全球貿易的網絡之中。作為「一國兩制」下的兩個特區之一,已經說明了澳門擁有獨特的歷史。也因為如此,才可能擁有中國其他城市所沒有的自由,比方說合法經營博彩,成為「亞洲的拉斯維加斯」。
上面的圖表來自陳雲松、吴青熹和張翼2015年的研究《近三百年中國城市的國際知名度:基於大數據的描述與回歸》,通過使用google圖書語料庫中,500多萬種時間跨度為1500-2000年的書籍構成的數據庫,三位作者找出了1700-2000年間國際知名度最高的20個中國城市。澳門的排名一直在前十。
另一個體現澳門國際化的指標是常住人口的構成。根據《澳門統計年鋻》,2019年澳門大約有68萬居民,其中有將近20萬是外地僱員,其中約12萬來自中國大陸,另外超過7萬則主要來自菲律賓、越南、印尼等國家。換言之,有超過十份一的人口並非華人。
無論是從歷史、國際知名度和常住人口的構成來看,澳門都是名乎其實的「國際城市」。
但如果回答「是」的話,又似乎和直觀感受不乎。首先,今天的澳門在國際上並不是一個重要的城市,特別是和香港比較的話。下面的新聞標題是澳門最常出現在國際新聞的兩種情況:官方活動和醜聞。
進一步說,所謂「國際化」到底指代是什麼?香港社會學家呂大樂則在《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裏,這樣描述年少的自己如何通過電報觀看1974年世界盃決賽周:
在這裏我想提出的問題是:當年並沒有互聯網,而一般報章需要隔一天(或更長時間)才能將電訊翻譯及刊登,那麼作為球迷,怎麼才可以取得最新的足球資訊呢?我清楚記得,當日幾個中學同學下課後,由灣仔乘電車到中環,再而乘坐天星小輪前往尖沙嘴,然後走到海運大廈大堂,看看放置在那裏的電訊機會否傳出最新的體育消息。那個時候,海運大廈既是郵輪碼頭(但當年輪船作為到海外的主要交通工具的地位,已逐步為飛機所替代),也是一個大型商場,而裏面設有大東電報局的辦事處,可預約撥打長途電話的服務。對於在中學階段的我來說,海運大廈從來不止於就只是一座大型購物商場。 當時在我眼中,海運大廈是特殊的空間,是接觸和認識香港以外的世界的其中一個窗口。那是一種很有趣的生活經驗,一方面有香港的特殊性,但另一方面我懷疑類似的經驗和感受,可見諸於內地的通商口岸及亞洲地區的(前)殖民城市。
如果把「國際化」不嚴謹地用來指代一種先進、現代和新奇的體驗的話,那麼澳門最現國際化的地方大概在賭場和五星級酒店,考慮到澳門目前超過70%的遊客來自中國大陸,「百家樂」和數量可觀的「奢侈品牌」店確實可以帶來一些新奇的體驗,但對於只佔總數10%左右的外國遊客而言,為什麼要坐飛機來到地球的另一端體驗另一個「拉斯維加斯」呢?由此不難明白為何澳門對國際遊客的吸引力有限。澳門最多只能說是一個有特色的中國城市,無法稱為「國際城市」。
所以澳門到底是不是「國際城市」,或者說兩種迂迴的城市形象如何能被放在一個框架內被理解?在下篇,我們會提出一種論述,嘗試解決這個問題。
Cover photo: Reuters
👉【在帝國邊陲講故事】已產出23篇澳門研究創作。你可以這樣支持我們:
👉「澳門學16號」過往文章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