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據史實及回憶錄,以書面中文創作,輔以香港粵文)

第零章:前言

第一章:初到中國,竟被陳納德要求...

第二章:初來報到的第一份工作

第三章:加入美軍的唯一一個德國人

第四章:修復首架盟軍零式戰鬥機(上)

第五章:修復首架盟軍零式戰鬥機(下)

1943年中,經過在英屬印度多月的休養過後,我們的主人公「德國佬」Gerhard 終於搭上飛機,啟程回到中國戰場。這時機可謂正正恰好,如果缺少了他,此刻放在第14航空隊 [1] 面前的「秘密任務」,可能隨時告吹…

自日軍挑起二戰太平洋戰役起,日軍幾乎掌握中國以至東南亞地區的制空權,即使此前有例如「飛虎隊」(美國志願航空隊)等的盟軍戰鬥機作干預,但一直受制於戰區範圍及可供轟炸機護航的 P-40 戰鬥機續航力等問題影響,只能作被動守態。但這並不代表盟軍放棄主動出擊日軍機場。

1943年11月23日,Gerhard 與一眾機械工程師及地勤,在毫無先兆及準備下,秘密地被轉移到一處從未去過的機場。這機場位於江西遂川,是新近建成的大型機場,其特別之處不在於其簡陋但足以讓轟炸機起降的跑道,亦非其三面環山的天然屏障,更非其作為二戰中國戰區最後一座新建機場之特殊身份,而是其屬於由盟軍控制的中國最東南的機場。遂川機場由計劃之初就是作為「前進基地」的角色,供從後方而來的盟軍軍機作跳板與補給之用。由於非常接近當時受日本掌控的江西南昌,為求隱蔽加上交通不便而無法使用大型機械,只能靠人手及簡單器械修建,建造過程非常緩慢,結果分兩階段合共近2年半的時間,遂川機場作為「前進機場」的用途才得以就緒。

由於事前 Gerhard 一行並無得到任何事前任務匯報,他們一直都不知道被轉移到遂川的用意為何。即使到翌日晚上他們見到十多架 B-25 轟炸機,以至新近裝備的 P-51 及 P-38 等高續航力戰鬥機,準備在遂川降落之濟,Gerhard、一眾地勤,以至飛行員等,都不知道自己即將參與到一場有歷史意義的行動中。

意外隨時都會發生,而今次就出現在剛降落的一眾 P-51 戰鬥機身上。由於其獨特的空氣力學設計,P-51 戰鬥機引擎的散熱器及所用的冷卻劑、潤滑油等都放於機腹下方,非常接近地面。由於遂川機場簡陋施工,跑道佈滿沙石,降落過程中戰鬥機的螺旋槳輕易就卷起沙石並擊穿機腹及散熱器,所儲存的冷卻劑和潤滑油經過一晚全都流走。幾乎所有 P-51 戰鬥機到翌日都再不能飛行。

是不是聽落有點似曾相識?無錯,近一年前由 Gerhard 主導修復工作的「盟軍首架零式戰鬥機」正正也是在螺旋槳卷起沙石,最終釀成事故。苦了 Gerhard,一年之間兩度被沙石所「戲弄」,但不同於零式戰鬥機,這次只須修補破損的機腹及散熱器即可,到時就能重新注入冷卻劑和潤滑油。但哪來的修補物料?此番損壞可未曾預想過,沒有做相關的事前準備!

Gerhard 想到的方法,可謂荒誕得來簡單、直接——派了幾名華人地勤去日佔區,買幾架舊單車,用車輪的鋼絲和內胎作物料!而更神奇的,不單所有地勤安全歸來,且其方法居然有效!

1943年11月25日,感恩節的早上9時多,所有飛行員及空勤,穿上黃色救生衣,一架接一架的 B-25 轟炸機、P-51 及 P-38 戰鬥機接連升空向東飛去。此刻,Gerhard 等一眾地勤所知道這連番準備的目的——轟炸日屬臺灣新竹空軍基地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直到機群回航降落,一眾地勤才鬆一口氣。從結果而論,在全部飛機安全返航下,成功擊毀及破壞新竹機場數十架日軍飛機,可謂大成功。而此次空襲任務,不單是美軍首次空襲臺灣,亦是二戰期間第14航空隊所執行過的最遠距離的戰術空襲任務。Gerhard 回想到此時,不無感恩地說「幸好我們拆了幾架單車」

空襲過後數個月,一通指令之下,Gerhard 放下了地勤的工作。而被調往的工作,居然是情報工作……(待續)

轟炸新竹空軍基地 Source: Air Force Historical Research Agency(美國空軍歷史研究部,AFHRA)
轟炸新竹空軍基地 Source: Air Force Historical Research Agency(美國空軍歷史研究部,AFHRA)

[1] 美國陸軍第14航空隊,是於1943年3月由駐華美軍特遣隊(主要由美國陸航第23大隊組成)所擴編而成,脫離此前隸屬的駐英屬印度的第10航空隊而自立門戶。指揮官繼續由陳納德出任。

👏   請「拍手」支持,支持我繼續創作
🌟   精選文章列表
👍   加入我的 LikeCoin 讚賞公民,即可實質贊助我繼續創作
🤝   Tip me by using Bitcoin Cash (B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