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物種破壞人類社會和環境,最新刊於《自然》的法國研究估計,自 1970 年各式入侵物種對全球經濟造成的損失近 1.3 萬億美元(折合約 10.11 萬億港元),平均每年損失 268 億美元,數字比去年美國太空總署的 226 億預算更多。不過,研究團隊強調,數字可能仍被低估。

巴黎–薩克雷大學生態學團隊分析各種棲息地物種,不論是植物、昆蟲、爬行類、鳥類、魚類、軟體動物、微生物還是哺乳類動物所受的有害影響。團隊發現,雖然包括了入侵物種控制措施,但大多數入侵物種對全球經濟造成的損失,與破壞生態系統、農作物或漁業有關。

團隊又發現,十大入侵物種包括食農作物的鼠類與亞洲舞毒蛾 (Asian Gypsy Moth) ,後者正影響全個北半球的樹木。十大造成最多應對成本的是原產於東南亞的白紋伊蚊,能傳播基孔肯雅熱 (Chikungunya) 、登革熱和 Zika 病毒等疾病。

團隊又指,針對入侵物種的平均每年成本每十年增兩倍,部分原因是與此問題有關的科學研究有所增加。不過,也有證據表明,成本上升與隨國際貿易增長,引進物種的數量呈指數增長有關

十大入侵物種中,家貓造成的問題則最為廣泛,現時幾乎入侵了全球所有的島嶼,亦殺死最多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動物。

報告指,及早發現、有更好的數據和預防措施可大大降低應對入侵物種的成本。

入侵物種問題歷史悠久

事實上,入侵物種是個歷史悠久的問題,一直與人類貿易、旅遊和殖民主義有關。

在澳洲,最早在 1800 年代初就出現了歐洲野兔數量激增影響本地物種,並造成數十億美元的農作物損害。 1950 年,該國政府宣佈發現兔黏液瘤病 (myxomatosis) ,並造成 90% 野兔死亡,但最終仍有野兔殘存並對該病產生免疫力。

自從 20 世紀中從南太平洋棲息地意外引入棕樹蛇以來,該物種幾乎已殺死關島的所有本地鳥類和蜥蜴,並且由於會竄到電器設備中,並威脅當地居民供電。

此外,在 1980 年代至 1990 年代,原生於俄羅斯南部的斑馬貽貝入侵了北美的五大湖、堵塞了水道,並威脅原生物種,造成數以十億計美元損失。

在陸上,來自亞洲的光肩星天牛 (Asian longhorned beetle) 破壞了美洲的森林,最近更再入侵歐洲森林。

在夏威夷,多明尼加樹蛙因當地無天然捕獵者而落地生根,該蛙發出的鳴叫聲可達到 100 分貝,令當地居民不勝煩擾,亦令居所價值大為減低。

團隊希望,透過了解入侵物種的成本,可提高人們了解問題嚴重,但該報告認為入侵物種對生態和健康的影響同樣重要,且往往無法估量。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台 (IPBES) 指,入侵物種是全球環境破壞、改變土地利用、資源開發、污染和氣候變化的五大罪魁禍首之一,這些影響亦全是人為推動。 IPBES 在 2019 年曾估計,自 1970 年以來,在所研究的 21 個國家中,入侵性物種的數量增加了 70% 。

有参與是次研究的研究員 Franck Courchamp 表示最壞的情況可能即將來臨。他指出,國際貿易將導致越來越多的物種被引進,而氣候變化將使越來越多的這些物種得以 在新環境生存和建立群族。

來源:
Phys.org, Snakes, rats and cats: the trillion dollar invasive species problem, 31 March 2021

報告:
Diagne, C., Leroy, B., Vaissière, AC. & et al. (2021). High and rising economic costs of biological invasions worldwide. Nature. doi: 10.1038/s41586-021-03405-6

文/Alan Ch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