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宣佈向新鴻基附屬公司馬灣公園有限公司正式批地,建造「馬灣公園第二期」,集中保育活化馬灣舊村,計劃將舊村屋翻新成「藝術村」作藝術工作室、工作坊、零售及餐飲用途。項目預計三年內落成。

特區政府昨日(3 月 31 日)公佈,與馬灣公園有限公司簽立批地文件,以象徵式地價批出土地作發展馬灣公園第二期用途。根據政府新聞稿,雙方同意「集中保育、修復和翻新馬灣舊村,以活化再用」。其中馬灣的舊村屋將翻新成藝術村,提供藝術工作室、工作坊、零售及餐飲空間。馬灣島上的歷史遺跡,包括天后廟、九龍關紀念碑和碑石及「梅蔚」石刻均會保育。馬灣公園第二期預計在批地日期起計三年內建成。發展局發言人稱,政府期望項目早日落成,「有助促進本地及非本地旅遊業」。

新地發言人向《立場新聞》表示,歡迎馬灣公園第二期的協議,將盡快展開工程,保育和活化馬灣舊村風貌,並為市民和旅客提供消閒熱點,冀望落成後「能為馬灣公園帶來嶄新面貌,提供一個教育、康樂、歷史文化保育的休閒好去處」。

主權移交前早有協議

1997 年 6 月,港英政府與新鴻基簽署項目協議,訂明馬灣島上各項發展項目,包括興建住宅珀麗灣及馬灣公園等。其中,馬灣公園屬政府和新地以合作伙伴形式共同發展的社區計劃。項目不得賺取商業利潤,並以自負盈虧和商業可持續原則營運,而任何營運的盈利均會回撥予馬灣公園。

第一期重點設施,即「挪亞方舟」(多功能中心與頂層酒店),自 2008 年 8 月起以象徵式租金的短期租約營運;其他主要設施包括「大自然公園」(生態公園)及「太陽館」(設有太陽望遠鏡的教育中心)等,先後於 2012 年全面落成。

主權移交後,政府與新鴻基磋商後同意,按照城市規劃委員會在 2014 年核准的馬灣公園總綱發展藍圖,進一步保育、修復和翻新馬灣舊村。就整個馬灣公園的財務和管理安排,雙方終於達成協議,並於昨日簽署訂定。

馬灣歷史豐富

馬灣發展計劃爭議多年,尤其關注該島的歷史價值。

新地興建住宅珀麗灣之前,馬灣曾是考古重地,屢次發掘不同年代的文物,歷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其中,香港最古老的人骨遺骸也是在該處出土,當年更列入「中國十大重要考古發現」之一。

近代文物如「梅蔚」刻石和「舊九龍關石碑」。前者歷史眾說紛紜,其中一個說法出自清朝《新安縣志》,提及宋朝曾於香港大嶼山一帶的「梅蔚」設有行宮;後者則與清朝割讓香港島及九龍半島之後,在 1886 年簽訂《管理香港洋藥事宜章程》規定英人可於九龍設置海關——「九龍關」,處理收稅、邊境巡邏及防止鴉片走私等事宜。

是次活化焦點的馬灣舊村亦擁有超過二百年歷史,世代捕漁。其棚屋建築風貌,又有「小大澳」之稱。該處現已完收地,居民全數遷出,老村荒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