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人案被告未判已遭還押近一個月,他們透過書信、聽收音機、看報紙得知牆外所發生的種種,也透過書信向牆外的我們傳達信念。雖身陷囹圄,但思想的自由不死。

這段日子,讀何桂藍的獄中手記,也看范國威的獄中素描。記得以前過年過節,總會看到范國威擺街站寫揮春,寫得一手好字。如今作為47 人案被告之一、還押於荔枝角收押所,他選擇以素描記錄獄中生活,例如他和長毛拉筋的情境。

3 月 25 日,范國威寄出的信件中,夾附了一幅素描畫作「在囚人士衣服」。囚衣上寫著他的名字,他在信中寫道:「每天,我都會挺起胸膛,穿起這件具名的囚衣,望出鐵窗外的天空,記掛著每一個的你」。

3 月 29 日,范國威寄出了另一幅素描,畫的是洗手盤中的一隻小曱甴,也分享其獄中生活。他說,有聰明囚友教曉他一招,堵截小曱甴從洗手盤水位爬出——「睡前把裝滿水的膠杯放在去水位之上,遮擋整個去水位,然後,再開水喉注水入洗手盆內」。

寫得一手好字之餘,畫年畫、素描全都難不倒這位前立法會議員,究竟其手藝從何而來?

從藝術學士到政治學碩士

原來,范國威是美國三藩市美術學院學士畢業。當年中學畢業後,他就到白英奇讀平面設計,後來跟著設計師陳幼堅工作,參與張國榮唱片封套設計。1988年,范國威從美術學院畢業,次年就發生六四屠殺,使他政治覺醒,投身政治及社會運動。更於1993年報讀三藩市州立大學政治學碩士。

從藝術專業轉向政治,絕非易事。一開始上政治理論時,范國威一頭霧水,但他會用錄音機錄下上課內容,回家後重複播放,慢慢學習。

32年前,北京一場屠殺,讓一位設計師毅然轉換跑道,投身政治;如今,香港踏入政治犯的年代,又有多少人從此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