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早前禁止台灣鳳梨進口,結果引起了一輪全球搶購台灣鳳梨的熱潮。在台灣,有部份果農擔心一潮一過,鳳梨便會滯銷。內地也有網民表示,台灣的鳳梨失去了大陸市場,恐怕也撐不了多久。不過,筆者按簡單的天時地利分析,上述的說法,有可能只是杞人憂天。現在全球暖化,天氣一年比一年炎熱,鳳梨不但香氣怡人,而且味道清甜,價錢非常平易近人;配上刨冰,在夏天簡直就是最天然的消暑妙品。在這個客觀的情況下,鳳梨只要有適當的外銷渠道,附上台式食譜,鳳梨的銷量極有可能不跌反升,更可以成為台灣大使,宣傳水果王國的文化。

加上,台灣的農產技術一直位列全球前列,從前台灣有陳文郁研發的無籽西瓜,一度成為台灣的代表之作;我們一吃到無籽西瓜,就會聯想到台灣,配上有提味作用,代表著毋忘在莒的梅子粉,就成為了筆者的童年回憶。而且台灣的鳳梨也不是省油的燈。鳳梨的天然酵素是可內服外用的。如果大家有機會到台灣旅遊,我們不難發現有不少有助排清宿便,深入女生歡迎的保養食品,是含有天然鳳梨酵素。一些小黃司機,還會把剛割下來,還有一點菠蘿蜜的鳳梨頭,放在計程車的車廂之中,透過空調,讓那種甜香濃濃包圍著乘客,我們只要深深一呼吸,即時便感到精神為之一振。而在量販超市中,我們也會發現「鳳梨酵素洗衣精」之類的清潔用品踪影,他的清潔效能絕對不亞於檸檬,也適合外銷到東南亞或是熱帶國家,作清潔抗疫之用;而且保質期極長,就算塞在蘇伊士運河也絕對不是問題。所以,如果內地人以為台灣的鳳梨,就只是一種可以吃的水果,就是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要知道鳳梨是圓型的,是可以滾來滾去的!

雖然我們沒有證據,去證明內地的禁令是要打擊民進黨的農民基本盤。可是,就現在看到的數據和事實,成效明顯有限。當然,內地為了向台灣農民示好,國台辦隨即在今年 3 月 17 日推出了「農林 22 條措施」,鼓勵和支持台灣農民到內地發展,措施涵蓋融資、農地使用及開拓內銷市場等。可是這 22 條措施,在台灣可以用熱臉貼在冷屁股來形容,並且也進一步揭露了內地從中央到地方管治,一直以來的死穴!

缺乏在地思維:只求管,不理治!

首先,我們經常聽到管治一詞,尤其在過去數年,香港人對「全面管治權」一詞肯定不會感到陌生;有效管治的目的應該是追求「善」。所以作為政府應該是「先求治,後求管」;而非只求管,不理治。那政府求治,就必須有容乃大,與公民社會締約,透過普及而平等的選舉,與人民建立管治命運共同體,才有機會避免管在平衡時空。既然是管治命運共同體,掌握公權力的主要官員,便必須了解當地的文化與語言,培養在地感,施政才可以事半功倍。我們不難發現,有民主選舉的地方,大部份代議士都需要走入尋常百姓家,而內地也要求官員需要有豐富的群眾歷練。

這種群眾歷練是內地官員的重要政治資產。翻看《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年青時候的習主席連生豬肉都吃過,對貧農的生活狀況應該有很深刻的體會。問題上,內地的村支書由一位基層幹部,直到中南海一品大員,官運亨通的動輒也要數十個寒暑。從前的群眾歷練很有可能已經變得模糊;加上內地是一個中央集權政府,官員越接近中央,離地方就越遠,在地感也自然越弱!再者,內地的官僚系統缺乏民主成份,地方政府既無民意監督,中央政府又擔心山高皇帝遠。結果就經常出現中央與地方之間:「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無限輪迴。

何況在兩岸分治的事實之下,內地管不了台灣,掌握台灣的實際情況,可能更加有限。所謂的惠台,特別是針對農民的政策,不但難以令他們有獲得感,更有可能產生反效果。試問一幫從來沒有去過台灣,沒有在地了解過台灣的內地官員,又如何可以制定一些,能夠真切協助台灣農民的農貿政策呢?同樣地,一幫從來沒有經歷過民主選舉洗禮的官員,又如何可以就他們有限認知的實際情況,制定乎合民主原則的選舉呢?

我們細看「農林 22 條措施」內容,主旋律仍然是離不開「發大財」的「錢包子」統戰策略。可是就算台灣農民願意傾全台之力,都沒有可能滿足內地市場的需要。何況根據台灣農委會的資料顯示,去年台灣水果出口糧大增,特別是美國激增超過 2 倍。而稻米外銷糧由 17 個國家,大幅增加到 28 個國家。即客觀的實際情況,台灣已經減少了對內地市場的依賴,而且台灣農民在追求量的同時,更注重質,即所謂「優耕」。

還記得小時候,我家的果園,是會為農地進行「休耕輪作」,目的就是保存土地的肥力,守護這片土地;確保出產的水果對得起台灣。所以,台灣農民寧可產量較少,也不願意匝了水果王國這面金漆招牌;加上台灣的泥土很多是有火山岩成份,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很多品種不是說內地有政策優惠,就可以移種到內地種植。很多年前,台灣的蓮霧就曾經移種到大陸,結果就由黑珍珠變成青蜂俠,那時候的果農還笑說:錢賺不到,可是臉都綠了!這個可笑的經驗,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可是現在內地的想法仍沒有改變,那他們對台灣人心,還有在地情況掌握多少,大家應該有答案了!

精英決策,往往離地

當「農林 22 條措施」出台之後,我們在內地的網評上,發現不少評論指出,這是按台灣實際情況,為台胞們著想的好政策。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在新聞發布會上,也振振有詞地表示,政策是:契合台胞台企實際需求,為他們帶來更光明的前景和更多的機遇。結果相關的報導,在一天之後,便石沉台灣外海了!筆者相信這個結果,大概不是中央想看到的情況。可是為什麼會事與願違呢?這就涉及中央在決策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就是精英決策模式。

在中共的體制中,黨員理論上是從群眾中來,能夠在九千萬黨員中脫穎而出,經過無數次組織考評,成為黨總書記,應該是精英中的精英。這種父母官式的官僚培養體系,就出現了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副教授兼中國經濟問題專家史宗瀚所描述的有趣情況,就是他們所有的決策,都有一個天真的假設,就是:為國家好,為人民好!

「為人民服務」的肉食者以人民為念,是一萬個應該。問題上,內地的政策制定者,又有沒有反過來,從當地人民的角度出發,了解一下受眾,是否也認同相關政策,能夠增加他們的獲得感?還是只是政策制定者一廂情願的好意?當政策碰壁時,反過來指責老百姓沒有中美搏弈的大局觀?可是,尋常百姓也要求如此高瞻遠矚,那他們早就應該當官,不應該耕田了!筆者相信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也有父母是虐兒與愛兒,傻傻分不清的。

當然,我們不排除部份官員,也嘗試去了解真正的實際情況,安排所謂的廣大群眾諮詢。問題上我們認知的廣大,與他們演繹的廣大,在理解上應該差別非常大,被代表的情況經常發生,例如我們從來不清楚,內地官員常說:代表廣大台灣民眾的根本利益,是指那一群?那一群有又多少人?加上,內地的官員在黨國體制下,有的是黨性,缺的是民意授權;而被網民嘲笑,地方官員為了不讓大老闆生氣,新春期間一定要安排總書記到農家廚房揭鍋子,也一定要確保鍋子裡有豬肉,來證明人民已經全面脫貧。難怪中國當代行政學的主要奠基人,夏書璋教授曾經親口告訴我,內地一句順口溜,就是:村騙鄉、鄉騙縣、一直騙到黨中央。至於人民是否過上了美好生活,應該只有冷暖自知的人民才有發言權吧!

以力不能服人

還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冰封三尺,絕非一日之寒。台灣農民對農林 22 條一笑置之,最大的原因是過去不少台商在內地經商時,累積了大量過河拆橋的不良經驗。我們細看條文第 11 條:支持台灣同胞和台資企業參與重型農機、漁業裝備、智慧農業、綠色投入品等領域的研發創新、成果轉化與技術服務。從統戰的角度來說,這又是錢包子政策;卻對台胞來說,這不但是請君入甕的養套技量,更有可能是賠了自己的根。

讀者們可能不知道為什麼台灣的 HTC 手機,在台灣叫國民手機。一方面是價錢平較便宜,另一方面是他們對內地設廠非常有保留。原因是馬英九年代,容許晶片生產商到內地設廠,特別是當年的核心技術 8 厘米芯片,結果就成就了深圳華強北,大量平價雜牌手機的湧現。可見台灣的芯片技術一如少林易筋經。現在支持武統台灣的鷹派,也指出台積電晶圓生產全球稱冠,只要拿下台灣,就不仇美國的打壓了。如果你不開放核心技術,就一如當年在寧波設廠的台灣化工,就算是在地生產,原材料仍是要打非常昂貴的進口關稅。

上述的例子,都是在台灣首屈一指的大企業,他們的教訓也是人所共知,那請問一般農民看在眼裡,會有什麼感受?而且當你完全融入內地發展大局,你便有可能要接受內地的語言與定義,同時放棄了對台灣的身份認同。否則便被罵「吃中國飯,砸中國鍋」。例如:早前有台灣藝人公開表態挺新疆棉。又例如,年屆 59 歲的凌友詩是代表台灣的「台灣女孩」;這些例子看似個別事件,卻在台灣的 PTT 隨處可見。這種按內地官員了解的實際情況,而作出的政治表態行為,是台灣民眾最不能接受的死結。

根據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最新的調查發現,台灣民眾同時認同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百份比只有 27.5%,創下有研究以來的新低。在筆者的評論中,一般喜歡用「治理」,而多於「管治」,因為除了筆者認為應該「先求治,後求管」之外,就是施政要以理服人,是可以接受人民挑戰,而不是:「我說了算!我說的就是真理,不容挑戰!」而且治理一個地方,就要謙虛地去認識一個地方,去學懂一個地方,20 年不認識,就用 30 年、40 年去真切地認識,這才是長治久安的不二法門。光靠壓倒性權力而令人感怒不敢言地屈服,換來的,恐怕就只有近期的網絡潮語:你鍾意點,咪點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