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子;圖:Sideways Film】

情緒病已成為流行都市病,以往情緒病多以心理輔導及對話治療緩解,但自1970年代起,精神科醫生開始將精神失常歸類為疾病,認為病因是腦部化學物質失衡,主張以藥物治療,並慢慢將這套理論向公眾推廣。據過往統計,每      5名美國人中,就有1人每天服用精神科藥物,包括700萬名18歲以下兒童。正所謂藥有三分毒,藥物既能治病亦可致病,有不少曾經長期服用多種處方藥物的情緒病患者認為,精神科藥物對他們造成的傷害,比病情本身的影響更嚴重、更長遠。

大學生麗碧嘉11歲時因不想上學、體重大跌,被診斷患上抑鬱症,父母本希望她接受心理輔導,但治療師卻建議以藥物治療。服藥一段時間後,麗碧嘉開始出現幻覺,後來因病情嚴重多次入院,結果被處方更多藥物。雖然醫生有解釋藥物的副作用,但只是輕描淡寫,令麗碧嘉父母最初選擇相信藥物療效;但目睹女兒由最初輕微抑鬱變成嚴重精神病,終於令他們懷疑藥物有問題。雖然醫生大力反對,但父母堅持為麗碧嘉停藥,停藥數月後她再無出現幻覺,只餘下最初的焦慮及飲食失調問題,現時已經康復。

不過,能及早發現藥物負面影響,成功戒除藥物並康復的例子只屬少數。自小成績優異的戴夫長大後成為海軍,更被軍方挑選入讀著名大學,修讀衛星系統工程,前途一片光明。可惜入學第二年,在學業及感情壓力夾擊下患上情緒病,向大學精神健康診所求醫後獲處方幾種藥物。服藥初期,戴夫感覺明顯好轉;加上開展新感情,生活重回正軌,以為自己完全康復。可惜8個月後,戴夫再次感到情緒低落,出現失憶、性功能障礙等情況,他深信是長期服用精神科藥物的結果。當他向醫生提出看法時,醫生只為他處方更強的藥物,戴夫終厭倦藥物的束縛,決定自行全面停藥,但操之過急帶來強烈的藥物戒斷症狀,令他嚴重抑鬱,更多次嘗試自殺;戒藥4年後仍受戒斷症狀影響。

有患者親證精神科藥物「越食越病」,但藥廠面對這塊賺錢「肥肉」;並無選擇投放資金研究以改良藥效,而是花錢宣傳與包裝。有記者及醫生發現,不少精神科藥物的測試結果顯示,藥效在服用最初數星期明顯,但長期服用則會帶來反效果,甚至會令病人上癮無法停藥。不過,藥廠撰寫研究報告時,多數只強調藥物的短期藥效;再花錢聘用名醫作顧問,將藥物包裝成效用顯著、值得信賴;久而久之,不少精神科醫生漸漸忘記藥物的副作用,亦忽略病人的真正需要。 

大部分情緒病源於生活壓力、傷痛經歷等,身邊人的體諒與關懷,比單純倚靠藥物療效更大;在服藥及停藥前,除了聽從專家意見,亦應了解藥物的副作用及後遺症,再作合適決定,不要輕易放棄健康的主導權。

港台電視節目《31看世界》(電視雙語廣播,本集於4月7日播出)節目逢星期三晚上9時30分在港台電視31播出。港台網站tv.rthk.hk及流動程式RTHK Screen視像直播及提供節目重溫。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31seethe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