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版 RubberBand《睜開眼》:直視恐懼 共同經歷
今天去看 RubberBand 紅館演唱會「Ciao」,感想很多,不逐一細講,只想講講《睜開眼》。
《睜開眼》是 2012 年作品,收錄在〈Easy〉唱片。雖然樂隊一向予人關心時政之感,但真正直接以政治為主題的 RubberBand 作品,其實不多,而《睜開眼》可能是當中立場最鮮明一首。
歌曲的誕生時機也十分政治——樂隊首次公開唱《睜開眼》,正好就是在社運集會。〈Easy〉唱片於 2012 年 8 月面世,YouTube 顯示《睜開眼》MV 於 8 月 28 日上載,而四日後(9 月 1 日),學民思潮與反國教家長關注組於金鐘添馬公園舉行集會,RubberBand 上台表演,唱的正是這首歌。當時主音 6 號說,「聽過又好,未聽過又好,這首歌代表我的心聲」;因為太新,台下群眾未能跟著大合唱,理由相當充份。
《睜開眼》歌詞很直接—呼籲世人別再蒙住兩眼,「迷信煙花未散」;是時候醒覺「面向這現實世界」,「無懼睜開眼」。在那幾年的香港,「覺醒 VS 沉睡」的說法非常流行,不少自問已醒來的人,總是在痛恨為何還有那麼多人仍然沉睡,或是裝睡(「你永遠不能叫醒那裝睡的人」)。
於是,這首歌也成了 RubberBand 最直接的政治表態作品。2013 年七一,他們被逼參與建制贊助的巨蛋音樂節,最後在滂沱大雨下以歌明志,當時唱的唯一一首自家作品,正是《睜開眼》(另外還有《一無所有》、《天問》、《Blowing in the wind》,演唱理由相當充份)。
歌迷當然也意識到《睜開眼》的政治性。2014 年伊館音樂會舉行時正值雨傘運動,RubberBand 唱到《睜開眼》,有觀眾自發撐起黃傘,隨音樂旋動起舞;也有人學效蜘蛛仔,在山頂位高舉黃色揮春,表明「我要真普選」。至燈光熄滅,他們又亮起手機電筒,置於傘下,猶如在黑夜裏,點起一盞盞燈。
2014 年 11 月這一次《睜開眼》在視覺上亦有特別安排:前奏響起,全場燈光熄滅,樂隊在漆黑中演唱,觀眾在黑暗裡晃動,直至唱至末句「就覺醒/面向這現實世界/無懼睜開眼」,舞台打起刺眼白光,劃破漆黑,直插心臟。2018 年九展 Hours 演唱會,唱到同一首歌時,也作同一安排,猶如一種儀式,甚或一種立志——大燈一亮,全場觀眾同一時間「睜眼」、「覺醒」,正視現實,重見光明。
2018 年是 RubberBand 上一次大型演唱會,已經是三年前。正如現在已經無人再講什麼「你永遠不能叫醒那裝睡的人」,2019 年後「覺醒」與否,似乎已經成了毫不重要的命題。那 RubberBand 還怎樣演唱《睜開眼》?繼續是 2014/2018 年的呈現嗎?
結果我們看到了 2021 年版的《睜開眼》。
開始前,6 號先提醒觀眾,「希望大家可以熄哂所有燈,仔細地去聽呢首歌,唔駛驚,因為現實都係咁。」接著,舞台上燈柱逐一亮起,構成了牢籠、監獄的模樣。然後前奏響起,RubberBand 開始演唱,全場觀眾都在漆黑中注視那牢獄。
睜開雙眼的意思,不再僅是覺醒,更重要是,直面現實世界中的恐懼,不用過份害怕,也毋須急於逃避。有人在籠中,有人或要進去,但請記住:我們每一個人都身處相同的黑暗,望著同一牢籠,經歷相同的事。
「呢首歌係 2012 年寫,9 年來我們經歷好多聚與散,排練的時候,我和監製、戰友講,呢首歌真係好難唱落去,但係……每一次仲可以唱,我哋就唱一次,堅持唱落去,同大家一齊。」6 號在台上說。
*By the way,據說頭場唱《睜開眼》時,觀眾紛紛在漆黑中亮起手機燈,影響創作原意,以至 6 號及後也在 FB 呼籲大家之後勿再開燈。嗯,牢籠外的人以燈光為記,示意我們還有彼此 — 這似乎為歌曲及表演,賦予再多一層意義。
睜開眼
作詞:RubberBand / Tim Lui
作曲:偉@RubberBand + 正@RubberBand
沒意識 學會了 矇住兩眼 迷信煙花未散
沒記憶 學會了 矇住耳朵 派對裡任意高歌斷了的山脊線 鍍了金摩天背面
舊老區給拆建 自在遊客買下千噸客船誰在劏開房中幾晚吃不夠吧
誰在K房通宵倒了幾多菜渣沒意識 學會了 矇住兩眼 迷信煙花未散
沒記憶 學會了 矇住耳朵 派對裡任意高歌
在這刻 睜開眼 來睜開眼 風光卻失落消散
在這刻 若見證 混濁廢氣瀰漫 誰合上眼尚懂得公正 尚靠每雙手拼命
做假的不買帳 尚在夏季那夜燭光照樣寧願抽身搬家飛到遠方避世嗎
回望那獅子山還是會牽掛沒意識 學會了 矇住兩眼 迷信煙花未散
沒記憶 學會了 矇住耳朵 派對裡任意高歌在這刻 睜開眼 睜開眼 風光卻失落消散
在這刻 若確信 並未到了大期限 睜開眼若這曲 被禁了 絕唱了 旋律給消滅了
樂器都 弄碎了 全部唱機燒了 也會化做野火燒
自這天 睜開眼 睜開眼 時候總不為晚
就覺醒 面向這 現實世界無懼 睜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