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計劃在北區沙嶺設置「超級殯葬城」,紓緩骨灰龕位不足的問題。不過近日計劃引起內地網民不滿,批評是漠視了深圳人民感受。今日民建聯陳克勤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炮轟項目不符大灣區政策,要求政府暫緩項目。特首林鄭月娥則強調規劃早在 10 年前出現,當時不知有大灣區規劃,如今若貿然叫停會有很大影響。有殯葬業界就認為,殯葬城的骨灰龕位遲早都會爆滿,推廣綠色殯葬方是治本之道。各界關注骨灰龕法案大聯盟就質疑陳克勤究竟是大灣區還是香港議員,希望特首不要因配合大灣區的要求「跪低」。

陳克勤:規劃未有落實大灣區發展 林鄭:當時未知有大灣區

立法會今早(8 日)舉行特首答問大會,民建聯陳克勤提到近日政府重推的「超級殯葬城」計劃,指其選址在「大灣區的中心」是非常不當的做法。他質問林鄭月娥,指現時特區政府將殯儀館、墳化爐等厭惡設施,都放到香港北區沙嶺,「點會將殯儀城放喺我哋(大灣區)三個口岸嘅正中心?」,批評港府未有落實大灣區政策,「我想問下你的團隊,在發展概念上有幾認真對待?」要求政府立刻暫緩項目並重新檢視。

林鄭月娥回應稱,有關規劃早在 10 年前出現,從歷史角度來看,香港的土地運用是由港島擴展至九龍、以至新界,北區位於香港邊境,以往「大家都會將唔想見到的設施都盡量放到北區」。但 10 年前的官員「無水晶球」,不會知道未來有大灣區規劃,強調政府不是明知有大灣區規劃,都堅持要把「超級殯葬城」選址北區。

林鄭月娥又指,會再與團隊研究更佳安排,在設計上盡量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但暫時不會貿然放棄有關項目,皆因香港缺乏骨灰位的問題嚴峻,「我哋係處理緊一個規劃了多年的項目,突然要叫停項目,影響好大。」

計劃早於 2012 年提出 深圳居民強烈反對

文錦渡沙嶺「超級殯葬城」的計劃其實早於 2012 年提出,當時預計 2022 年可落成,並分階段提供逾 20 萬個骨灰龕數目。初步預計每年可提供 17.8 萬個時段的火葬服務供火化骨灰,有望成為香港未來的主要殯儀及火葬場所。但計劃其後在內地曝光,致不少深圳羅湖居民強烈反彈。

近日港府舊調重彈,自然再次引各方的反感。內地一名擁 10 萬訂閱的 Youtuber 上月 30 日就發表評論影片,同樣指港府興建「超級殯葬城」未有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考慮大灣區規劃,更只顧港人感受、漠視深圳人感受。

殯儀業不滿計劃邊緣化業界

不過在港殯儀業業界一樣對計劃不受落,但強調並非因為計劃鄰近深圳、阻礙大灣區發展。殯儀業業界反對的原因,是政府選址根本是將整個行業邊緣化,未有照顧行業,更遑論體恤剛失去至親的市民。而且計劃概念未為長遠殯葬提供可持續的發展。

祿福禮儀學院院長陳振哲向《立場新聞》表示,以沙嶺作為火葬及存放骨灰的地方,是可理解及接受,皆因地理上,其位置的確可供應大量予骨灰龕,當然可以稍稍紓緩情況。加上近年新落成的屯門曾咀靈灰安置所及石合石靈灰安置所等,相信可以消化積存在市場已久的骨灰龕需求,有機會縮減骨灰龕位輪候時間。

不過能供應骨灰龕位不代表計劃就沒有問題。陳振哲指,整個「殯葬城」的計劃,是把整個行業搬到遠離市區的沙嶺,未有打算將殯葬融入社區,即可想像日後處理先人後事時,可能就要到偏遠地方,而非如以往一樣在市區即可。陳振哲指,做法「簡直嘥氣」,無疑令剛失去至親的市民更不方便,非常不體貼。

陳振哲亦指,現時計劃概念仍停留在如何安置骨灰,但「長貧難顧」,強調殯葬並非「one-off」的問題,這次紓緩情況後,每年死亡及需安葬的人數不斷堆積,始終會有滿額的一天,建議港府參考外國例子,多推廣綠色殯葬等計劃,才是長遠解決香港殯葬問題。

關注骨灰龕法案組織:盼特首「企硬」 不要擱置「超級殯葬城」

各界關注骨灰龕法案大聯盟其後亦於 Facebook 專頁發帖,指希望特首能「企硬」,不要因配合大灣區的要求而「跪低」、不要擱置沙嶺龕場及殯儀設施的發展。因若設施被擱置,將嚴重影響全港公營龕位的中長期供應,可能會再次出現公營龕位供不應求、先人無安息之所的局面。

大聯盟又指政府早已多次在區議會及立法會的諮詢,獲支持後項目早已開展前期工程,一旦擱置,不但會浪費公帑,亦會令土地再次長期閒置。又批評陳克勤議員,「代表」深圳居民提出推翻在香港得來不易的共識,質疑陳究竟是大灣區議員還是香港的立法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