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波利】

多久沒有感受到畫廊有人多的感覺,可以想像到印象派以及其代表畫家時至今天在香港仍有很多支持者。實然,如果在展覧再加入一至兩幅代表性的大作,陣容是可比HKMoA波提切利的年度大展。

Lévy Gorvy的陣容主要都是佳士得離場的前高層,感覺就像是投行離巢成立的精品銀行。畫廊外觀不走當代風格,而是相對的豪華風格,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親切的職員與打燈設計等均非常專業。

《春華秋實》展題雖則古樸,內容主是以四季為主的風景畫,亦有靜物,例如主要展品之一,莫奈的《一籃蘋果》便是一例。1885年莫奈已經入主其著名的花園,但睡蓮系列則一直到1909年才展出,如是《蘋果》則是在這期間反映後期風格的有趣作品,也是他為數不多的靜物作品。

仔細去看會發現連陰影與反光處都安排了燦爛的光彩,蘋果的結構則形成兩組安定的六角形,但同時主體又貼邊線做成經典靜物的生動感。背景雖然筆觸明顯,但又輕薄,充份對比竹籃的厚重質感。相片中可能較難看出,蘋果的高光處色階各有不同,在微不足道的地方顯現出印象大師對光的敏銳。

此作正應季節之題,難怪畫廊將其陳設在展廳的中心。雅好作品研究的朋友可能關注此作疑似畫中畫的逸事,探討藍色天空滲出黑色的背景;而談作品本身,1886不過是梵高的早期印象之作,也可以說在思考如何實踐印象派繪畫的時期,這一種與透視交錯的路徑設計在日後的作品中亦有出現。

莫奈、梵高在港還是偶有個別展出,但上一次在香港看見孟克已是不知何時。對他略有認識的朋友必定會知道名作《吶喊》,再熟悉一點會知道完整的《生命的緞帶》系列;不過及後的挪威風景也許更能突顯其表現主義的特質,例如奧斯陸大學禮堂的壁畫《太陽》散發的是更強的自然力量。而此幅《卑爾根港口》不禁要望向右上的山麓靜靜地翻動著,前景則是平靜的港口景色,感覺是釋懷不少。

展中亦有其他大師的傑作,不論新手學習還是藝術老饕都必有收穫,實是萬勿錯過。

作者FB/ IG / Me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