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Irene Chan】

在「融合教育」的安排下,主流小學會開設「小學加強輔導班」(簡稱「小強班」),每班約有十五位學生,他們都是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SEN,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當中包括特殊學習困難、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自閉症、肢體傷殘、智力障礙等,但他們的智力測驗分數都在正常範圍內,不然他們不會被安排在主流學校中就讀。 

小美是一個在非語言能力方面輕度弱智的學生,她一向中文默書都很慢。四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整整三十五分鐘的默書堂只默了詞語十個和讀默一段約一百個字,尚欠背默一段約一百五十字。我看見她很努力,而且我很想知道她究竟能不能默出學過的字,於是我便請她先交出默書簿,在放學前的功課輔導堂(有二十分鐘),再上來加強輔導室繼續背默。放學鐘聲響了,小美終於默完了,這一次默書她用了五十五分鐘,但她拿到一百分。 

其實讓她加時默書,並不符合公平原則,因為同班的其他同學是要在三十五分鐘內完成三個默書的部分的。可是我的觀點是:我希望藉着默書了解學生是否達到這個年級的認字基本要求,而不是要求學生在指定時間內鬥快默完。

現在教育局的指引規定,有特殊學習困難的學生考試時可以放大試卷和加時,老師在安排上可以有所依據了。平時默書是考試分的一部分,一般「小強班」的做法是在劃一的時段內減少默書的範圍,這是其中一個調適的方法。但有「小強班」的家長認為,默少了即是學生學少了,要負責教的老師保證在考試時不考這些字,才算「公平」。但其他在「大班」的學生家長又會覺得對他們的子弟「不公平」,因為他們是學懂多一些,為甚麼不能多拿一些分數呢?

事實上家長是不情願他們的子弟入「小強班」的,因為怕被標籤為差生;但如果學生因為資優而跳級,他們的家長又不會介意被標籤,最好就是在一個四年級的學生的成績表上,註明學生在五年級的數學(例如)拿到八十分。 

「小學加強輔導班」計劃實施二十多年,教育局有沒有統計過有多少個學生,因為在「小強班」上課,功課和考試的分數有所提高,而可以回到「大班」學習的?又或是一直在「小強班」上課,而在與「大班」同一個考試中分數有進步?又或是在「小強班」上課,學生的開心指數有所提升? 每年的中學文憑試,能夠考獲幾優幾良的 SEN 學生寥寥可數,當中包含了學校、老師、家長和學生的努力,教育政策在提高這些 SEN 學生的生涯規劃中的選擇能力,又佔有怎樣的比重? 這些統計數據,能真正評估「融合教育」的成效,為甚麼教育局一直諱莫如深呢?

如果 SEN 的學生想所有學科都在「大班」上課,我在這裏我提出一個「選修學科制」構想:因着同年齡的學生應該在同年齡的群組中發展社交能力,所以每一個小學生先有一個以年齡分類的基本班,和同輩一起上體育、視藝、音樂等術科,然後根據學生在各學科的能力選修科目,例如一個四年級基本班的數學資優學生可以到(例如)五年級數學堂上課,同班 SEN 的學生可以到(例如)三年級的數學堂上課。成績表上可以列明這個學生在四年級中文拿到九十分,在二年級英文拿到九十五分,在五年級數學拿到七十分等,每個學生都有做「大強」和「小強」的機會。當畢業時經過換算決定他們可以選擇入讀的中學的組別。 

像四年級的小美,她整體智力在正常範圍內,給她足夠時間,她四年級的中文默書可以拿到一次一百分;如果讓她在三年級上中文課,她就可能每一次默書都一百分了。現時情況是一般主流小學是不會以學校的「小學加強輔導班」來宣傳的,老師教得好也要低調處理,以免招來大批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拉低全校的學術水準,也增加其他科目(「小強班」只開設中英數其中一兩科)老師的教學難度。 

「選修學科制」可以正確顯示學生在不同科目的能力,而不是把學生概稱為「差生」或「資優生」,相信這樣對學生比較公平,家長亦比較易於接受。有時 SEN 學生需要特別的調適,例如有些讀寫困難的學生對印在特定顏色的紙上(例如黃色紙上)會更易於認字等,在主流學校都比較難實行,所以在現實中學校亦未必能給「小強班」學生有太特殊的待遇,滿足他們的需要。

 現在一般學校會替 SEN 的學生度身訂做「個別化學習計劃」,但是「個別化學習計劃」,只有「達標」與「不達標」的分別,「不達標」時學生一樣要在與他的程度不相稱的課堂中掙扎,成績表上紅色不合格的科目一樣多,永遠都被稱為差生,在學科方面沒有體驗成功的機會,影響自我形象,打擊學生在其他領域追求卓越的信心。 

如果一個四年級基本班的學生,在二年級的中文班讀了一年都仍然不合格,那麼教育署局各位請重新考慮: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是否仍然適合繼續在主流學校接受「融合教育」?

作者網誌

作者簡介:退休教師。好學,成櫃桶興趣班沙紙。年輕時常轉工,曾任專職家庭主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