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在民間的瑰寶
【文:麥潤生】
引言
本土研究社 (下略為本研社) 最近為大眾市民公開了8,803 幢於1950年代之前已經存在的歷史建築物。 這是古物古蹟辦事處 (下略為古蹟辦) 於1996年邀請四組專業團隊所做的一次全港普查的成果。 就著這次工作,促成了日後於2009年公佈了1,444幢評級的建築物。 其中深水埗區就有143幢在列表內,除卻31項是在昂船洲,也有112幢是可以容易去觀察的。
這次突破促成了一個實地考察的機會,在1996年之後的25年,是值得去看一下有些甚麼變化,藉此瞭解一下這個社區的發展及民生演變。 深水埗是一個比較基層生活主導的地方,然而隨著地產項目發展及消費模式轉變,亦可探索一下這些年代久遠的建築物可以在區內有甚麼角色。
觀察及紀錄方法
以本研社用geo-refenceing製作的地圖作起步是很有價值的參考,然而亦存在一些誤差,例如青山道148-150在本研社地圖上的位置是介乎青山道與光昌街交界,其實應該是青山道與東沙島街交界。 這些情況是合理的,現存民間的衛星定位系統不會是十分精準的,相信其他地區也存在這樣的情況,如果加上原來的列表及地政總署網上地理資訊地圖作為定位是比較確實的。
深水埗地區誤差情況:
地點 |
本研社地圖標示位置 |
真實位置 |
1. 青山道148-150 号 |
青山道與光昌街交界 |
青山道與東沙島街交界 |
2. 欽洲街51-53号 |
欽洲街與荔枝角道交界 |
欽洲街近福華街交界 |
3. 昌華街473-475号 |
青山道與昌華街交界 |
元洲街與昌華街交界 (現場473-475号是歸納入元洲街。 在原來列表中亦是寫昌華街473-475号) |
4. 元洲街123号寶血幼兒院 |
元洲街與長發街交界 |
元洲街與欽洲街交界附近 |
5. 元洲街358-360号 |
元洲街與東京街交界附近 |
元洲街與長發街交界附近 |
6. 荔枝角道343-345号 |
荔枝角道麗安邨麗廉樓 |
荔枝角道與桂林街交界 |
另外,在原來列表中,有一些建築物的位置在找尋過程是未能確定的,這可能是在經歷25年的發展後,因重建而消失了。
未能確定建築物位置名單:
列表編號 |
地點 |
1331 |
北河街2 号 |
1332 |
北河街2A-2B 号 |
1333 |
北河街4-4A号 |
1363 |
基隆街88号 |
1392 |
東京街52号 |
1403 |
興華街5号 |
1404 |
興華街7号 |
1405 |
興華街9号 |
1406 |
興華街11号 |
1407 |
昌華街473-475 |
找到建築物後會拍下照片作為紀錄,希望可以有機會和1996年的面貌作一對比。 這些照片然後再加插在地理資訊地圖上展示,而展示是以2018年區議會選區劃定作為分界,好處是能夠以一個群落的區域去觀察,日後要覆檢或參觀時也比較容易。 不是每一個選區也有建築物在列表中:
在紫色線範圍內的區域沒有建築物是在列表入面的,這些區域多是比較後期填海所得土地,又或者是規劃作休閒活動地方,而列表入面的建築物則多在人口稠密的區分。
有建築物在列表入面的選區 |
沒有建築物在列表入面的選區 |
1,2,3,5,6,7,8,10,14,17,18,19,21 |
4,9,11,12,13,15,16,20,22,23,24,25 |
梁美儀教授在報告中提及觀察到的多是非常同類形(very homogenous) 的唐樓,在這次觀察中,其實是存在不少瑰寶,從中可以看到業主的心思。 反觀一些已重建成多層大廈項目,還容易覺得是發展商用盡地積比而向高空發展的努力。
時代的印記
在深水埗社區找尋建築物,很容易就可以留意到標誌著香港不同時代發展的痕跡。 六,七十年代的製造業,八十年代的金融業至到後期的服務業比比皆是。
更加反影社區特色的當然要數劏房情況
看過做過紀錄又如何
深水埗社區基層居民的生活,每分每秒都和生存有關,路邊攤出賣的半樽豉油有價有市,單從保育的角度去看有特色的建築物和社區民生的追求是格格不入。 居住在香港可曾有想過回家的時候是要走六,七層樓梯? 下圖的範圍左起南昌街而右至欽洲街,由大埔道開始直出通洲街,中間確實有不少建築物是沒有電梯的。
各種社區特色的結合
除了有特色的建築物,深水埗有其他不同特色類別的集結,汝洲街的手工藝配件店,基隆街的賣布攤擋及店舖,還有可供尋寶的懷舊商店。 不會缺少的是充斥著每條街道的食店提供各樣飲食。 這些特色的集結其實是很有活力,適合不同階層的消費者在深水埗暢快的探索,亦有利於區內的經濟發展。 與其專注建築物的保育,也可以考慮如何將這些不同特色類別去配對,增加它們的生命力及令其受到關注。
畢竟,深水埗的地產項目發展是日子問題,更值得關心的是劏房住戶的命運。
對報告的看法
於1996年進行的全港1950年代之前建築物的普查是一個里程,有這個起步點才能釐定下一步保育的方向。 就四份報告的內容,是可以看到四個團隊之間在研究方法,紀錄定義等議題是很少機會去溝通,也能感受到團隊在資源及時間壓力上的無奈。
這一次在2021年,再25年後在深水埗的觀察是有更多的推測,因為一部份在列表上的建築物已經重建,無從估計這些建築物的獨特程度,亦遑論保育的做法。 與其用存在與否去處理特色建築物,從政者也可以考慮以不同特色類別去組合,利用點,線,面的聯繫去增強各種特色在社區的價值及可持續程度。 社區如果單純用地產項目去發展經濟,受益的人其實只會很少。
- 完 -
作者簡介:前大學講師,閒時為社區導賞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