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贈 vs 按樽費 應以理據理性討論
【文:朱漢強(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香港每日往堆填區扔掉約 500 萬個飲品膠樽,出口回收率卻只得卑微的 0.5%,代表大家每飲完一百瓶飲料,能送到回收場的膠樽平均不夠一個,情何以堪。環保署正開展「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公眾諮詢,建議市民每退還一個膠樽,可獲 1 角回贈獎勵;有民間組織更認為,僅 5 仙的鼓勵已經足夠,又把獎勵計劃和環保團體倡議的「按樽制」混作一談,讓人有魚目混珠的感覺。
他們指出,提高回贈或按樽費有損消費者荷包,羊毛出自羊身上,從飲品生產商口袋要來的回贈金額,最終會反映在零售價上。然而,這根本無視了國際間行之有效的「按樽制」,也誤導公眾對按樽邏輯的理解。
環保署前陣子就獎勵計劃諮詢環保團體,被連番追問回贈與按樽的差別,以及為何捨按樽取回贈?官員的答覆模稜兩可,彷彿企圖蒙混過關。
硬推回贈,如同要飲品商「嘔錢」,金額自然愈低愈令飲品商接納,但假如低價刺激不了回收,又有何意義?飲品商最終只會被罵漂綠和逃避環保責任,賠了夫人又折兵,划不來。
1 元按樽費 回收率可逾七成
既不損害飲品商利潤,又不要求消費者作代罪羔羊,兼促進回收 — 真有一舉三得的做法嗎?大家應該買過玻璃樽牛奶:每個瓶子預付 1 元按樽費(遠高於斗零、1 角呢),這個費用無論定作 1 元甚至更高,只要消費者乖乖退回瓶子,金額便會回歸大家的口袋,促進了回收,也無損生產商慳囊。按樽制既然適用於玻璃樽,我看不到為何不能用在塑膠飲品容器上,而且它在國際間普遍獲得良好效果,以平均約 1 元的按樽水平,達致七成以上的回收率。
回贈與按樽的金額縱使一樣,本質卻截然不同,若有人「差不多先生」上身當成同一回事,大家便要懂得分辨。
坊間正進行每個膠樽回贈 5 仙的試驗計劃,全港超過三十個街角回收店及流動回收車参與,每月合共收集到約 13 萬個膠樽,佔每日膠樽棄置量的 0.35%。我支持多做社區試驗以總結回收經驗,但若以此論斷回贈斗零有廣泛的回收效果,實在以偏概全。
筆者舉辦過有償回收膠樽計劃,亦長年關注膠樽政策議題,留意到積極參與低價回贈計劃者,以拾荒者和清潔工為主。可以說,在貧富懸殊的香港,5 仙、1 角對不少基層市民依然有吸引力;相對地,中產和富有階層則未必在乎,所以很多環保團體和環境諮詢委員會成員,都質疑 1 角的金額太低,更別說 5 仙了。
按金用於減塑 實現污染者自付
再說,中產或以上一族若在住處扔掉膠樽,拾荒者根本進入不了私人屋苑,更遑論拆開人家垃圾袋撿走膠樽。即使清潔工有心當「下欄」,也非所有物業管理公司容許這行為。如此,又該如何防堵這些膠樽落入垃圾桶、堆填區?把按樽費增至 5 角甚至 1 元,便能提高回樽誘因。再者,即使依然有人「唔志在」,把按金用於減塑,正正實現了污染者自付的精神。由公帑代污染者埋單找數的冤枉錢,我們已經付出太多了。
有人會說,不如先以 5 仙、1 角作起點,若成效不彰,日後再調整金額?我想問的是,既然從一開始就是荒謬的不足,為何要等再議?況且政治現實真是那樣運作的嗎?以實施超過十年的購物膠袋收費而言,環保部門明知每個膠袋 5 角的徵費,減塑效果已經大大減退,整體膠袋棄置量持續上揚,然而最近的政策檢討,始終不敢、不願提出調高費用。更沉重的例子是,香港水費長期偏低,政府要持續作出大幅度補貼,浪費公帑之餘,也縱容公眾和工商界不惜水。想調整至合理水價?過去 25 年來從未獲立法會認可。
環保署和民間組織一直說回贈好,卻從沒說出遠較按樽制優勝的理由。與其繼續和稀泥,不如提出理據,理性地討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