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的世界進入一個非常狀態,近期讓人感詫異之一的,可說是博物館藏品涉違法,其帶來的波動植入於眾人腦海中,創作空間會進一步收窄嗎?這無疑讓年輕藝術家感到困惑,在無形的框架下如何發聲?

新約舞流的青年舞蹈教育計劃「藝意啟航」,三年為屆。第二屆航行時,經歷香港急速急劇轉變,資深導師們如何引領學員,在黑暗浪潮中定位並尋找光明,繼續創作?

舞蹈與編舞以外,還有...

一個長達三年的舞蹈教育計劃,還以為只有舞者才會參與,怎料細閱即將發表作品的九位畢業生資料時發現,除了舞者,學員還有劇場編創和表演者、藝術行政人員、臨床心理學家及電腦程序員。難怪新約舞流形容這是一個「為舞蹈愛好者提供有系統而循序漸進的創意舞蹈教育」。當然,學員參加前要對舞蹈有一定的基礎及了解,但這個計劃不止於教授技巧、創作及美學,更重要的是培育一個「人」。

「在整個計劃裏,創意雖然是核心之一,其實每人也十分需要創意,如烹飪也可加入你的創意菜式。舉辦一個計劃,不只是發掘學員創意,我覺得導師們已經像一個媽媽般,不是在注視現在的她,而是注視未來的她。」新約舞流藝術總監周佩韻(Pewan)闡釋。

在計劃內所涉及的知識及人生道理,或醞釀多年後發芽,或即時啟蒙,導師的視野從來不是只限於三年內的課程式創作指導。她們重視學員的自我尋找及認識,並透過對事物好奇、產生問題,才會主動尋找答案或建立一個看法。周佩韻相信,「不只是藝術,而是整個人生裏面,如果你想擁有一個有靈魂的人生,這是必須的。無論你選擇怎樣的人生,問題在於你是否願意尋找。」

追溯本原 尋回呼吸

不過在這壓迫重重的時空裏,如何投入創作?「藝意啟航」藝術總監郭曉靈表示:「的確對香港人來說是一個很大很難的挑戰,情緒是有的,誰沒有?但最重要就是怎樣把這個signal(情緒)轉化為一個動力。」這次,她認為導師與學員彼此也有追溯的心,一起談論生活、身體及舞蹈之間如何帶出養分,再回饋給自己。「創作裏面的豐盛,每個人的裏面也不同,但只要每個人願意走入去 ── 走入一種國度,用身體去認識、聆聽及接觸,每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聲音出發······而這十分需要容讓時間參與其中。」

不只是學員享受其中,她說自己在這個過程也獲益良多,作為導師,同時也作為一個觀察者,看着她們發問、拆解自己、在感受生命的一點一滴,無論作品是從個人、從生活、從社會也好,她們都在不斷雕琢。有幸參與這一切,她說很有福。

在局限中尋找可能

既然無法改變客觀環境,找到自身定位,又如何尋找可能?客席編舞顧問吳詩韻為藝術團體微風吹創辦人及藝術總監,由不同能力和背景的朋友一起參與的藝術展覽和演出,探索藝術新元素。「微風吹有一半的朋友是完全失明,並與健全者一齊跳舞,其實由細到大,我都在限制尋找可能性。我們沒有人是沒限制,又或也許你不自知,當我們意識到時,我們會徬徨,但其實創作就是在限制尋找可能性······當碰上局限時,我們要正面面對,而不是驚,應該要觀察。」

她近年於居旅法國,這次回港授課,是相信藝術的力量,希望用藝術與香港人走多一段路,她希望以自身的經驗鼓勵年青藝術工作者,讓她們看見可能。「她們上課時很真誠,好hunger,很想學習,亦很想表達······」不只是舞技巧,她希望讓學員明白及思考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在社會上的角色,或面對現時的香港,當她們覺得空間收窄了,我們該如何自處,又可以怎樣讓藝術在黑暗裏面發光。

感恩、喜悅不乏在我們的話語中,Pewan補充道:「當她們肯打開的時候,看見其改變及成長,就是為何我要繼續做這個計劃的原因。每次當我們看到她們有所發現,又或嘗試找出口、嘗試找一種生命的改變,而令作品或個人質素上有所成長,都是我們的恩惠。」Pewan由香港演藝學院現代舞系講師,跳出來成立「新約舞流」,專注舞蹈研究、創作及教育工作。她就像是一道橋,讓大眾接觸藝術,而「藝意啟航」作為「新約舞流」其中一個教育計劃,就是希望建立一個渠道,挑起大眾對藝術的好奇與興趣,並在這「快文化」的潮流中,滋養人心。

而現屆九位學員的作品展《第二屆藝意啟航:訪痕》,將於四月中展現於觀眾眼前,她們尋訪自身的痕跡後的創作是如何,將有待觀眾發掘。


 

《第二屆藝意啟航:訪痕》

16.4.2021 (五) | 8pm

17.4.2021 (六) | 4pm, 8pm

18.4.2021 (日) | 2pm, 4pm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麥高利小劇場

購票詳情:https://www.popticket.hk/event/landing-in-suspense

(本文為贊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