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叔走了
立叔走了。
馮可立,人稱「立叔」,今晨在睡夢中被上主接走了。又一個好人走了。
立叔是公民抗命的老祖。遠在 70 年代末期,在油麻地有一羣水上人家,即艇戶,因為居住環境惡劣,多年來向政府爭取上岸。1979 年有社工自發組織協助艇戶到港督府去請願,租了兩架旅遊巴,卻在紅隧出口被警方拘捕,以《公安條例》檢控。事件中,11 名社工被判留有案底,馮可立是其中一人。「艇戶事件」打開了香港社會工作者的眼界,對社工抗命的歷史影響既深且廣。當年社工的熱血,以直接行動介入事件,至今仍是香港基進社會工作的範例。
立叔後來回中大敎書,最後的崗位是中大社工系榮譽副教授。不過,無論是街頭還是課室,他都是永遠的前缐,一個倡議者。他一面提倡公民權利,一面批評社工專業化趨勢,認為社工不能無視社會問題,更不能無視社會結構如何生產社會問題(social problem in social structure)。讀過社區工作的人,都無法遶過立叔的論著而不理。
他身體力行,持續有火,文章散見於各報章,對政府施政作出毫不保留的批評。最後著作是《貧而無怨難 — 香港民生福利發展史》。據悉在他離世前兩天仍關注香港的醫療服務。
立叔的一生,不啻是作為公共知識份子的榜樣。他雖然離去,但他得教晦,特別是對社工價值的踐行,將會鐫刻在香港社工的歷史之上。
立叔,多謝你,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