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賞杏】

2021 年的 3 月香港文學館非常高產,既推出了《飲食魔幻錄》及《另起爐灶》的復刻,又出版了謝曉虹新作《無遮鬼》,而受灣仔區議會資助、專門講述灣仔軒尼詩道的《我們走過軒尼詩道街頭》的專集,則在各獨立書店開始免費派發。即使不是獨佔鰲頭,也肯定是個難得的亮麗風景了。

我們走過

我在銅鑼灣的二樓書店拿到這本《我們走過軒尼詩道街頭》,再由銅鑼灣走到灣仔,感受這幾廿年發生的種種。灣仔位處港島北端,在金鐘以東,為四環九約之一,於開埠以來是繼上環以後、歷史最悠久的社區,是故與之相關的文本也特別多。只講近年的小說便有黃碧雲的《烈佬傳》、馬家輝的《龍頭鳳尾》及《鴛鴦六七四》,與社區、本土文化相關的則有陳雲、甄小慧的《灣仔:小康興家的地方》,或本土運動興起之初、記錄利東街保育運動的《黃幡翻飛處:我們的利東街》,要在眾多作品再添一書寫角度著實不容易。但這次文學館的策劃則相當「聰明」,挑選了軒尼詩道這一條連結金鐘與銅鑼灣的繁華街道入手,作出了一個別具意義的嘗試。關鍵當然在於,我們走過。

每個人的軒尼詩道

但軒尼詩道對於不同的人來說,自然有著不同的意義。軒尼詩道對於早年殖民地官員來說,代表了新一輪的填海工程與大興土木;對於五、六十年代南來逃難的人來說,軒尼詩道承載了他們在風雨飄搖的日子後的避風港;對小思老師來說,那是她兒時逃避日本空襲的生死關口、也是南海十三郎傳奇發生的舞台之一。即便是拉到今天的香港,街道兩旁有著眾多商住兩用的樓宇,意味著這裡有形形式式在生活的市民身影,可能是電車路上送外賣的單車手,可能是路旁的報販,也可能是雲吞麵的老師傅,以及樓上成千上萬的居民。但對於不住在灣仔的香港人來說,軒尼詩道也留下了我們許許多多的集體記憶,一次又一次的上街,一次又一次的叫喊聲、沉默、腳步與汗水,以及那年夏天變成日常風景的你追我趕、催淚雨下。

文學館這次的企劃,找住了這些不同元素,讓一年多以來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再在軒尼詩道相聚的我們,有機會回望、懷緬這些過去。不管是富德樓這條垂直藝術邨相關的訪談,還是公民攝影記者的回憶,還是循道衛理教會同工的分享,都把我們拉回去 2019 年甚至更早以前,那一幕又一幕看似徒勞、但又深刻的刻劃了何謂香港人的段段記憶。當中有開放,也有私密,有直書,也有曲筆。

但這本結集的目標不限於此,它還收入了其他關於軒尼詩的篇章,比如歷史的溯源,人物的訪問,詩歌,小說創作等。其中如我尤其喜歡盧卓倫的〈灣仔十道風景〉(特別是其中的鬼故與同志洗浴),非常立體(包括了靈界)地展示他眼中的灣仔。盧樂謙的〈小白紙〉以軒尼詩道作為第一身寫的預言故事,以抹走軒尼詩道作為結局,今天讀來自然也是充滿現實意味。熒惑、淮遠的詩歌也各有特色,還有池荒懸筆下的電腦城,其實是思考寫作在今天的意義,眾人的書寫都讓讀者們能從不同角讀閱讀軒尼詩道。

始終是瑕不掩瑜

不過如果從整本書的角度來看,這本結集也不是沒有改善的空間。全書穿插著人物專訪、小說、散文、詩歌等(關於軒尼詩道史地的只有一篇文章,卻有點不解地被放在第二篇),但讀者如我卻不容易說清楚不同篇章排序的思路。文章既沒有根據主題來分出不同章節,也不是把類似的主題或文體放在一起,讀起來有點無所適從。如果這些文章是放於網站上,還可以透過超連結、hashtag 等讓讀者歸類總結,但編輯成書卻沒有提供足夠指引,這部份確實讓人扼腕。同樣以地方入手編輯成書、集合不同文體的《感知西半山:就是自然》在這方面就比本書做得更好。

此外,書中的文章風格、質素也有點參差,當中以人物訪談尤甚。有些訪問頗有深度,惟有些則既不能讓讀者掌握該人物的代表性或重要性,文筆也有點像寫作習作。照片也是好的,但寫實跟寫意的混雜風格也不是很和諧。作為一本製作認真的正式出版物,我也不明白何以文學館選擇以免費派發的形式出版。如果是把它理解為類似社區報的印刷品,那明顯本書就太過大堆頭;如果是因為有了區議會的贊助所以不能「正常售賣」,那又好像令一本本來頗有市場價值的出版物變得有點「兩頭唔到岸」。我並不了解區議會贊助對本出版影響有多大(比如時間較趕?要求免費贈閱?),但作為出版物的定位與安排來說,再一次,《感知西半山》也是做得較好了(當然是否蝕本就不得而知)。不過,當我坐地鐵拿著這本書看,的確感到幸福,是身處發達城市,被眾多優秀的書寫者圍繞的幸福感。

老土講一句,這本書始終是瑕不掩瑜。灣仔就是香港的縮影,從半山寶雲道、司徒拔道、黃泥涌峽道拾級而下到石水渠街的北帝廟、大道東上的洪聖廟,一路往北走過莊士敦道、軒尼詩道、駱克道、謝斐道到告士打道,再到龍和道港灣道、中環灣仔繞道,道路的演變發展與海岸線的後退記錄了我城的變遷。作為分隔灣仔南北的軒尼詩道承載了數代香港人的種種經歷,見證了我們對這城市的付出與期盼,當中包今含了每一個港人的不懈努力,比如像這一次《我們走過軒尼詩道街頭》的書寫與出版。

 

作者自我簡介︰賞杏,珍惜閱讀帶來的啟發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