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街轉入小巷,進入充滿草根味的二陂坊,兩旁排列著各式各樣的老舊店鋪:麻雀館、洗衣店、士多......四側唐樓包圍下,空間略顯昏暗。一名扎根於荃灣十年的商店老闆曾向《蘋果日報》形容「二陂坊就像進了另一個空間,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秒有甚麼事發生」。被說成是荃灣「黑勢力的巢穴」的二陂坊,其遊樂場鮮翻新後豔亮麗,與周遭環境形成強烈對比。有老人坐在弧形設計的長凳上乘涼休息,也有剛放學小朋友穿過遊樂場⋯⋯龍蛇混雜的歷史就此一掃而空嗎?

本地非牟利團體信言設計大使(Design Trust)宣布,由其負責翻新的首個微型公園「荃灣二坡坊遊樂場」今日(15日)正式開幕。翻新計畫從構思到落實,耗時三年,終於正式開放公眾使用。本地設計師團隊包括葉希芃 (建築與景觀)、陳韻淇 (工業及產品設計)、蔡旻諾 (建築與景觀)和麥朗 (平面與品牌設計)。

二坡坊遊樂場以「社區客廳」為主要設計概念,希望可以打造一個適合不同年齡層的戶外公共空間。翻新後的遊樂場線性空間主要可分為兩大部分,中間是兒童玩耍的地方,新增了不少遊樂設施,前後兩側是為老年人而設的休息區,有較多座椅。設計師團隊希望可創造「可玩耍的空間,而不僅僅是遊樂場」。

雖然計畫於2018年已啟動,但中間經歷2019年反送中運動,二陂坊亦曾成為焦點之一。反送中運動期間,二陂坊曾發生白衣刀手襲擊黑衣示威者事件,其後有二陂坊商戶被指與施襲的「福建幫」人士有關並遭到破壞。事隔兩年再翻新二陂坊遊樂場會否擔心被質疑是「洗白工程」,信言設計大使聯合創辦人及執行總監姚嘉珊向《立場》表示不同意此說法。她形容翻新工程為「自然過程(natural process)」,讓公共空間變得更有活力。

耗時三年時間籌劃 

姚嘉珊強調,這次二坡坊遊樂場翻新是一個跨世代的設計概念,配合社區居民所需。她相信,「一個遊樂場可以作為一個社區的呈現」。

談及籌畫過程中如何與社區進行溝通、將居民想法融入遊樂場,姚嘉珊表示自2018年期已開始進行選址研究及落區視察,次年亦舉辦了工作坊與展覽,讓居民透過模型大概了解翻新方向,同時聽取街坊意見。 2019 年,設計團隊曾在尚未開始翻新的二陂坊遊樂場進行工作坊,向街坊展示相關模型,介紹翻新計畫。

姚嘉珊坦言,計畫過程中也遇到不少難題,例如與康文署、建築署、區議會等不同政府部門與持份者的溝通需時甚久等。另外,設計團隊曾到紐約考察,受當地公共空間設計啟發,曾經希望將水池等元素融入二坡坊遊樂場,但礙於香港氣候環境與地理限制,最終選擇放棄這想法。

二坡坊遊樂場屬「未.共研社」之《眾.樂樂園》設計項目的選址之一。信言設計大使會重新設計四個微型公園,分別為砵蘭街休憩花園、咸美頓街休憩花園、二陂坊遊樂場和山道天橋底休憩處。二陂坊遊樂場為當中首個完工並開放公眾使用的微型公園。

《眾.樂樂園》是「未.共研社」2018 年的主題,其英文名稱則為「Play is for the People」 ,強調創新、娛樂與大眾之間的關係。計畫由張智強、Mimi Hoang、Sam Jacob以及黃炳培四位導師分別帶領 17 位設計師學員,分組進行構思設計方案,連結城市空間與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