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及中國多省昨日(15 日)再受沙塵暴吹襲,是五周以來第三次。北京市內遭漫天黃沙籠罩、能見度極低,天空也呈橙黃色,而雨水混集著沙土令空氣中瀰漫著「土腥味」。

沙塵暴吹襲影響中國大陸多地,而北京的能見度一度跌至 2–5 公里,並出現強風雷暴。雨水及強風下,走避不及的路人轉眼成為「泥人」。不少內地網民在微信上分享沙塵暴圖片。有大陸攝影師於內蒙古呼和浩特拍到了沙塵在短時間內將城市吞沒的延時短片,他接受大陸傳媒《沸點新聞》訪問時指自己是在早一晚留意到天氣預報,翌日特意走上天台拍攝。

有北京居民對《衛報》表示,感覺不適,並指今年空氣質素比去年差得多,「沙土吹入眼睛、口鼻,呼吸變得很困難。

中國氣象局指,今次沙塵暴是來自內蒙古地區的氣旋及冷高壓天氣系統所致,加上強風吹襲,令大量懸浮浮沙吹至中國東部地區。氣象局同時表示,由於 3 月底至 4 月初蒙古及中國內蒙的降雨量比平常稍多,加上較溫暖的天氣有助植物生長、地表狀況也較以往好,令今次沙塵暴的「起沙量」較對上兩次少。該部門估計,今次沙塵含量約為每立方米 3,000 微克,遠比上月 15 日的 1 萬微克及 28 日的 6,000 微克低。

雖然「起沙量」比對上兩次少,但《衛報》指北京的 PM10 縣浮粒子每立方米達 999 微克,遠比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室外健康 PM10 水平為每立方米 50 微克為高,而縣浮粒子水平也比「危險」水平高兩倍。中國氣象局預計,在較強冷空氣及陣風風力影響下,沙塵南移速度會來得更快,令長江以北地區出現沙塵吹襲的天氣,南部地區出現沙塵暴機會較低,但空氣質素會受影響。

今次受沙塵暴影響的地區頗為廣泛,新疆、青海、甘肅、內蒙古、寧夏、陝西、北京等多地也被沙塵暴吹襲,甚至鄰近國家也有機會受影響。其中,台灣氣象局局長鄭明典發文,指大陸的沙塵暴是 10 年內少見情形,有機會波及台灣及其他周邊國家。

上月英國普利茅刺大學物理地理系助理教授 Matt Telfer 就指北京等地出現的塵暴情況令人憂慮。他指較細 的 PM10 及 PM2.5 (即少於 10 或 2.5 微米)的縣浮粒子可對人體構成嚴重傷害,因為可被吸至肺部。他解釋沙塵暴出現是夾雜著不同因素,包括土地管理失當、自然現象,以及氣候變化等因素。其中一項研究就指出,沙塵暴發生次數似乎與人口增加以及亞洲季候風環境增強有關。

中國大陸自 1978 年起已試圖在戈壁沙漠地區種植一大片被形容為「綠色長城」的林木,以緩減沙土侵蝕及沙漠擴大現象,但對於阻隔源自遠處高空塵粒的作用則有限。專門研究中國水資源的環境研究專家 Darrin Magee 對《衛報》表示,「越來越熱的夏季和降雪量較少、時間更短的冬天將會令地區土壤濕度減少,令其更易被風所侵蝕及吹走,威脅其植林計劃。」他坦言,氣候變化也幾乎肯定會助長此過程。

來源:衛報中國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