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Solomon Wong】

由金像影帝 Anthony Hopkins主演、金球獎提名導演Florian Zeller自編自導,《爸爸可否不要老》這齣廣獲好評的電影的觀賞性自然無庸置疑。我更認為這電影是讓任何人認識認知障礙症(dementia)的絕佳入門教材。本文就嘗試從老年學的角度,拆解這套電影中的一些精妙之處。

大家可能都聽過認知障礙症、老人痴呆症、失智症、阿茲海默病等非常相似的病症名稱。這裡前三者基本上都是dementia的中文譯名:認知障礙症是現時香港通用的統稱;台灣較常使用失智症一詞;而老人痴呆症是上一代的譯法,正是因為有負面標籤的意味而開始被棄用。

阿茲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則是dementia的成因之一:阿茲海默病會令大腦神經細胞受損壞,其他成因例如中風也有機會導致腦細胞受損,這些腦細胞受損的病人都會出現一系列的病癥,而這些病癥在香港被統稱作認知障礙症(dementia)。

(以下內容含劇透)

在電影中,Anthony Hopkins就完美地演繹出典型的中晚期dementia病癥。隨著大腦功能的衰退,dementia患者的短期記憶會逐漸受影響,就像Anthony經常忘記他的手錶放在哪裡,或錯誤地以為自己剛已戴上了手錶但其實並没有。患者容易對時空感到錯亂,Anthony未必是忘記了小女兒的死,而可能是錯陷於小女兒還没有死的時空。他又可能突然間身處在大女兒還未結婚的時空,因而從未見過聲稱是女兒丈夫、突然在家中出現的陌生男子。

當一個人見到陌生男子在家中出現,對其抱有敵意並大聲質問「你是誰」,理應是再正常不過的反應。從女兒丈夫的角度來看,Anthony的質問當然是莫名奇妙,但我們也實在不能說dementia患者「痴咗線」(所以老人痴呆症一詞其實除了負面標籤外也的確並非正確說法)。在患者的主觀世界中,他的行為往往是符合邏輯的。

然而,當患者的主觀世界與客觀現實脫了軌,他的正常反應慢慢就變成了我們口中的「行為問題」。這些「行為問題」往往是最令照顧者抓狂的原因。有些患者半夜醒來,無能力分辨自己身處的地方,以為身陷險境就打開窗戶大喊救命,除令照顧者不得安眠,更騷擾鄰居清夢。

很多dementia患者都行動正常、對答如流,但實際上其實無法自理。無奈一個自認為正常的成年人是不會同意被他人監護照顧的。就像Anthony屢次拒絕女兒的照顧安排,結果令女兒和丈夫計劃好的意大利之旅都在最後一刻無法成行。虧得Anthony還開腔問女兒和丈夫為甚麼不去趟旅行放鬆放鬆,氣得女兒丈夫狠狠回敬一句:「有時我真的懷疑你是否故意的」。

電影開首女兒就提及要移居巴黎,至中段一度否認事件,但到結尾時又突然和Anthony告別。真相是甚麼,觀眾其實無法單從電影的行進來分辦。但真相未必重要:對Anthony來說,每一刻的當下都已經是真實的。《爸爸可否不要老》這齣電影極成功地將觀眾帶入患者的視覺:當每日身處的世界都充滿著不能理解的變異,還被身邊親人視為麻煩製造者,那種無力感、不安、冤屈,對認知障礙症患者而言,簡直每天醒來都是一齣驚悚片。

這套電影娓娓道出了dementia患者及其照顧者的無力,除了引起共鳴之外,或許還有值得我們反思和行動的事。既然我們多了掌握患者的主觀世界,明白他們不安感的來源,明白他們為何產生敵意,我們又是否能夠找到新的方法和患者們相處?透過科技,我們有没有辦法更妥當地更精準地分辨出患者的感受,繼而能夠及時orientate及安撫到患者主觀世界和客觀現實間的交戰呢?我們在以後的文章繼續探討。

作者簡介: Facebook 專頁「老年學 學年老」作者,志奮領獎學金 (Chevening Scholarship) 得主,社企「上有高堂」聯合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