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佛教非遺的保育和承傳 — 以大嶼山寶蓮禪寺為例
【講者:李鈞杰博士(香港珠海學院佛學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整理:錢安男】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涵蓋約20個項目(當中粵劇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入選名錄有助落實保育文化遺產工作,透過推廣非遺項目,亦能增強社會大眾文化保育知識。研究香港佛教文化及推廣佛學多年的李鈞杰博士提問:「香港佛教傳統活動有沒有可能也進入非遺呢?」
李博士任職香港珠海學院佛學研究中心助理教授,他簡列本地佛教活動蘊含非遺成分,例如:偈頌、真言咒語、禮儀、節慶、基於佛教觀念的法會、音樂、舞蹈、工藝製作,以及寺廟建築技術等等,並以大嶼山寶蓮禪寺舉行的「水陸法會」為例,向大眾提出一個討論議題,思考這項傳統宗教活動與非遺的關係。
寶蓮禪寺位於大嶼山昂坪,一百多年前是一個農禪靜修的「大茅蓬」,1924年改名為寶蓮襌寺。現時寺內歷史最悠久的建築物是大雄寶殿,1928年落成,七零年代曾經重修,時至今日,仍是舉行水陸法會的主要場地。寶蓮禪寺自1993年起舉行水陸法會,目的是超渡水陸亡魂,每年舉行一次,為期七晝夜,儀式場地分為內壇及外壇,可以說是各種佛教活動中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佛事。
水陸法會起源於魏晉南北朝,傳說梁武帝夢見一名僧侶,建議他舉行水陸大齋,普渡一切受苦眾生。梁武帝請寶誌禪師,按照經論,製定儀軌,經過三年才撰成《水陸儀文》,首次在金山寺舉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法會最長舉行49日,最少7日,需要至少80位僧侶參與,香港只有少數幾座寺院具舉辦規模,寶蓮禪寺是其中之一。
李鈞杰博士說:「水陸法會具有非遺特色,所需條件全都融滙在這裏了。」法會融合佛教教理,宣揚普渡眾生的佛教觀念,內容包括:唱誦、梵唄、音樂、繪畫及供養儀式,也蘊含文彩豐富的文字內容。法會當中運用的音樂內容豐富,包括大量佛教常用真言,例如《大悲咒》、《變食真言》等,亦有法會專用真言,例如《淨三業真言》、《召請真言》等,而讚偈類音樂,亦有《香讚》、《楊汥淨水讚》等,數量繁多。
李博士說:「法事其間,無論室內或室外,音樂無處不在。」法師使用的演奏法器有:木魚、引磬、大磬、鐺子、鉿子等等; 演唱形式亦分為「梵腔」、「道腔」及「書腔」,「梵腔」用於讚請神佛、歷代祖師等,唱誦時帶出歡喜的感覺; 「道腔」讚請法界使者,感覺平穩踏實; 「書腔」邀請孤魂,充滿憐憫、悲傷。不只是音樂,法會中各種肢體動作,如禮佛、拈香、行進,唱誦聲調、服裝打扮,都與平日不同,唱誦聲調富戲劇元素,具表演藝術成分。
視覺方面,除了佛像、佛畫屬於儀式中明顯的「視覺物」(Visual Object)外,遍佈壇場內外的牌位、榜文、功德主名單、迴向名單等等文字資料,還有法師手持的旗幡,以及外壇陳設附有經文的「般若船」等等,都屬於視覺元素,並非單純裝飾品,而是建立儀式空間的象徵,創造及凝聚法事氣氛。
為期七晝夜的法事由法師們以大悲咒水遍灑壇內外每一處開始,李博士說:「經由灑淨儀式,世俗空間變為神聖空間。」到了法會尾聲,紙紥工藝品紙馬及般若船都會被焚燒。紙馬被視為水陸法會的信差,負責把法事的訊息帶往天界及冥界;焚燒般若船則象徵亡靈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至此,水陸法會圓滿結束。
李博士續道:「文化遺產是一個象徵式符號,受社會、政治及各種歷史因素影響,與人類集體回憶,以及身分認同有密切關係。」身為學者及佛教徒,他希望在學術層面上推廣保育佛教文化遺產:「從社會學理論看,宗教儀式是維繫社會繼續運作的重要平台或媒界。」把香港佛教文化列入非遺代表作名錄亦是他致力完成的心願之一。
******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漫遊百科》選取不同領域的網上及現場講座,助觀眾透過專家、學者深入淺出的分享,達至終身學習。節目逢星期日晚上11時在港台電視31播映;本集於4月18日播放。港台網站及流動應用程式RTHK Screen同步直播及提供重溫。
https://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knowledgezone2021/episode/730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