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我,要怎麼找到自己的興趣,我們都會認為,如果工作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應該就是找到自己的興趣了。這種說法,有可能是對的,但也不完全是對的。因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固然很棒,可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事,甚至有時候自己明明在打混,或者根本什麼都不喜歡,也或許這輩子都找不到自己喜歡的事,因此覺得自己是沒有用的人。如果你也是這麼想,那麼可以考慮看看這部日劇:《我們是奇蹟產生的》。

不過,在花時間追劇之前,不妨先想想一個問題,在伊索寓言中,烏龜與兔子賽跑,為什麼烏龜經過兔子的時候,不願意叫醒兔子?如果你的答案是,因為烏龜想要贏,那麼這應該從兔子的觀點思考的解答。從烏龜的角度呢?答案真的是如此嗎?

相河一輝是偶然被恩師挖掘到大學裡教書的講師,他對於動物行為有敏銳的觀察力,也很喜歡做動物田野調查,但是對於日常生活與規範的理解卻相當低。可以說,除了動物以外,他幾乎全然不感興趣。對於擅長於「讀空氣」的日本人來說,他當然是經常被排擠的對象。

水本育實則是截然相反的人。她繼承了父親的牙醫診所,為了達到「傑出」的目標,她去美國留學、努力學習診所經營、中文,以求拓展業務,她要求自己要上烹飪課,但從沒有一次去上過,總是忙於工作。她順從了世俗的人對於「成功」的定義,但是最後發現,這些都是自己在欺負自己,根本沒有人在意她是不是「成功」的。

許多認真看待生活的人,都是水本育實。我們努力的鞭策自己要更好,孜孜矻矻的活在這個世界上,偶爾才會對自己好一點,但是隨時又會對自己很嚴厲。如果找不到自己喜歡、擅長的事情,又會很難過,覺得自己沒有用,害怕會拖累別人。可是,把開心的事情建立在別人的認同上,本來就是一件很對不起自己的事。事實上,我們不用費力去變成其他人,也能在不同的場合發光發熱。不必跟其他人比較,能做甚麼不能做甚麼,只要單純發揮自己的功用就好。就像是一輝說的,烏龜完全沒有在努力,它對競爭和勝負都沒有興趣,只是單純在享受向前走這件事而已。只有在地上前進的烏龜才看得到的世界,距離地面只有幾厘米的世界,為了享受這個美妙的世界,烏龜一直埋頭前進,在烏龜的世界裡,兔子幾乎已經不存在,沒有叫醒睡著了的兔子,但是,兔子卻是因為看不起烏龜才奔跑的,它想證明自己很厲害。

其實,別人怎麼想,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不是可以跟自己好好相處,而且不討厭他,然後做「可以發揮自己特質的事情」就好了。不知道自己特質?先想想自己的優點,不用多,數五個就好,例如:

「喜歡幫助別人。」
「喜歡做甜點,給同事或朋友吃。」
「很愛惜物品,不會浪費。」
「喜歡閱讀,想要理解更多的世界。」
「會照顧小動物。」

這些看起來很不起眼的想法,其實就會是自己的特質,只要可以讓自己的特質保持下去,專注於眼前的事情,願望就會不知不覺的實現了。就像是烏龜,之所以沒有叫醒兔子,是因為他專注於自己往前進,他只是單純一步一步的往前走,他的視野中,根本看不到兔子在呼呼大睡,於是他最後走到了終點。

這是一輝給我們的答案,不見得正確,但是他提供了我們另一種思考的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質,而且都是奇蹟創造出來的。想像自己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機率有多小,如果爸媽從來不認識、或者那天他們睡著了,沒多喝兩杯酒、乃至於外婆沒有生下媽媽、爺爺沒有生下爸爸,那麼「我」這個人就不會出現了。我們,乃至於身邊的人,能夠以現在的姿態出現,是多大的奇蹟?

每個物品,乃至於人,都有它的特質,不用想要去變成別人的樣子,發揮自己的用處,那就會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了,畢竟我們能存在這個世界上,就是一種奇蹟呢!

 

(標題為編輯所擬)

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