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時光隧道(一)— Fax 機
從醫學院畢業到工作,其中一樣要適應的就是病房的運作日常。以前我們在病房只是過客,跟病人問完症就離開,免得阻頭阻勢。而實習醫生卻相反,當醫生像一陣風一樣巡完房離開了,houseman 卻要留在病房「清功課」,處理巡房後醫生寫下的醫囑。如果對病房運作不熟悉的話,往往會事倍功半。尤其是當病房的運作流程追不上科技的發展和時代的變更,就令我們這些上課習慣了人手一部 laptop / MacBook 的九十後覺得更加一頭霧水。
這個系列,就是為了羅列一些病房裡會看見的歷史遺物。由比較常見的開始說起 — 傳真機。
向在跨國公司工作的姊姊說起醫院各部門各病房之間的日常溝通全賴傳真機,她一臉難以置信。也難怪,在講求效率的商業世界,傳真機應該一早已經被淘汰。我也是今年開始工作,才第一次看見而且使用傳真機的實物。
原來,無論是跟化驗室、放射科、其他專職醫療還是其他專科溝通,都依靠傳真機「fax 份 form 過去」。實習醫生的工作之一,就是打形形式式的備忘、信件和填寫不同的表格,讓我們可以「fax 過去」聯絡各個部門為病人提供合適的治療。
一開始我完全不解,對我來說傳真一份文件遠比在電腦按鍵傳送電郵來的麻煩。除了最基本的輸入號碼然後按鍵傳真外,有時候還要加頁封面,也要記得蓋上「faxed」印和致電對方確保他們收妥文件。而只消按錯一個號碼,病人的私隱就會有機會外洩,十分危險。而且每次重複單面打印文件,浪費極多紙張,我簡直罪業深重。每一次重複這些工序,我總是想,為甚麼我們不能善用電腦呢?
其實,用醫院電腦系統代替傳真機,並非不可能的事。在不同醫院工作過,每個地方「電腦化」的程度都稍有不同。在某些醫院,專科之間互相「consult」(即是請其他專科來看自己的病人提供意見)已經可以使用電腦系統,收件醫生更能即時在電腦收到訊息;但在一些比較傳統的醫院,就往往還是依賴實習醫生寫信傳真,再由文員分發予相關同事。
大概一切都源於「change management」。就算科技能夠進步減少出錯,管理者和前線員工也未必有動力改變現有的工作模式。而實習醫生更是過客,就算在其他地方看見更方便快捷的工作模式,也無法左右病房的運作流程,只能一邊不解和生悶氣,一邊默默地按照一貫規矩做事。繼續製造無數廢紙,繼續用加倍時間做原本在電腦按幾下鍵就能處理好的功課。
下一篇,會說一下另一部我工作後才接觸到的超古老機器。大家可以猜一下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