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志樺;圖:香港電台】

人所皆知、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知識廣博,無疑天賦遠超常人,我們從他身上領悟到知識本是環環相扣,互相滋養。當下世界,隨著不同科技、文化、生活模式等互相影響或融合,學習要具全觀視野,對生活與生存都很重要。

李浩然老師任教中學的「生活與社會」科,每天大清早,他都會駕著電單車,特地早一小時回校備課。李Sir認真對待每一堂課,如同演員將要登場演出,做足準備,不能讓觀眾失望。這人文學科範圍寬闊;初中綜合課程有29個單元,內容涉及個人、社會、國家以至全球。今天學生課程繁重,老師如何令教學更活潑、更有趣味,確要花盡心思。

李Sir在大學修哲學,畢業後曾在兒童劇團工作,其後教授「生活與社會」十多年。教學理念逐漸成熟,亦越重視學習體驗、互動及遊戲性等等,深獲嘉許。李Sir秘技之一是「桌遊教學」,讓學生快樂上課,並培養學習主動性。桌上遊戲種類繁多,又各適其適,包括策略、記憶反應、角色扮演及小品遊戲等等;視乎參與者年齡層及時間限制,皆可借鏡,輔助教學。李Sir曾設計了一套紙牌遊戲(Card Game),內容有關香港重要事件,時間線從公元前至2018年,讓學生對成長地時事、生活、歷史,在輕鬆氛圍中,有更全觀的認識。

桌上遊戲賦予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溝通。李Sir也試過以香港生活面面觀為主題,帶學生離開課室在操場上鋪出偌大的自制棋盤。學生變身活棋子,擲著巨型骰子,代入角色接受命運把弄,嘗試解扣這些生活種種日常與無常。遊戲本質,並非純屬感官刺激,或追求過關做王;更著重過程中的參與、互動和體會。

讓學生更深入認識和關心社會,李Sir會從現實入手。比如以香港的「劏房」和「納米樓」為題,引伸至居住環境和生活質素的討論與反思。從何入手?那次李Sir與資訊科技科合作,讓學生為狹小的納米樓,設計「宜居空間」。藉AR(Augmented Reality 擴增實境)輔助學生設計虛擬傢具,再置入納米樓圖則,讓學生虛擬體驗空間意義。另外,李Sir再加入中文科的協作,令活動融入文學與藝術等元素。這次跨科學習可謂百川匯海,確是與時俱進。

「生活」就是各種知識的整合,取材生活,也是理想教學之道。

中學生對於「理想與實際」,自然會有很多疑問和想像。李Sir也是過來人,深明社會正不斷變化,有責任幫助學生梳理思維。能知取捨就要懂多角度思考,才能全面地客觀分析。2016年,李Sir曾領導一班中三學生,把全年關於「一帶一路」所學所知,設計成一套「桌遊」。學生由參與者變成設計者,綜合應用不同領域知識,融會貫通,兼深度研習主題。其中,成功的桌遊設計可讓師弟師妹受惠,令寶貴知識以遊戲傳承下去。

李Sir在工餘時候喜歡去相熟車房,學習修理電單車。也許,港人有閒情,多會選擇吃喝玩樂,而李Sir眼中專注愛好也能減壓和放空。對於教學之道,李Sir坦然能讓學生擴闊眼界、探索問題,已心滿意足。

幾年前李Sir開始把桌遊理念引入,全靠幾位舊生介紹這玩意,讓他眼界大開,得到啟發。始終,因應社會時代,「教學」都要敢於創新。

*****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卓越教室》以紀錄片形式製作,介紹八組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的老師及其獲獎教案。節目逢星期日晚上8時於港台電視31播出;本集於4月18日播放。港台網站及流動應用程式RTHK Screen同步直播及提供重溫。

https://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outstandingteachers2021/episode/740086